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馬克思經濟思想的當代視界(增補本)(精)/馬克思主義研究系列/社科文獻SSAP學術文庫

  • 作者:顧海良|責編:呂霞雲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22709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683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總體上闡明馬克思及後來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基本觀點、相關研究和爭論的結論性看法,對必須長期堅持的馬克思經濟學基本原理、必須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的理論判斷、必須破除的對馬克思經濟學乃至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的理解、必須澄清的附加在馬克思經濟學或者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等,作出有針對性的、系統性的回答。

作者介紹
顧海良|責編:呂霞雲
    顧海良,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馬藏》編寨與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首席專家,國家教材委員會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馬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984年起,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發展史研究所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1994年被聘為教授,先後任該所副所長、所長。1996年至2001年,先後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政司司長。2001年至2010年,任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2010年至2013年,任教育部黨組成員、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研究方向主要為馬克思經濟思想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近三年主要著作有《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馬克思與世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史綱》(主編),以及New Research on Stalin's Socialism Thought等。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歷程
  一  研究馬克思經濟思想歷程的方法
  二  馬克思經濟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啟示
  三  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經濟思想的發軔
  四  19世紀50年代馬克思經濟思想的形成
  五  19世紀60年代馬克思經濟思想的發展
  六  19世紀70年代初以後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拓展
第二章  經濟學研究的總體方法及其當代意義
  一  馬克思對總體方法的最初認識
  二  總體方法的序列結構與要旨
  三  總體結構中範疇的運動及其特性
  四  盧卡奇對馬克思總體方法論的探索
  五  總體方法論的當代經濟學意義
第三章  馬克思經濟學體系的演化及其當代意義
  一  對經濟學體系的早期思考
  二  「五篇結構計劃」的提出
  三  「五篇結構計劃」到「六冊結構計劃」的轉變
  四  「六冊結構計劃」到《資本論》「四卷結構」的轉變
第四章  西方學者對馬克思經濟學結構的論爭及意義
  一  研究概況和主要傾向
  二  羅斯多爾斯基對《資本論》結構形成的研究
  三  呂貝爾對《資本論》結構形成的研究
  四  尼古拉斯對《資本論》結構形成的研究
  五  沃克雷對《資本論》結構形成的研究
第五章  經濟思想史探索的學理依循和主要形式
  一  經濟思想史研究與馬克思經濟學的形成
  二  「自我批判」和「歷史路標」的主題和基本形式
  三  社會歷史觀與馬克思經濟思想史探索的根本方法
  四  經濟思想流派與庸俗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特徵和理論趨向
  五  經濟思想史「自我批判」形式與《剩餘價值理論》
  六  經濟思想史「歷史路標」形式與「《批判史》論述」
  七  經濟思想史比較研究的理論視界與學術遵循
第六章  經濟思想史的「術語的革命」和「引證方法」
  一  《資本論》「嶄新的因素」與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基本特徵
  二  恩格斯關於馬克思「術語的革命」論述的基本思想
  三  馬克思經濟學「術語的革命」的主要形式及方法論意義
  四  《資本論》「引證方法」的提出和運用
  五  「引證方法」與《資本論》第一卷經濟思想史的研究
  六  馬克思「引證方法」在經濟思想「科學史」上的意義
第七章  勞動價值論上的科學革命
  一  馬克思對勞動價值論的異議
  二  唯物史觀的創立對勞動價值論探索的重大轉折
  三  向勞動價值論擁護者的轉變
  四  勞動價值論邏輯思路的重要轉折
  五  勞動價值論邏輯思路的展開
  六  對勞動價值論邏輯的系統闡述
  七  恩格斯晚年對勞動價值論的研究
第八章  經濟科學上的偉大發現
  一  「剩餘價值」範疇的提出

  二  關於「絕對的」和「相對的」剩餘價值
  三  剩餘價值與資本流通過程
  四  剩餘價值形式與勞動對資本的從屬關係
  五  剩餘價值的實現與社會資本的再生產
  六  剩餘價值與平均利潤、生產價格的形成
  七  剩餘價值與資本積累和經濟危機
  八  兩個偉大發現的意義及其相互關係
第九章  「資本章」對資本理論的開創性探索
  一  對資本理論體系結構的開創性探索
  二  對「資本一般」和「許多資本」的開創性探索
  三  對資本理論的總體特徵及過程的開創性探索
第十章  「轉形」問題論爭與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歷史發展
  一  思格斯在編輯《資本論》第三卷前對「轉形」問題的理解
  二  菜克西斯和施米特的探索及恩格斯的評論
  三  斯蒂貝林、沃爾弗和洛里亞的探索及恩格斯的評論
  四  法爾曼和菜爾的探索及恩格斯的評論
  五  恩格斯對「轉形」問題早期論爭的評價及其啟示
  六  「轉形」問題論爭的再現及其對馬克思經濟學的「補充」
  七  「轉形」問題論爭的延伸與對馬克思經濟學的現代「解讀」
  八  「轉形」問題論爭的拓展與對馬克思經濟學的多維「重塑
  九  「轉形」問題與馬克思經濟學在西方命運的思考
第十一章  經濟學視野中的科學技術革命
  一  科學技術進步與生產力、社會經濟發展關係的一般認識
  二  科學技術在不同社會經濟關係中的發展形式
  三  科技革命的新發展與當代社會經濟關係的嬗變
  四  當代科技革命對馬克思經濟學提出的新課題
第十二章  馬克思對市場經濟的探索及其現代意義
  一  馬克思市場經濟理論的經濟思想史意義
  二  市場理論在馬克思經濟學體系中的地位
  三  資本主義經濟運行中的市場
  四  資本主義經濟運行中的市場機制
  五  資本主義經濟運行中的市場結構
  六  對社會勞動的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的探討
  七  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國家經濟職能
第十三章  未來社會的演進與人的全面發展
  一  有責任透徹地理解馬克思關於未來社會的理論
  二  對未來社會產生的物質前提的思考
  三  對未來社會經濟關係基本特徵的預測
  四  關於「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五  人的發展的三大形式理論
  六  未來社會的人的全面的發展
第十四章  馬克思經濟思想在西方的發展及其時代命運
  一  20世紀馬克思經濟學在西方發展的主要階段
  二  馬克思經濟學在西方論爭的主題和特徵
  三  馬克思經濟學在西方的主要理論趨向和類型
  四  馬克思經濟思想在西方社會命運的思考
後記
「增補本」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