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雙碳目標下內蒙古牧區發展--牧民經濟主體及培育路徑研究

  • 作者:陳紅|責編:任愛清
  • 出版社:經濟管理
  • ISBN:9787509692585
  • 出版日期:2023/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50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雙碳」目標在牧區發展話語下可視為繼系列草原生態保護方案之後的更現實迫切的生態治理需求。內蒙古自治區作為自然資源儲量及能源輸出基地的現實情況是「雙碳」目標下需兼顧的部分。自然、社會空間在治理對象與空間上的多重性凸顯了自然資源對人類生計活動的規定性作用,這一狀態在牧區發展進程中常被表現為發展的生態背景和可持續發展所需的自然空間。
    社會治理過程會通過多個渠道作用於基層社會。牧區空間的重疊性融于牧區生態保護、城鎮化、市場經濟與人口流動的社會實踐之中,使三農(三牧)問題為抓手的新型城鎮化表現為以生態可持續為目標的社會、自然空間的互動以及以發展為導向的牧民生計模式的轉變。從微觀經濟學領域考察牧民自主經濟主體,更像是在記錄和呈現基層生計活動軌跡。本書研究議題圍繞城鎮化和現代化如何對接生態安全的大問題,試著通過統籌個人經濟行為,從而促成社會、文化更高層次上的協調性與系統性。
    牧民個體自主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社會資源、社會政策之間的實踐關係在書中包含的多個案例中得到了展現。「雙碳」目標下培育牧民經濟主體及促成其觀念轉變的實踐路徑的探討也是基於這些具體案例而引向結論的。有效銜接宏觀與微觀社會現實的嘗試是筆者關注「雙碳」目標確立之後內蒙古牧區發展的主要動力。

作者介紹
陳紅|責編:任愛清
    陳紅,2018年畢業於內蒙古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現為內蒙古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農、牧民經濟行為,牧區發展和經濟人類學研究。發表近十篇學術論文,以西藏牧區為主題的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曾先後主持內蒙古自治區級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研究項目兩項。自2010年至今,曾多次在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農牧業區域進行過實地調查,撰寫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關調研報告。2015?2016年到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系蒙古與內亞研究所訪問學習,搜集整理了牧民生計模式轉變與生態適應策略相關的研究資料。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目標及研究意義
  第三節  社會調查概況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綜述與理論框架
  第一節  研究綜述
  第二節  理論框架
第三章  「雙碳」目標與內蒙古自然資源
  第一節  人與自然關係的限定
  第二節  「雙碳」相關概念梳理
  第三節  內蒙古資源構成與碳匯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雙碳」目標下的牧區發展與牧民生計
  第一節  牧區發展模式轉型
  第二節  內蒙古草原資源與牧業可持續發展
  第三節  牧區城鎮化與「雙碳」目標
  第四節  城鄉雙向流動的牧民、牧民家庭及生計現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牧區社會空間與生態空間的互動
  第一節  碳匯空間需求
  第二節  從城鄉二元空間到「三生」空間
  第三節  社區視角下的牧區社會空間擠壓
  第四節  城—牧互動模式
  第五節  「雙碳」目標與社會—生態空間互動體系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牧民自主經濟主體與自然、社會文化資源
  第一節  牧區資源與個體經濟主體
  第二節  自然、社會、文化資源的特殊性與其規定作用
  第三節  資源規定下的牧民家庭經濟決策
  第四節  資源規定與市場風險對牧民經濟主體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基於當前案例再談牧民自主經濟主體培育
  第一節  山羊絨產業與牧民經濟活動
  第二節  草原度假村與牧民經濟行為
  第三節  特色飲食文化與牧民個體經濟
  第四節  城—牧互動模式下的女性兼職情況
  第五節  牧區微觀場景中的市場及經濟主體
  第六節  「雙碳」目標與由資源規定的牧民經濟主體
第八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