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溝通基層(媒介與中國鄉村有效治理的基礎建設)

  • 作者:李樂|責編:朱安奇
  • 出版社:復旦大學
  • ISBN:9787309167337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3
人民幣:RMB 4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鄉村治理離不開信息傳播和交流,也離不開媒介對鄉村社會的創造和維繫。新時代鄉村振興事業需要從媒介視角研究傳播介入鄉村治理所產生的影響。
    本書從鄉村治理的政治基礎、社會基礎、文化基礎、信息基礎等,多維度地闡述了新時代媒介與中國鄉村社會的有效治理,建構了新穎且科學有據的理論和實踐的政治與傳播邏輯,為中國鄉村治理提供了一份亮眼的方案。
    從家譜、村志、文化禮堂、紅白喜事、農村廣播、電影放映、電視到縣級融媒體中心、社交媒體,本書全面論述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鄉村有效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拓展了政治傳播、鄉村傳播、媒介研究的視角。

作者介紹
李樂|責編:朱安奇
    李樂,男,博士,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執行院長兼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主要從事鄉村傳播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4項,在《新聞與傳播研究》、《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當代電影》、《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中共黨史研究》、《中國農史》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專著《教育農民:浙東鄉村社會變遷中的政治傳播(1949—1962)》(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媒介與鄉村有效治理的政治基礎
  第一節  電視與中央治理力量的突顯
  第二節  融媒體中心與縣級黨組織治理力量的強化
  第三節  社交媒體與農村基層黨組織治理能力建設
  第四節  重啟農村廣播:賡續集體化時期的基層治理經驗
  第五節  媒介、國家政權與鄉村有效治理
第二章  媒介與鄉村有效治理的社會基礎
  第一節  農村紅白喜事的社會關係網路與人際互動
  第二節  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文化網路與鄉村交往
  第三節  農村電影放映的集體性塑造與鄉村交往
  第四節  社交媒體的鄉村虛擬社區構建
  第五節  媒介、社會交往與鄉村有效治理
第三章  媒介與鄉村有效治理的文化基礎
  第一節  家譜編修:鄉村血緣倫理文化的延續
  第二節  村志編纂與村莊政治文化的承續
  第三節  農村文化禮堂的集體記憶建構
  第四節  村莊記憶在網路空間的創生和綿延
  第五節  媒介、文化傳承與鄉村有效治理
第四章  媒介與鄉村有效治理的信息基礎
  第一節  鄉村治理中的信息不對稱
  第二節  電視的「三農」政策信息傳播及其局限
  第三節  鄉村治理中基於互聯網媒介的信息溝通
  第四節  鄉村智治中的信息溝通
  第五節  媒介、信息溝通與鄉村有效治理
第五章  媒介視角下的鄉村有效治理
  第一節  媒介與自治主體間的關係塑造及溝通
  第二節  媒介與法治的政權支持及觀念培育
  第三節  媒介對實現鄉村德治的支持
  第四節  媒介維度的「三治」融合
結語
附錄  調查訪談提綱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