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第13版)

  • 作者:(美)保羅·海恩//彼得·勃特克//大衛·普雷契特科|責編:羅藝//陳園|譯者:魯冬旭
  • 出版社:浙江文藝
  • ISBN:9787533970567
  • 出版日期:2023/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81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是一本出版50年、迄今已更新13版仍長銷不衰的經濟學通識經典。全書共16個章節,著重研究人們的理性選擇及其貨幣和商業結果,闡釋了經濟學規律如何作用於個體選擇和社會積累。它顛覆了傳統經濟學著作名詞解釋式艱深晦澀的講述,以接地氣、充滿邏輯性的方式娓娓道來,幫助普通人建立思維框架,養成邊際選擇思維、沉沒成本歸零、結果優於動機等經濟學的思維習慣。這本書不設公式、函數,卻是凝聚大師級的經濟教育學家多年心血的嚴肅著作;數百個生活化案例,使人切實感受到,經濟學不是殿堂學問,而是柴米油鹽、日常選擇,是讓一生過得從容、富足的人生必修課。

作者介紹
(美)保羅·海恩//彼得·勃特克//大衛·普雷契特科|責編:羅藝//陳園|譯者:魯冬旭

目錄
第1章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1.1  認識秩序
1.2  社會協作的重要性
1.3  社會協作如何發生
1.4  思想的工具——經濟學家有哪些技能
1.5  通過相互調整達成協作
1.6  信號
1.7  遊戲規則
1.8  產權是一種遊戲規則
1.9  經濟理論的偏向性:是長處還是弱點
1.10  是偏見還是結論
1.11  經濟學家的技能
第2章  效率、交換和比較優勢
2.1  正商品和負商品
2.2  物質財富的迷思
2.3  貿易創造財富
2.4  值不值?效率和價值
2.5  認識取捨:對生產的機會成本進行比較
2.6  分工和交換帶來的效益
2.7  為什麼要進行專業分工
2.8  從個人貿易到國際貿易,再從國際貿易回到個人貿易
2.9  交易成本
2.10  降低交易成本的動機:中間人
2.11  中間人創造信息
2.12  市場是一種發現的過程
2.13  全景圖:關於經濟增長的初步思考
2.14  尋找一種解釋
2.15  鼓勵專業分工和交換的規則如何演進
第3章  無處不在的替代品:需求的概念
3.1  關於「需要」這個詞
3.2  邊際價值
3.3  分岔路口:日常選擇是邊際選擇
3.4  需求曲線
3.5  需求法則
3.6  需求和需求量
3.7  需求本身也可以變化
3.8  所有東西都取決於其他東西
3.9  通貨膨脹導致的誤解
3.10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
3.11  需求的價格彈性
3.12  對彈性的思考
3.13  彈性和總收入
3.14  豎直需求曲線的迷思
3.15  需求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3.16  金錢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嗎?貨幣成本、其他成本和經濟計算
第4章  成本與選擇:供給的概念
4.1  回顧機會成本的概念
4.2  成本是行為的成本,而不是東西的成本
4.3  我現在該怎麼做?「沉沒成本」的無關性
4.4  生產者的成本是機會成本

4.5  邊際機會成本
4.6  成本與供給
4.7  供給曲線
4.8  供給本身也可以變化
4.9  邊際成本與平均成本
4.10  志願兵役制度的成本
4.11  供給的價格彈性
4.12  用成本論證正當性
……
第5章  供給與需求:一種協調過程
第6章  意外之果:供給與需求的更多應用
第7章  利潤與虧損
第8章  尋價
第9章  競爭與政府政策
第10章  外部效應與權利衝突
第11章  市場與政府
第12章  收入分配
第13章  衡量經濟系統的總體表現
第14章  貨幣
第15章  經濟表現和現實世界中的政治
第16章  國家的財富:全球化與經濟增長
後記:經濟學家知道什麼
核心辭彙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