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一本書讀懂換電經濟

  • 作者:劉春華|責編:張楠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33270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4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成為當今能源結構轉型的大勢所趨,零排放、零污染也是當今時代發展的主題。
    外賣等即時配送行業的電動自行車如何補能才更方便快捷?
    全球主流車企陸續宣布停產燃油車,逐漸登上歷史舞台的電動汽車是選擇充電還是換電?
    寧德時代、蔚來和奧動等頭部企業為換電市場帶來了哪些顛覆性改變?
    換電經濟未來將何去何從?
    本書從「雙碳」戰略出發,系統分析了換電產業的市場結構、產業特徵和政策標準,詳細論述了換電的技術精髓和安全機理,深入總結了換電產業通過創新取得雙贏局面的主要舉措,最後前瞻性地預測了換電經濟的發展趨勢。對換電經濟感興趣的所有讀者和正在換電服務道路上探索的先行者們都將在本書中找到自己所關注問題的答案。

作者介紹
劉春華|責編:張楠
    劉春華,工學博士,高級鋰電池工程師,高級會計師,鐵塔能源有限公司換充電部總經理,所負責的「鐵塔換電」已成為全國網路規模、用戶規模領先的輕型車換電運營商。     個人公眾號「遇見新能源」已發表文章數十篇,主要聚焦「雙碳」戰略和電動車換充電等方面,閱讀量已達到數十萬次,得到業界和社會相關人士的廣泛認可。     多次受邀參加中央電視台、中國青年報、財新周刊、華夏時報、IT時代周刊、高工鋰電、能鏡、連線新能源等媒體的訪談和論壇活動,主要著作有《「減碳」催生通信鐵塔「新用途」》《鋰電儲能:應用場景加速融入生產生活》《鐵塔兩輪換電的理解與布局》《搶佔兩輪電動車換電市場》《鐵塔換電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換充一體化解決居民出行》等。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前言
第1章  換電經濟的興起
  1.1  輕型車換電的應運而生
    1.1.1  即時配送的運輸需求
    1.1.2  國家的宏觀調控
  1.2  汽車換電的興起之旅
    1.2.1  商用車的四大內在需求
    1.2.2  產業鏈各方的卡位布局
    1.2.3  國家政策的推動
第2章  換電服務的「人貨場」
  2.1  人:換電服務的核心
    2.1.1  輕型車換電的三類用戶畫像
    2.1.2  汽車換電的三大群體劃分
  2.2  貨:換電服務的重點
    2.2.1  安全為先
    2.2.2  換電服務四字訣
  2.3  場:換電服務的保障
    2.3.1  輕型車換電:換電櫃
    2.3.2  汽車換電:換電站
第3章  保駕護航的政策標準
  3.1  什麼是「新國標」
    3.1.1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
    3.1.2  汽車換電「新國標」
  3.2  換電:「國之重器」
    3.2.1  納入國家「新基建」
    3.2.2  政策優惠和財政補貼
    3.2.3  行業標準的統一
  3.3  電動自行車政策及分區治理
    3.3.1  國家層面的管理規定
    3.3.2  四大一線城市的管理規定
    3.3.3  其他省市的穩步推進
    3.3.4  政策走向
  3.4  從汽車換電政策看行業監管導向
    3.4.1  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
    3.4.2  地方層面的政策支持
第4章  安全是最大的豪華
  4.1  火災事故探究一:電池熱失控
    4.1.1  熱失控機理
    4.1.2  熱失控三大類型
    4.1.3  熱失控兩大原因
  4.2  火災事故探究二:電動自行車改裝
    4.2.1  改裝現狀
    4.2.2  改裝的三種形式
    4.2.3  改裝的應對方案
  4.3  充換電的安全舉措
    4.3.1  安全充電的四個解決方案
    4.3.2  安全換電的四道防護
第5章  鋰電池的生命周期

  5.1  鋰電池的原材料組成
  5.2  碳酸鋰的供需失衡
    5.2.1  兩大提取來源
    5.2.2  鋰資源的高度壟斷
  5.3  六氟磷酸鋰的崛起
    5.3.1  電解液的構成
    5.3.2  六氟磷酸鋰的價格走勢
    5.3.3  各大企業的資源爭奪
    5.3.4  我國企業的問鼎之路
  5.4  席捲而來的漲價浪潮
    5.4.1  PPI與CPI的收斂
    5.4.2  電動車的漲價之路
    5.4.3  換電市場的應對策略
  5.5  鋰電池的回收利用
    5.5.1  梯次利用「面面觀」
    5.5.2  再生利用「顯生機」
    5.5.3  政策推動與落地實踐
第6章  汽車充換電的技術精髓
  6.1  電動汽車充電的基本知識
    6.1.1  充電原理
    6.1.2  充電機與充電槍
    6.1.3  充電速度
    6.1.4  直流電和交流電趣史
  6.2  家庭樁占主流的「慢充」
    6.2.1  慢充的原理
    6.2.2  OBC的作用
  6.3  公共樁占主流的「快充」
    6.3.1  高電流快充
    6.3.2  高電壓快充
  6.4  走出實驗室的「無線充電」
    6.4.1  三大優點
    6.4.2  兩種技術
    6.4.3  實際應用分析
  6.5  「強勢」的換電技術
    6.5.1  換電本質
    6.5.2  三大換電方式
    6.5.3  換電產業鏈
    6.5.4  安全要求
  6.6  向左走,向右走:快充還是換電
第7章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
  7.1  從產業互聯網看輕型車換電
    7.1.1  上半場:三種模式
    7.1.2  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
    7.1.3  如何做好產業互聯網
    7.1.4  下半場:五個發展方向
  7.2  換電業務的創新
    7.2.1  創新也是資產
    7.2.2  創新的折舊正在加速
    7.2.3  開放式創新
    7.2.4  換電業務的四種創新方式

  7.3  換電電池的「創新之旅」
    7.3.1  低溫造成的影響
    7.3.2  磷酸鐵鋰電池的兩大應對策略
    7.3.3  從磷酸鐵鋰電池到鈦酸鋰電池
    7.3.4  鈦酸鋰電池的應用
  7.4  換電平台的「演進之路」
    7.4.1  前台:做大、做強
    7.4.2  中台:做薄、做敏捷、變快速
  7.5  「車電分離」情景下的智能中控系統
    7.5.1  「車電分離」與智能中控系統
    7.5.2  中控的組成
    7.5.3  中控的三大功能
  7.6  分時電價機制下的業務創新
    7.6.1  分時電價機制的實施原因
    7.6.2  分時電價機制的六大內容
    7.6.3  換電各方的四大應對策略
第8章  汽車換電的「雙贏局面」
  8.1  從Better Place看汽車換電的前世今生
    8.1.1  破曉誕生
    8.1.2  揚帆啟航
    8.1.3  且戰且退
    8.1.4  落下帷幕
  8.2  從Ample看萬能適配的「積木換電」
    8.2.1  順勢而立
    8.2.2  化整為零
    8.2.3  市場布局
  8.3  以蔚來為代表的車企模式
    8.3.1  BaaS模式
    8.3.2  國內網路布局
    8.3.3  海外網路布局
    8.3.4  共享換電方案
  8.4  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電池廠家模式
    8.4.1  EVOGO和巧克力電池塊
    8.4.2  落地推進
    8.4.3  乘用開拓
    8.4.4  商用探索
  8.5  以奧動為代表的第三方運營商模式
    8.5.1  多元化的網路布局
    8.5.2  多元化的車企合作
    8.5.3  多元化的電池運營
    8.5.4  「四步走」的雙碳戰略
  8.6  輕型車換電的經驗借鑒
    8.6.1  標準要統一
    8.6.2  形成布局廣、可共享的換電網路
    8.6.3  聚焦「營運特性」用戶
第9章  換電經濟的發展趨勢
  9.1  輕型電動車發展十大趨勢
    9.1.1  存量、結構與布局
    9.1.2  四大市場發展走向
    9.1.3  新賽道、新方式、新能源

  9.2  輕型電動車換電十大預測
    9.2.1  產業模式形成
    9.2.2  產業格局初定
    9.2.3  產業屬性初顯
    9.2.4  產業生態加速整合
  9.3  電動汽車發展十大趨勢
    9.3.1  電動化、智能化正合二為一
    9.3.2  能源革命重塑產業鏈條
    9.3.3  產業將向中國集聚
  9.4  電動汽車換電十大預測
    9.4.1  從B端到C端
    9.4.2  從早期試點到初具規模
    9.4.3  從單打獨鬥到共建共享
    9.4.4  從換電服務到換電生態圈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