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一帶一路背景下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戰略研究(精)/經濟與管理書系/光明社科文庫

  • 作者:劉慧玲|責編:石建峰
  • 出版社:光明日報
  • ISBN:9787519471934
  • 出版日期:2023/05/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42
人民幣:RMB 9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研究報告圍繞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的戰略問題,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首先,考察了西南沿邊口岸曲折的發展歷史,從生態學、民族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的角度總結了西南沿邊口岸具有與內陸口岸不同的特徵,認為其在新時代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態、政治和經濟戰略地位。其次,通過分析中國海關等官方提供的數據和調研得到的數據,認為近十年來,西南沿邊口岸的業務量增長很快,其間雖然有回落,但總體看,不管是貨運量、出入境人數、運輸工具還是進出口貿易額都大幅增加,但是,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還存在著口岸業務量發展不平衡、進出口貿易結構層次較低、邊境小額貿易占比過重等特點,認為制約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互聯互通「言易行難」、廣西和雲南經濟實力亟需提升、口岸基礎設施有待提高、貿易便利化的措施有待落實、口岸開放程度仍顯不足、中外經濟合作協調機制亟需完善、部分優惠政策趨於虛化、非傳統安全因素不容忽視等。再次,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我國新一輪沿邊開放戰略以及廣闊的國外合作空間為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仍然受到國際國內經濟放緩、新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中外政治關係不穩定、腹地物流爭奪日趨激烈、承接產業轉移面臨「雙向擠壓」及東南亞銷售市場競爭激烈等方面的挑戰。最後,在借鑒國內外發展口岸經濟的經驗基礎之上,根據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的現實基礎。

作者介紹
劉慧玲|責編:石建峰
    劉慧玲,女,壯族,1970年生,廣西象州人,經濟學博士,廣西財經學院金融與保險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區域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參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廣西重大課題和廣西智庫聯盟重點課題等科研項目多項,在《改革》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目錄
導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三、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學術史梳理及研究動態
  四、理論基礎
  五、研究對象
  六、研究思路
  七、研究方法
  八、創新點
第一章  西南沿邊口岸基本情況
  一、口岸及口岸經濟概念的界定
  二、西南區域範圍的界定
  三、西南沿邊口岸的分佈
  四、西南沿邊口岸的特徵
  五、西南沿邊口岸的開放演變歷程
第二章  西南沿邊口岸經濟運行現狀
  一、口岸業務量穩步攀升
  二、口岸業務量發展不平衡
  三、口岸與口岸城市協調性有待提高
  四、進出口貿易品種豐富但結構層次較低
  五、邊境小額貿易扮演重要角色
第三章  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的SWOT分析
  一、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的優勢
  二、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的劣勢
  三、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
  四、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
  五、結論
第四章  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的國外合作空間
  一、越南、寮國、緬甸三國基本情況
  二、越南、寮國、緬甸三國經濟總體情況
  三、越南、寮國、緬甸三國產業發展特點
  四、越南、寮國、緬甸與中國的貿易發展
  五、越南、寮國、緬甸口岸經濟發展現狀及形勢預測
第五章  國內外發展口岸經濟的經驗和啟示
  一、國內外發展口岸經濟的經驗
  二、國內外發展口岸經濟的啟示
第六章  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路
  一、戰略取向
  二、基本原則
  三、總體思路
  四、戰略組合
第七章  促進西南沿邊口岸經濟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二、加強政策支撐保障
  三、建立多元資金保障
  四、構建開放合作與協調機制
  五、加大沿邊開放程度
  六、加強人才支撐保障
  七、提升金融支撐能力
  八、加強邊境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附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