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守望鄉村

  • 作者:庄晉財|責編:郭飛
  • 出版社:經濟管理
  • ISBN:9787509692028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8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鄉村凋敝常被看作是難以逆轉的城市化趨勢與規律,由此導致現實中「鄉村發展不充分」的結果。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是由鄉村發展演化而來的,農村城市化的著力點應該在鄉村。作者通過深入農村的大量調研,正視鄉村發展存在的困難,也認識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抱著守望鄉村的情懷,在其微信公眾號「三農莊園」以隨筆形式寫下大量文章,表達對鄉村發展的憧憬,探索以鄉村創業推進鄉村發展的路徑,提出鄉村治理的見解,描繪城鄉融合的未來。這些文章提出的觀點得到許多學界同仁和農民朋友的認同,同時也得到許多政府部門的關注,並被一些高端智庫、報刊和網站轉載,產生引起了一定的社會反響。本書集結這些文章,以期為中國式農村農業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作者介紹
庄晉財|責編:郭飛
    庄晉財,1967年5月出生於江西省吉水縣,畢業於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博士,江蘇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軟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廣西柳州市人民政府顧問。長期從事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1項、地方政府和企業委託項目10多項。在《中國工業經濟》《中同農村觀察》《農業經濟問題》等期刊發表論文60多篇,出版專著1部,科研成果獲江蘇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曾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

目錄
序  趙亞夫
鄉村藍圖篇
  鄉村凋敝真的是規律嗎?
  為什麼需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的邏輯起點在哪裡?
  鄉村振興的核心目標究竟是什麼?
  為何鄉村振興的著力點是農村不是城市?
  如何實現穩定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鄉村振興如何尋找正確的打開方式?
  如何理解「鄉村建設行動」的邏輯?
  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著力點在哪裡?
  如何認識「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如何讓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
  鄉村振興為何要特別重視農民培訓?
  鄉村振興需要如何傳承鄉土文化?
鄉村創業篇
  如何理解鄉村創業?
  鄉村創業何以發生?
  如何把握鄉村創業機會?
  何謂鄉愁型創業?
  何謂鄉村庭院型創業?
  為什麼不能毀掉農村的「庭院經濟」?
  如何才能提高鄉村創業活躍度?
  鄉村創業為何是「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關鍵?
  如何讓山裡的茶葉變成茶業?
  農村可以通過資源拼湊來緩解要素不足嗎7.
  如何才能將農村的資源變成財富?
  農村產業發展應如何轉換傳統思維?
  如何通過「市場創造」來實現農業增收?
  農民缺的是「產權」還是「平台」?
  山區農村的小農戶如何銜接現代農業?
  鄉村產業集群如何實現「三生」融合?
  民營中小企業是否能在鄉村振興中開闢藍海?
  江蘇應該如何推進鄉村產業融合?
  如何讓「井岡蜜柚」佑及井岡鄉民?
  如何跨越「井岡蜜柚」產業發展的技術門檻?
鄉村治理篇
  如何應對日趨嚴重的農村老齡化問題?
  你是否關注到鄉村裡的「銀髮族」?
  農村的生育意願還會回來嗎?
  農村老家的年味到哪裡去了?
  關於鄉村治理積分制的一些思考
  鄉村振興為何需要重視村幹部選拔?
  新農村建設為何需要「軟硬兼施」?
  為什麼迫切需要加強鄉村創業的軟環境建設?
  鄉村治理如何防止「內卷化」?
城鄉融合篇
  農村人口流向東部及大城市是「客觀規律」嗎?
  村莊究竟是已死還是會復活?
  農民工兄弟,疫情過後會留在鄉村嗎?

  究竟是農村城市化還是城市鄉村化?——美國的印象
  中國為什麼需要發展農村小城鎮?
  如何實現讓「農二代」主動返鄉?
  農民進城換「規模經營」能實現鄉村振興嗎?
  政府在改變城鄉要素單一流向中如何作為?
  城鄉要素如何在鄉村產業振興中共生髮展?
  城市資本下鄉應該「進村」還是「入鎮」?
  工商資本下鄉能幹些什麼?
  為什麼不能僅從「需要」來對待外來農民工?
  鄉村振興為什麼需要鼓勵人力資本下鄉?
  農村土地到底該不該入市?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真的能「掛鉤」嗎?
後記:滿懷期冀守望鄉村莊晉財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