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學術創業企業的技術商業化與成長研究

  • 作者:李曉華|責編:楊元麗
  • 出版社:中國經濟
  • ISBN:9787513673815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8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科技成果轉化是國家創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不僅連接著大學、科研院所等技術研發主體,還與從事技術商業化的企業密切相關。然而,科技成果轉化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各國面臨的普遍難題,如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更好的服務於經濟發展、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商業化速度,是學術界和產業界共同關注的話題。以歐美為主的發達國家總結出了通過大學科技成果轉化辦公室(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TTO)實現學術與產業銜接的通道,但這一模式在新興經濟體國家的效果甚微。原因是,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法規和技術經理人市場等建設尚不完善,難以通過TTO彌補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死亡之谷」。有研究表明,在新興經濟體國家中,受繁瑣程序和效率低下的影響,有志於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個體更傾向於繞開TTO將成果轉移出去,這進一步加大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困難。因此,如何在制度建設尚不完善的國家中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是有待探討的重要問題。
    基於對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實踐的觀察,本書認為成立學術創業企業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並討論學術創業企業在成長過程中的階段劃分、遇到的挑戰和問題。本書重點關注以下三個重要問題:面對新興技術產業,創業者為什麼會看到不同的創業機會?面對同樣的技術(比如人工智慧),企業為什麼會採取不同的創新決策?企業為什麼選擇不同的商業模式以及如何實現商業模式創新?

作者介紹
李曉華|責編:楊元麗
    李曉華,1989年生,山西臨汾人,管理學博士,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業方向的研究,在《南開管理評理》、《科研管理》、《科學學研究》、《外國經濟與管理》、《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Journal of Management等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2篇;主持陝西省社科基金,並參與多個國家級、校企合作課題;獲得省部級獎勵1項、出版專著1本、編著書籍2本、獲評全國百優案例2篇。此外,還擔任《管理世界》、《科研管理》、《管理學季刊》、Technology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等期刊的審稿人。

目錄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問題
  1.2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術路線
  1.3  研究發現
  1.4  研究意義
    1.4.1  理論意義
    1.4.2  實踐意義
    1.4.3  創新點
  1.5  篇章結構
第2章  學術創業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一種渠道
  2.1  文獻檢索與分佈
  2.2  基於參與主體視角的科技成果轉化研究現狀
    2.2.1  大學轉型和大學主體視角下的科技成果轉化動力機制
    2.2.2  學術創業企業視角下的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2.2.3  政府支持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影響
    2.2.4  「大學—企業—政府」互動視角下的科技成果轉化系統
第3章  學術創業企業的研究回顧
  3.1  學術創業企業與非學術創業企業
  3.2  學術創業與技術商業化
  3.3  學術創業企業的績效研究
  3.4  文獻評述與研究框架
第4章  角色認同與創業機會開發
  4.1  創業機會開發的理論解釋
    4.1.1  創業機會開發的前因
    4.1.2  角色認同與創業機會開發
  4.2  研究設計
    4.2.1  數據收集
    4.2.2  數據分析
  4.3  研究發現
    4.3.1  科研型創業者和產業型創業者
    4.3.2  創業機會的演進
    4.3.3  機會開發的過程模型
  4.4  小結
    4.4.1  主要結論
    4.4.2  理論貢獻
第5章  技術框架與創新模式
  5.1  創新模式與技術框架
    5.1.1  企業創新模式的前因
    5.1.2  技術驅動型行業中的企業創新
    5.1.3  技術框架
  5.2  研究情境:人工智慧技術與企業決策
    5.2.1  人工智慧行業概況
    5.2.2  人工智慧技術的演進
    5.2.3  人工智慧系統簡介
    5.2.4  人工智慧系統與企業變革
  5.3  研究設計

    5.3.1  數據來源
    5.3.2  數據分析
  5.4  研究發現
    5.4.1  剛性框架與柔性框架
    5.4.2  框架凸顯、連續性創新與非連續性創新
    5.4.3  戰略選擇與技術框架
  5.5  小結
    5.5.1  主要結論
    5.5.2  理論貢獻
第6章  框架轉變、商業模式創新與價值獲取
  6.1  商業模式創新與認知框架轉變
    6.1.1  商業模式創新
    6.1.2  認知框架轉變
  6.2  研究情境:人工智慧與商業模式
    6.2.1  人工智慧行業的特徵
    6.2.2  人工智慧與商業模式創新
  6.3  研究設計
    6.3.1  案例選擇
    6.3.2  數據來源
    6.3.3  數據分析
  6.4  研究發現
    6.4.1  認知框架轉變的策略選擇
    6.4.2  認知框架轉變與商業模式創新
  6.5  小結
    6.5.1  主要結論
    6.5.2  理論貢獻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7.1  研究結論與貢獻
    7.1.1  研究結論
    7.1.2  理論貢獻
    7.1.3  實踐啟發
  7.2  研究局限性
  7.3  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A  Web of Science文獻檢索式
附錄B  數據編碼與典型證據援引
附錄C  創業者訪談提綱
附錄D  技術負責人訪談提綱
附錄E  產品開發負責人訪談提綱
附錄F  市場拓展負責人訪談提綱
符號和縮略語說明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