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商業洞察(2022)(精)

  • 作者:編者:楊宇東//蔡雲偉|責編:戚雅斯
  • 出版社:復旦大學
  • ISBN:9787309168402
  • 出版日期:2023/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41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2017年以來,第一財經日報在公司版推出固定欄目《名記者專欄》,由產經新聞中心近20位資深記者主筆。對重大商業新聞、公司熱點新聞、行業發展趨勢、重大創新、行業政策,以及標桿性事件以及公司重大變革等,第一財經資深記者以其專業眼光和獨到視角,通過名記者專欄闡述了自己的思想、觀點、分析、認識和見解。每年整理出版的專欄作品集,受到專業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好評,目前已連續三年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商業洞察》作品集。2022年發表近200篇專欄文章,勾畫出第一財經媒體人對2022年發生的商業事件的洞察,揭示新聞事件背後的商業邏輯,既有洞察力,又具前瞻性。對於商界人士分析2022年商業事件邏輯和把握未來趨勢,對於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研究行業和公司規律,對於商學院師生的學術研究,都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編者:楊宇東//蔡雲偉|責編:戚雅斯

目錄
第一部分 調研與觀察
  一、汽車大變革時代
    變數2022(上)|高度內卷下,新能源的車輪滾滾向前
    變數2022(下)|滄海橫流,未來誰主沉浮?
    艱難六十日,中國汽車產業鏈如何重續?
    造手機的來造車,造汽車的開始造手機|湮滅與新生
    中國車企搶灘歐洲:「路上還有很多坑」|湮滅與新生
    自動駕駛十年風雲:寒冬過後,曙光初現|湮滅與新生
    新能源浪潮與疫情衝擊:57萬家二手車商走過艱難的一年|湮滅與新生
  二、樓市地理
    GDP廣東省第三,「嶺南古城」佛山的樓市十年
    網紅城市長沙的低房價是如何煉成的?
    20年三次房價脈衝,「世界工廠」東莞的樓市回歸
    「玻璃大王」勸退炒房,曹德旺老家福清樓市的膨脹與衰退
  三、樓市觀察
    「紅碼風波」牽扯出房企停工問題
    「停供潮」背後仍是地產資金之困
    爛尾樓盤遭業主強制停貸,預售制該不該取消?多專家意見不一
    多地發布青年人才購房新政!「普惠+激勵」政策體系待形成
    居民杠桿率創十年新低,這屆購房者為啥偏愛「提前還貸」?
    監管層連發「三道金牌」,房企融資迎來「三道紅線」后的重大轉折
    2022商品房降價成風少賣近5萬億元,千億元房企從43家降至20家
  四、晨讀能源
    「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核查」進行時,4000億元缺口如何填補?
    海上「風光」資源受市場追捧,風電光伏「入海」面臨多重挑戰
    全國綠電交易試點過周歲,成長空間在哪
  五、人文視野
    在特別不文藝的合肥,一個持續了14年的文藝實驗|行走城市
    中國燈都40年沉浮史:從遍地黃金到「活下去」|小城故事
    「趕時間的人沒有四季」——外賣小哥生存調查|閱讀時代
    文藝范的成都玉林,一個幸運的例外|行走城市
    武夷路和利西路:上海老街區成秘境探索目的地|行走城市
    工作日白天不營業的明室,為何能開10年?|獨立書店
    百億元積木市場澄海占一半,「玩具之都」能否跑出中國樂高?|小城故事
    40多家店齊聚南昌,抱團取暖的效果如何?|獨立書店
  六、「團長」江湖
    「黑心團長」日入萬元?上海團購熱潮能火多久?
    復盤抗疫物資採購各環節,有這樣的經驗和教訓
    社區「團長」現在怎樣了?有人離場、有人賣二手貨,還有店長變團長
  七、「一」保健康
    抗疫「關鍵手」:研發預防感染的疫苗攻堅戰已啟動
    甲流來勢洶洶,為何多年來我國的流感疫苗接種率非常低?
    在新冠口服藥賽道競跑中的葯企人:爭奪「九死一生」的機會
    衛健委定調高血壓診斷標準爭議:臨床指南修改不是簡單的事
    新冠病毒防控回歸乙類管理的條件漸趨成熟
    中國抗疫大決戰之一:醫療主戰場如何打贏這場戰?
    中國抗疫大決戰之二:一老一小一特殊人群,為何仍要加強疫苗接種?
    退熱葯布洛芬的國產企業註冊批文超500個,為何還一盒難求?
    農村新冠救治一線:如何保障近5億人藥品可及?
  八、社論焦點

    雙重主要上市正成為中概股的金色降落傘
    暢通外貿面對面溝通渠道比「見字如晤」更重要
    慎罰少罰為市場主體運行提供寬鬆空間
    新型舉國體制舉「新」方能釋能
    積極做好風險資產價值重估的準備
    挺起經濟復甦的脊樑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於完善營商大環境
第二部分 名記者專欄
  一、總編時刻  楊宇東
    1上海經濟抗「疫」日記
    科創名城「通關術」
    2023,中國經濟的三「重」展望
    撥開歷史的風塵——第一財經2023新年致讀者
  二、言葉知新  金葉子
    「東數西算」每年帶動四千億元投資!8個樞紐建設重點有哪些
    近十年高考熱門專業變遷:「新工科」崛起,AI產業規模超4000億元
    48個國家產業園的GDP超千億元!園區經濟「挑大樑」要重視這幾點
    健康碼三年後退場,專家建議這類隱私數據應銷毀或封存
  三、一佳之言  劉佳
    「說好」的盈利呢?長視頻集體進入「搞錢」時代
    馬化騰:騰訊如何「過冬」?要把子彈用在關鍵戰役上
    銷量暴跌廠商砍單,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換手機了?
  四、娜姐筆記  李娜
    2030年將邁入三萬兆時代未來通信的機會點在哪?
    移動支付江湖硝煙四起華為支付「往前一步」
    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進入四期疊加階段
  五、寧可直說  寧佳彥
    提到元宇宙,飄紅的怎麼總是遊戲股?
    虛擬主播加入「反詐」隊伍,數字人賽道「卷」起來了
    「海上八先」話AI,見證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五年榮光與期待
  六、推本溯源  李溯婉
    電動車賽道擠滿「野蠻人」,傳統車企怎麼辦?
    新能源車內卷嚴重,豐田新車方向盤將被「擠」成異形
    不甘做「打工人」,新能源車企與電池商爭奪鋰礦「印鈔機」
  七、唐言柳語  唐柳楊
    神龍汽車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中國造車新勢力將外資豪華車品牌甩到身後
    福特電馬重新審視中國市場
  八、如數家珍  王珍
    CES 2022:顯示技術陣營消弭,環保競爭力抬升
    農村家電渠道業務走向多元化,廚電前景看好
    十天拜訪逾十家企業,李東生為何此時密集走訪韓日產業夥伴?
    庫卡中國本土化助業績逆勢增長,「承德啟中」潛力大
    有了院士表態,中國8代OLED落地成渝快了?
    少壯派上位,全球顯示面板業醞釀2023年復甦
  九、科技心語  錢童心
    滴血驗癌被判欺詐,矽谷「神話」會終結嗎?
    全球需求疲弱攪亂晶元行業,巨頭逆境中求增長
    大眾換帥,蘋果加碼,汽車競爭全面轉向軟體
    美國《晶元法案》或迫使台積電等廠商調整戰略

    亞馬遜為何收購掃地機器人iRobot?
    腦機介面技術離普通人還有多遠?
  十、晉觀醫養  郭晉暉
    重特大疾病個人自付超三成!破解看病貴,社會力量如何發力?
    全國衛生總費用十年增5?2萬億,醫保成醫療服務的主要「買家」
    應對老齡化這十年:參保人數增加2?5億人,養老金結餘增加近4萬億元
    覆蓋廣但水平低,農民養老金僅為城鎮職工的5%
  十一、快消欒談  欒立
    酒仙去「網」,酒業新零售們兜兜轉轉回到起點
    植物基熱度不減,肉、奶為何不同命
    兩節旺季葡萄酒市場持續疲軟,行業還未找到破局之路
  十二、樂言商業  樂琰
    「不賣隔夜肉」的錢大媽,緣何敗走北京市場?
    THE9演唱會風波,究竟是誰之過?
    疫情之下的影視業,嚴限演員片酬能否規範市場
    從熱播劇《夢華錄》看消費產業的生意經
    會員店的核心商品哪家強?就看這些特點
    張庭夫婦涉傳銷案聽證會結束,微商「陷阱」為何屢禁不止?
  十三、婷見影視  葛怡婷
    「浪姐」上線,王心凌率先翻紅,回憶殺為何如此盛行?
    易烊千璽等人考入國家話劇院,流量明星考編為何引發爭議?
    「二舅」刷屏,平凡而積極的人生故事引發集體共鳴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回歸,「腰部」演員的突圍之路
    《三體》動畫版引發論戰,兩部真人劇引領明年影視化高峰
  十四、姍言兩語  陳姍姍
    上市航司去年虧損超百億,為何還有兩家盈利了?
    馬士基成立航空貨運公司,航運巨頭為何紛紛要上天?
    復工復產需要全產業鏈上企業的同舟共濟
    多家航空公司資不抵債,為何還沒有一家倒閉?
    上市航司虧損700億元霸佔上半年虧損榜,疫情改變民航業
    「新十條」后航班量翻番,機票預訂價格為何一路下滑?
  十五、海斌訪談  彭海斌
    露露樂蒙店里消失的中國製造
    資本嚴冬帶給CXO的不全是「寒氣」
    中國的代工企業們不願再隱身幕後了
  十六、秀言城事  李秀中
    高溫「烤」四川,水電大省電力困局待解
    新能源汽車城崛起,產業下一輪布局或瞄準兩大方向
    各路資本爭搶四川鋰礦,地方希望資源服務實體經濟
  十七、財稅益侃  陳益刊
    增值稅改革十年減稅亮眼,下一步怎麼改
    土地財政告別高增長,多地調低土地出讓收入預算
    專項債餘額首破20萬億元:土地財政轉型,償債風險如何控?
第三部分 Yimagazine視角
    瑞幸新賭局
    亞洲大廈:寫字樓里長出中國「外百老匯」
    綠色標準的生意
    外企巨頭,進退之間
    教培三巨頭:求生與重構
    一個義烏商人和他的「2022世界盃計劃」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