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四川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穩定脫貧機制和模式回顧

  • 作者:張果|責編:張晨//雷蕾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21365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2
人民幣:RMB 12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的調研截止於2020年12月,以「四川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穩定脫貧機制和模式的研究」(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19YJA840023)成果為主要內容。令人振奮的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如今,絕對貧困在我國已經成為過去式,已經成為歷史。對歷史的探究總有意義和價值,本書分7個章節對四川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穩定脫貧機制和模式進行回顧。
    本書可供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地理學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參考讀物,也可供從事經濟管理相關工作的人員使用。

作者介紹
張果|責編:張晨//雷蕾
    張果,四川師範大學發展規劃與對外合作處處長。四川師範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教授,人文地理學區域經濟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發表論文40余篇,編寫著作5部,主編教材2部:豐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規劃基金、四川省科技廳科技支撐計劃等科研項目30余項,獲得省部市級科研獎項6項。     主要從事區域經濟與人口發展研究,側重於研究區域發展與產業布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人口發展規劃、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統籌城鄉土地制度創新、城市化進程動力機制、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農民非農化道路探索、農民工市民化等方面。

目錄
第1章  四川曾經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狀況回顧
  1.1  四川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穩定脫貧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時間背景
    1.1.3  實踐背景
  1.2  四川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特徵
    1.2.1  區域分佈特徵
    1.2.2  區位自然、經濟、社會文化特徵
  1.3  四川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情況
    1.3.1  秦巴山區貧困情況
    1.3.2  烏蒙山片區貧困情況
    1.3.3  高原藏族聚居區貧困情況
    1.3.4  大小涼山彝族聚居區貧困情況
  1.4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穩定脫貧狀況回顧
    1.4.1  秦巴山區穩定脫貧狀況回顧
    1.4.2  烏蒙片山區穩定脫貧狀況回顧
    1.4.3  高原藏族聚居區穩定脫貧狀況回顧
    1.4.4  大小涼山彝族聚居區穩定脫貧狀況回顧
第2章  四川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穩定脫貧機制創新體系回溯
  2.1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穩定脫貧基礎條件分析
    2.1.1  政策條件分析
    2.1.2  資金條件分析
    2.1.3  資源條件分析
  2.2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保障支撐機制分析
    2.2.1  基礎設施建設支撐機制分析
    2.2.2  社會保障支持機制分析
    2.2.3  財政補助幫扶機制分析
    2.2.4  政策支持機制分析
  2.3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協同支持機制分析
    2.3.1  省內對口幫扶機制分析
    2.3.2  企業幫扶機制分析
    2.3.3  社會扶貧機制分析
  2.4  精準扶貧「識別、激勵、退出」三步化工作機制分析
    2.4.1  精準扶貧識別機制分析
    2.4.2  精準扶貧激勵機制分析
    2.4.3  精準扶貧退出機制分析
  2.5  外在力量和內生動力互動機制分析
    2.5.1  扶貧開發問題梳理
    2.5.2  扶貧開發可持續性發展——外在力量和內生動力互動機制分析
第3章  四川曾經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穩定脫貧模式創新實踐體系研究
  3.1  以達州市達川區為例的秦巴山區穩定脫貧模式—丘陵山區模式
    3.1.1  實施「農業+電商+金融」產業帶動扶貧模式
    3.1.2  扶持就業拉動扶貧模式
    3.1.3  激勵創業促動扶貧模式
    3.1.4  深化改革撬動扶貧模式
    3.1.5  案例分析——馬家鎮肖家村主導產業帶動下的穩定脫貧模式
  3.2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為例的高寒地區穩定脫貧模式—高寒藏族聚居區模式
    3.2.1  「基建+藏族聚居區新居建設」扶貧模式
    3.2.2  「特色農牧業+旅遊產業」扶貧模式
    3.2.3  「教育+健康」扶貧模式

    3.2.4  案例分析——君壩鄉若西村的高寒藏族聚居區穩定脫貧模式
  3.3  以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為例的大小涼山彝族聚居區穩定脫貧模式——山地彝族聚居區模式
    3.3.1  「旅遊+彝家新寨安居」扶貧模式
    3.3.2  「1+X」生態產業扶貧模式
    3.3.3  「彝漢雙語+教育」扶貧模式
    3.3.4  禁毒防艾綜合扶貧模式
    3.3.5  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
    3.3.6  案例分析——夾鐵鄉阿木村的山地彝族聚居區穩定脫貧模式
第4章  四川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穩定脫貧實證調研回顧
  4.1  脫貧實證調研情況
    4.1.1  調研背景
    4.1.2  調研區域與調研方法
    4.1.3  調研成果
  4.2  區域脫貧調查訪談案例
    4.2.1  達州市達川區
    4.2.2  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
    4.2.3  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
第5章  鄉村旅遊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研究——以恩陽區萬壽村為例
  5.1  研究區概況
    5.1.1  萬壽村概況
    5.1.2  萬壽村鄉村旅遊發展狀況
  5.2  研究設計與數據來源
    5.2.1  客觀效應評價項目量表
    5.2.2  主觀效應評價項目問卷
    5.2.3  不同類型居民對鄉村旅遊效應感知的研究假設
  5.3  萬壽村鄉村旅遊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效應分析
    5.3.1  鄉村旅遊對萬壽村可持續發展客觀效應分析
    5.3.2  鄉村旅遊對萬壽村可持續發展的主觀感知效應分析
    5.3.3  同類型居民與鄉村旅遊效應感知差異分析
  5.4  萬壽村鄉村旅遊促進可持續發展感知評價結果
    5.4.1  萬壽村客觀效應評價結果
    5.4.2  萬壽村主觀感知效應評價結果
    5.4.3  萬壽村不同類型居民對鄉村旅遊效應感知差異分析結果
  5.5  鄉村旅遊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推進路徑
    5.5.1  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促進旅遊與多產業融合發展
    5.5.2  加強多路徑利益聯結,推進鄉村旅遊成果共享
    5.5.3  提高鄉村旅遊發展水平,培養主客共享的休閑理念
第6章  產業發展在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銜接中的路徑研究——以達川區成都村為例
  6.1  研究區概況
    6.1.1  成都村概況
    6.1.2  社會經濟環境概況
  6.2  數據來源和處理
    6.2.1  調研對象
    6.2.2  問卷設計
    6.2.3  調研方法及問卷回收情況
  6.3  成都村發展情況
    6.3.1  成都村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銜接情況好
    6.3.2  成都村農戶收入穩定
    6.3.3  成都村發展可持續
  6.4  產業主導精準脫貧

    6.4.1  產業幫扶認可度高
    6.4.2  產業收入在總收入中佔據主導
    6.4.3  產業功能性變化
    6.4.4  產業主導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的銜接
  6.5  產業發展在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銜接中的作用機制實證分析
    6.5.1  產業在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銜接中的主導作用機制分析
    6.5.2  產業發展在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中有機銜接作用機制分析的研究設計
    6.5.3  產業發展在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中的持續銜接作用機制分析
  6.6  產業發展在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銜接中的路徑研究
    6.6.1  通過產業模式路徑變化銜接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
    6.6.2  通過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運營模式路徑保障農戶收益銜接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
    6.6.3  通過國家政策、橫向幫扶及本地資源多方聯動發展模式路徑銜接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
  6.7  產業發展在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銜接中的路徑研究總結
    6.7.1  成都村實現產業主導脫貧和產業主導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的銜接,產業發展成為成都村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銜接中的主導
    6.7.2  成都村形成多條獨特的產業發展路徑
第7章  四川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機制回顧
  7.1  四川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實證研究
    7.1.1  研究區概況
    7.1.2  數據來源
    7.1.3  研究方法
    7.1.4  指標選取與權重計算
  7.2  實證研究結果
    7.2.1  脫貧攻堅成效與鄉村振興水平測度結果
    7.2.2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耦合度結果
    7.2.3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度結果
  7.3  四川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機制回顧
    7.3.1  主體共融機制
    7.3.2  內容共通機制
    7.3.3  不同區域的重心發展機制
  7.4  政策建議
    7.4.1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和農戶收入不增長的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
    7.4.2  落實相關政策,確保銜接機制穩定運行
    7.4.3  因地制宜,補齊地區發展短板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