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供應鏈2035(智能時代供應鏈管理)

  • 作者:宮迅偉//劉婷婷//鄧恆進|責編:楊振英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29495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5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面向2035,從VUCA(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模糊性)時代進入BANI(脆弱性、焦慮感、非線性、難以理解)時代,供應鏈面臨著重大挑戰,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供應鏈未來的角色究竟是什麼。供應鏈戰略如何制定?供應鏈組織架構如何演化?供應鏈流程如何優化?供應鏈人才如何培養?供應鏈技術如何發展?供應鏈風險如何管控?供應鏈管理如何創新?這些都是本書要回答的問題。
    本書以上述七個問題為邏輯框架,一一陳述:供應鏈戰略,從「預測驅動」到「需求拉動」;供應鏈組織,從「各自為政」到「高效協同」;供應鏈流程,從「供需錯配」到「精準對接」;供應鏈人才,從「經驗主義」到「專精特新」;供應鏈技術,從「數據報表」到「智能決策」;供應鏈風險,從「被動應急」到「主動預防」;供應鏈創新,從「降本增效」到「競爭優勢」。本書內容兼具前瞻性與落地性,為供應鏈管理人士提供寶貴借鑒與參考。

作者介紹
宮迅偉//劉婷婷//鄧恆進|責編:楊振英

目錄
卷首語
推薦序
前言
第1章  供應鏈戰略  從「預測驅動」到「需求拉動」
  1.1  三差分析,打造供應鏈戰略的發動機
    1.1.1  究竟什麼是供應鏈
    1.1.2  沒有供應鏈戰略,可能斷鏈
    1.1.3  既要又要還要,不是戰略
  1.2  對比機會,有沒有與時俱進
    1.2.1  時代變了,你不變不行了
    1.2.2  AI來了,低人工成本不再是優勢了
    1.2.3  大數據來了,商業模式變了
  1.3  對比標桿,有沒有面向未來
    1.3.1  華為,提前布局供應鏈
    1.3.2  京東,用「三流」打造「一流」
    1.3.3  小米,雷軍親自抓供應鏈
  1.4  對比規劃,有沒有戰略一致性
    1.4.1  縱向一致,供應鏈戰略要支撐企業競爭戰略
    1.4.2  橫向一致,部門之間要彼此協同
    1.4.3  全鏈一致,企業之間要高效協同
  1.5  戰略落地方法論與工具箱
    1.5.1  4P+C模型,供應鏈規劃的工具
    1.5.2  OPPT模型,戰略落地的工具
第2章  供應鏈組織  從「各自為政」到「高效協同」
  2.1  現代戰爭,「特戰隊」型組織大顯神通
    2.1.1  組織的根本任務從未改變
    2.1.2  環境變了,組織形態必須應時而變
    2.1.3  智能時代,組織必須對外部環境有敏銳的嗅覺
    2.1.4  構建有效的基礎設施
  2.2  智能時代,需要高效靈活的「特戰隊」
    2.2.1  不滿效率低下,學徒工變成管理大師
    2.2.2  受屠宰場啟發,福特發明了流水線
    2.2.3  個性化需求,呼喚高效靈活的「特戰隊」
  2.3  利用網路,小企業也可以干大事
    2.3.1  營銷渠道,隨時隨地觸達
    2.3.2  SaaS模式,小企業用上大系統
    2.3.3  專精特新,小生意也有大市場
    2.3.4  尋找特種兵一樣的創新人才
  2.4  借助智能,「大象也可以跳舞」
    2.4.1  無邊界組織,大企業也可以敏捷靈活
    2.4.2  阿米巴,實現了組織敏捷靈活
    2.4.3  後台賦能,聽見炮聲的士兵可以決策
    2.4.4  集團部門,要成為共享中心
  2.5  創新引領,打造賦能型企業文化
    2.5.1  共啟願景,打造「合夥人」文化
    2.5.2  互聯互通,打造共同創造的文化
    2.5.3  創新引領,打造賦能的考核文化
    2.5.4  擁抱變化,打造快速響應的柔韌文化
第3章  供應鏈流程  從「供需錯配」到「精準對接」
  3.1  效率低下,流程管理的痛點

    3.1.1  協同的S&OP並沒有起到協同作用
    3.1.2  「走流程」成為業務的絆腳石
    3.1.3  信息流問題解決了,供應鏈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3.1.4  流程優化沒有站在客戶視角
  3.2  數據驅動,智能化流程的內核
    3.2.1  標準化:複製不走樣
    3.2.2  扁平化:更短、更靈活
    3.2.3  在線化:全鏈路、全天候
    3.2.4  自動化:自處理、自反饋、自適應
    3.2.5  數字化:數據驅動流程創新
  3.3  精準對接,智能時代的追求
    3.3.1  精準研發:為客戶創造價值
    3.3.2  精準計劃:供需雲化共享
    3.3.3  精準採購:能力狀態可視、可預期
    3.3.4  精準製造:敏捷、柔性、可定製
    3.3.5  精準交付:過程穩、末梢快
  3.4  端到端優化,讓流程更快、更有效
    3.4.1  設立「流程所有者」崗位,流程設計有了責任擔當
    3.4.2  設計端到端流程,流程優化才有前進方向
    3.4.3  聚焦客戶價值,流程改善有了終極目的
第4章  供應鏈人才  從「經驗主義」到「專精特新」
  4.1  靈活僱用,人與組織的新型關係
    4.1.1  人才市場,永恆矛盾有解了
    4.1.2  超級職場,90%的全職崗位將消失
  4.2  超級職場,需要哪些絕活兒
    4.2.1  任何人,都需要數字化領導力
    4.2.2  任何人,都要有與機器人共事的能力
    4.2.3  任何人,都應該具備項目管理的能力
    4.2.4  搜索力,讓一個人變成一支隊伍
  4.3  選育用留,有哪些新招式
    4.3.1  選人:與任務精準對接
    4.3.2  育人:不一樣的輪崗
    4.3.3  用人:靈活僱用漸成主流
    4.3.4  留人:激發內驅力
第5章  供應鏈技術  從「數據報表」到「智能決策」
  5.1  控制塔,讓全鏈路一覽無餘
    5.1.1  商業智能與供應鏈控制塔
    5.1.2  如何搭建供應鏈控制塔
    5.1.3  「一盤貨」模式
  5.2  物聯網,讓每件物品可視、可控
    5.2.1  物聯網,供應鏈的眼睛
    5.2.2  物聯網在供應鏈領域的應用
    5.2.3  如何使用物聯網
  5.3  區塊鏈,讓信任成本大幅降低
    5.3.1  區塊鏈,與供應鏈天生一對兒
    5.3.2  區塊鏈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場景
  5.4  人工智慧,不只是增強人的大腦
    5.4.1  什麼是人工智慧
    5.4.2  人工智慧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
  5.5  機器人,不只是解放人的四肢

    5.5.1  RPA,軟體機器人的代表
    5.5.2  協作機器人,彌補勞動力缺口
    5.5.3  自主移動機器人,代人跑腿
第6章  供應鏈風險  從「被動應急」到「主動預防」
  6.1  安全與韌性,領先企業紛紛投資
    6.1.1  豐田:庫存備份,應對晶元荒
    6.1.2  聯想:全球資源,本地交付
    6.1.3  中興通訊:未雨綢繆,健全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
    6.1.4  亨通:期現結合,應對價格衝擊
    6.1.5  Resilinc:數字化提升供應鏈能見度
  6.2  五大變數,未來不得不關注
    6.2.1  ESG的發展
    6.2.2  糧食危機
    6.2.3  數據安全
    6.2.4  人口老齡化
    6.2.5  新興技術
  6.3  風險管理,必須構建的能力
    6.3.1  預判能力
    6.3.2  免疫能力
    6.3.3  適應能力
第7章  供應鏈創新  從「降本增效」到「競爭優勢」
  7.1  盤點當下的供應鏈創新
    7.1.1  降本增效與競爭優勢
    7.1.2  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關係
    7.1.3  基於SCM321模型的創新
  7.2  問題導向,讓模式更契合
    7.2.1  韓都衣舍在懵懂中起步
    7.2.2  韓都衣舍在摸索中完善
    7.2.3  韓都衣舍的平台化模式
  7.3  數字化,讓快反更精準
    7.3.1  伊芙麗採集客戶數據
    7.3.2  伊芙麗試銷識別爆款
    7.3.3  伊芙麗快反破解頑疾
    7.3.4  伊芙麗倒逼供應商優化
  7.4  在線,讓供應鏈更柔性
    7.4.1  淘工廠原本是平台
    7.4.2  淘工廠改造的實時連接
    7.4.3  犀牛智造的生產在線化
    7.4.4  「新製造」還差生態和貫通
  7.5  活數據,讓供需更匹配
    7.5.1  質量不高的市場調查
    7.5.2  客戶反饋的低效利用
    7.5.3  產品將承擔數據實時收集
    7.5.4  活數據讓反饋成為閉環
  7.6  確權,讓創新更積極
    7.6.1  積極性現在很稀缺
    7.6.2  近期建立基於信息系統的創新管理機制
    7.6.3  中期建立支持共創的中後台
    7.6.4  遠期採用區塊鏈確權
  7.7  兩手抓,讓優勢更明顯

    7.7.1  供應鏈創新實戰的趨勢
    7.7.2  關注和應用數字化技術
參考文獻
後記  構建一張全景圖,推動數字化轉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