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園區和集群(創新驅動區域發展之思)

  • 作者:王緝慈|編者:澎湃研究所|責編:魏子鈞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465178
  • 出版日期:2023/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1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縱觀全球,產業園區的建設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但不少園區因代價太大而失敗或表現平庸。近二十年來,許多國家實施了創新集群政策,它也成為地方發展的熱點議題。鑒於此,我國需要從單純地建設工業園區過渡到以創新集群引領高質量發展。
    本書收錄了作者于2021年3月到2023年4月期間在澎湃新聞上發表的27篇專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有對產業園區和創新集群的整體思考,也有對各類產業園區的深度調研與追蹤,還為產業園區的升級和創新集群的培育提供了有針對性的策略。
    本書適合於從事集群政策研究和實踐的政商界人士閱讀,也可以作為應用經濟、經濟地理、創新管理與政策、產業和城市規劃等相關領域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王緝慈|編者:澎湃研究所|責編:魏子鈞

目錄
導論
上篇  從宏觀視角理解產業園區和創新集群
  中國多數園區不是集群,深化產業集群研究勢在必行
  我心中的科學城
  產業園區的創新驅動和內源式增長
  園區發展離不開產業聯繫的構建
  關於「鏈長制」,我有話要說
  也談「專精特新」
  如何提升創新集群的韌性
  數字經濟時代的創新集群發展
  為什麼農業農村振興需要產業集群理念
  產業融合為什麼很重要
  談談產業園區和創新集群的區別
下篇  從案例出發思考創新驅動區域發展
  產業園區發展的真正動力是什麼——以坪山、縉雲和阜南為例
  生物醫藥園區和培育創新集群的問題——以醫療器械產業為例
  產業區的地方特質和文化底蘊——以大朗鎮毛織業為例
  斥巨資建園區未必能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樂器製造業為例
  視聽產業園區要兼顧產品內容創作和技術創新
  企業進園未必能解決產業分散的難題——以自行車行業為例
  河北童車產業調研:合作是解決產業分散難題的關鍵
  關於製造業集群數字化轉型的思考——以廣東省為例
  從深圳市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所想到的
  從創新集群的視角談談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
  關於蘇州新製造發展的思考
  全球價值鏈重構和新冠疫情蔓延風險下的產業創新集群——以蘇州為例
  關於「元宇宙」熱潮下產業園區的冷思考
  日用消費品製造專業市鎮的發展動向觀察
  溫州樂清電氣產業集群升級問題芻議
  中國和法國化妝品產業集群的對比思考
附錄
  專訪王緝慈:突破傳統製造產業升級難點,「種好技術樹」是關鍵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