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內蒙古農業經濟史/內蒙古民族文化通鑒研究系列叢書

  • 作者:韓柱|責編:宮京蕾|總主編:吳團英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13373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2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內蒙古農業起源於黃河流域和西遼河流域,秦漢到清末民初,經歷了屯墾到開墾,完成了傳統農業的傳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經過農業生產組織化、農業經營集體化、農業生產商品化、農業生產現代化和農業經營產業化的五個發展階段,形成了農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態勢。實現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利化、電氣化和化學化,農業經營的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和產業化,農產品市場體系逐漸完善,農業勞動力素質逐步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快速提高,糧食產量持續增長,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基本實現了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市場流通一體化。

作者介紹
韓柱|責編:宮京蕾|總主編:吳團英
    韓柱,蒙古族,1969年11月生,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人,日本國立岐阜大學聯合農學研究院經營管理學專業畢業,農學博士,內蒙古師範大學民族學人類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農牧業經濟學、農畜產品流通管理、牧區合作經濟組織等。出版專著2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30余篇。曾獲日本國立岐阜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稱號,榮獲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項,內蒙古師範大學科研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目錄
第一章  內蒙古地區古代農業面貌
  第一節  內蒙古地區原始農業痕跡
    一  西遼河流域
    二  黃河流域
  第二節  古代屯墾與內蒙古農業初步發展
    一  秦漢屯墾與內蒙古農業
    二  北魏、隋唐時期內蒙古農業
    三  北方民族盛興與內蒙古農業
  第三節  阿拉坦汗招墾與板升農業發展
    一  板升農業的發端
    二  板升農業的經營方式
    三  板升農業的生產技術
  第四節  古代屯墾農業發展特點及其意義
第二章  蒙地放墾與傳統農業傳播
  第一節  借地養民與蒙地開墾
    一  借地養民
    二  農業生產技術
    三  農業經濟特點
  第二節  「移民實邊」與蒙地放墾
    一  移民實邊與蒙地放墾
    二  土地所有制與管理形式
    三  農業經濟特點
  第三節  「邊荒條例」與開墾蒙地
    一  蒙地軍墾
    二  農業賦稅
    三  農業經濟特點
  第四節  「開拓移民」與殖民地農業
    一  開拓移民
    二  土地制度
    三  農業經濟特點
  第五節  蒙地放墾、墾殖特點及其影響
第三章  社會主義改造與農業生產組織化
  第一節  土地改革運動
    一  東部地區土地改革
    二  西部地區土地改革
    三  半農半牧區民主改革
  第二節  農業生產組織化與農業經濟發展
    一  農業生產互助組
    二  農業生產合作社
  第三節  農業生產結構及其特徵
    一  種植結構
    二  生產結構
    三  農業資金投入
  第四節  農業賦稅與農產品市場流通及管理
    一  農業賦稅
    二  公糧徵收
    三  建立統一的糧油市場
    四  糧油購銷機構
    五  糧食統購統銷
  第五節  農業生產組織化政策的重大意義

第四章  計劃經濟體制與農業經營集體化
  第一節  人民公社時期的農業經濟體制
  第二節  人民公社時期的農業經濟結構
    一  農業產業內部結構
    二  土地利用結構
    三  農作物種植結構
  第三節  人民公社時期的農業生產效益
    一  玉米生產
    二  小麥生產
    三  稻穀生產
    四  穀子生產
    五  ?麥生產
    六  大豆生產
    七  薯類生產
    八  雜糧雜豆生產
    九  油料作物生產
    十  經濟作物生產
  第四節  農業資金投入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一  農業資金投入
    二  農田水利建設
    三  農業機械化、電氣化的推進
  第五節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農產品流通體系
    一  糧油統購
    二  農產品收購獎勵政策
    三  市場管理
  第六節  農業經營集體化政策效果及其經驗
第五章  家庭承包責任制與農業生產商品化
  第一節  統分結合與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實施
    一  穩定完善生產責任制
    二  雙層經營制度
    三  多種經營形式
  第二節  農業生產條件與農業經濟結構
    一  基層經濟組織
    二  農業生產條件
  第三節  農業布局調整與農業生產結構
    一  農業布局調整
    二  商品農業基地建設
    三  農業綜合開發
    四  農業產業結構
    五  農作物生產結構
  第四節  農產品購銷雙軌制與糧食流通體系改革
    一  農產品流通政策調整
    二  農產品市場管理
    三  農產品收購政策調整
  第五節  商品化農業時期的農業經濟效益
    一  土地生產率
    二  勞動生產率
    三  產品商品率
    四  農民人均收入
  第六節  農業生產商品化政策效果及其意義

第六章  市場經濟體制確立與農業生產現代化
  第一節  農業現代化政策實施
  第二節  農業生產條件與農業經濟結構
    一  基層經濟組織
    二  農業生產條件
  第三節  農業結構調整與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
    一  農業結構調整
    二  農業綜合開發
    三  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
    四  農業產業結構
    五  農作物生產結構
  第四節  農產品市場體系改革
    一  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
    二  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
  第五節  農業現代化的經濟效益
    一  土地生產率
    二  勞動生產率
    三  產品商品率
    四  人均收入
  第六節  農業現代化政策效果及意義
第七章  市場經濟深入發展與農業經營產業化
  第一節  農業產業化政策實施
    一  農業支持政策
    二  強農惠農政策
  第二節  農業生產條件及生產要素
    一  基層經濟組織
    二  農業生產條件
  第三節  農業經濟結構調整與農業產業化發展
    一  農業經濟結構調整
    二  農業產業化發展
    三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四  農業產業結構
    五  農作物生產結構
  第四節  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與農產品流通
    一  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
    二  主要農產品價格走勢
    三  農產品營銷促銷活動
  第五節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經濟效益
    一  土地生產率
    二  勞動生產率
    三  農民人均收入
  第六節  農業經營產業化政策效果及意義
結語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