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陳清泰文集(共4冊)(精)

  • 作者:陳清泰|責編:惲薇//陳榮//宋淑潔//田康//李真巧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14636
  • 出版日期:2023/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332
人民幣:RMB 6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套書內容如下:
    第一卷收錄陳清泰同志在1992年之前(主要是擔任第二汽車製造廠廠長、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東風汽車工業聯營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神龍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期間)的主要文稿,包括髮表的文章、會議講話、相關報告等,以及著者撰寫或口述的回憶文稿。其中回憶文稿涵蓋了清華歲月(1970年之前)、企改探路(1970?1992年)、攻堅克難(1992?1998年)、上下求索(1998?2004年)、建言獻策(2005年之後)等階段,亦是讀者閱讀第一至第四卷文集的背景介紹。
    第二卷收錄陳清泰同志在1992?1998年(先後擔任國務院經濟貿易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期間)的主要文稿,包括會議講話、相關報告和發表的文章等。其間恰逢我國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關鍵時期,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企業改革和發展進入重點突破與全面推進的「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階段。全面貫徹《轉機條例》《監管條例》,實施企業財務會計《兩則》、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推進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優化資本結構,「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強」,「三年兩大目標」等,是這個階段企業工作和企業改革的基本特徵與重要任務。此時陳清泰同志在黨組和王忠禹同志的領導下,負責全國企業和企業改革工作。本卷收錄的這部分文稿,是這個階段我國企業改革調查研究、政策制定與組織實施的集中體現。
    第三卷收錄陳清泰同志在1998?2004年(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國家行政學院等院校兼職教授等期間)的主要文稿,包括髮表的文章、會議講話、講稿、調研報告等,內容涵蓋社會經濟發展、經濟體制改革、政府與公共管理、企業改革與發展、科技創新與新技術、國民經濟規劃與產業發展、資本市場與上市公司、汽車產業與電動汽車等許多領域,其中一些政策建議,特別是企業改革以及國有資產管理、運營、監督、考核體系等重大改革方面的決策建議,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
    第四卷收錄陳清泰同志在2005?2021年(擔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理事長,兼任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國家行政學院等院校教授等期間)有關政協經濟工作調研、經濟社會政策咨詢等方面的主要著述,包括髮表的文章、會議講話、調研報告等,其中許多建議方案、決策文稿,特別是涉及企業改革、制度創新、機制轉換、配套環境改善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建設等方面的對策建議,對有關領導機關的政策制定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作者介紹
陳清泰|責編:惲薇//陳榮//宋淑潔//田康//李真巧
    陳清泰      196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優秀畢業生金質獎章,並留校任教。1970年進入第二汽車製造廠,先後任產品設計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產品設計處副處長、處長。1982年後,任二汽總工程師,第二汽車製造廠廠長暨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兼任神龍汽車公司神龍公司第一屆董事長。1992年調任國家經濟貿易辦公室副主任,次年任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 1997年兼任中國貨幣政策委員會*屆委員。1998年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      1988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獲全國首屆經濟改革人才獎。系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會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首任院長,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首任會長。受聘為清華大學、國家行政學院、南開大學兼職教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政策咨詢研究,涉及領域為增長方式轉型與經濟體制改革、產業發展與企業改革、科技政策與經濟結構調整。

目錄
第一卷
親歷國有企業改革的實踐與決策過程(2018年12月1日)
我與中國企業聯合會的40年不解之緣(2019年4月9日)
兩個集體、兩個課堂(2008年3月12日)
一盤未下完的好棋(2011年9月27日)
「看了十四屆三中全會公報,我長舒一口氣」(2018年12月17日)
東風汽車工業聯營公司成立(2020年5月8日)
馬洪與二汽(2018年5月21日)
勇立潮頭喚東風(2019年2月19日)
結束汽車產品的幾十年一貫制(1982年3月1日)
把二汽建成經營開髮型企業(1984年1月1日)
在第二汽車製造廠科學技術協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1984年4月3日)
在全國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發言(1985年3月2日)
在全國企業思想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1985年11月22日)
在第二汽車製造廠竣工驗收大會上的講話(1986年1月6日)
維護政工部門權威,調動企業精神力量(1986年1月6日)
企業領導者既要調動物質力量也要調動精神力量(1986年1月17日)
關於企業行為和企業動力的問題(1986年9月4日)
端正企業行為建立企業行為自我制約機能(1986年9月19日)
企業集團是實現產業結構改組的重要力量(1986年10月14日)
與麥克唐納等國外專家的談話(1987年4月23日)
在東風汽車工業聯營公司第九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87年5月21日)
振興我國轎車工業的重要抉擇
——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的講話(1987年5月25日)
振興我國轎車工業的政策支撐(1987年5月27日)
一九八七年八月六日的北戴河報告(1987年8月6日)
做好轉變企業經營機制這篇大文章(1987年11月12日)
第二汽車製造廠貫徹十三大精神,深化企業改革的決定(1987年12月1日)
廠長要「兩個文明」一起抓(1988年1月1日)
二汽如何建立企業自我制約的行為機制(1988年1月1日)
在第二汽車製造廠黨委擴大會上的講話(1988年2月26日)
二汽集團發展與改革的思考
——在洛陽企業集團座談會上的發言(1988年4月1日)
東風汽車工業(二汽)集團的發展與改革(1988年9月1日)
改革與發展是企業永恆的課題(1988年9月1日)
二汽轎車項目選址過程和決策情況(1988年9月5日)
變革大企業制度,建立公司化體制
——循序漸進地深化大型國有企業改革的思路與實踐(1988年11月1日)
建設企業文化,開發精神力量(1988年11月30日)
二汽轎車項目進展情況彙報提綱(1988年12月28日)
二汽的企業文化與管理準則
——未公開的企業哲學(1989年3月4日)
開發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徑(1989年5月1日)
把技術生產力落到實處
——在國家科委企業科技進步座談會上的發言(1989年11月16日)
二汽集團發展戰略的構想
——在二汽幹部大會上的講話(1990年7月16日)
新的攀登
——東風-雪鐵龍轎車項目簽字儀式的新聞稿(1990年12月19日)
從高起點追趕

——東風-雪鐵龍轎車項目簽字后的感言(1990年12月19日)
控制總量突出重點努力提高基本建設投資效益
——二汽「七五」建設情況彙報(1991年1月1日)
堅定不移地走發展企業集團的道路
——東風集團成立10年總結與發展構想(1991年2月2日)
為實現二汽「三級跳」,開創新局面的宏偉目標而奮鬥
——1991年2月6日在二汽六屆職工代表大會
第三次會議上的工作報告(1991年2月6日)
企業集團是發展專業化生產的一支主力軍(1991年3月4日)
發展企業集團之我見(1991年4月26日)
走發展企業集團的道路(1991年5月8日)
促成企業依靠技術進步的機制(1991年6月25日)
科技生產力與搞活企業(1991年10月16日)
視質量如企業的生命(1991年10月23日)
風神奔向世界——訪二汽廠長陳清泰(1992年1月4日)
為了中國民族汽車工業(1992年2月4日)
在二汽1992年科技工作大會上的講話(1992年6月8日)
第二卷
班組建設要適應轉換經營機制的要求(1992年9月25日)
國有企業普遍面臨走向市場的嚴峻考驗(1992年11月1日)
貫徹落實《轉機條例》進入關鍵階段(1993年3月8日)
國有企業改革要解決深層次矛盾(1993年4月1日)
按走向市場的要求改進和加強企業管理(1993年4月3日)
在全國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改革廠長經理研討班上的講話(1993年4月26日)
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轉機條例》(1993年8月7日)
現代企業制度調研組彙報時討論的情況(1993年8月10日)
「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制度」調研報告(1993年11月2日)
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1993年12月1日)
在「稅制改革全國廠長經理高級研討班」上的講話(1993年12月13日)
加快清產核資步伐,為轉機建制打好基礎、創造條件(1994年1月6日)
在全國清產核資工作會議各省區市經貿委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的講話(1994年1月7日)
在東北三省三市「優化資本結構,增強企業實力」試點城市預選調研座談會和意見交流會上的講話(1994年1月25?27日)
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改革企業管理制度,加強企業管理工作(1994年3月9日)
在全國企業管理工作座談會上的總結講話(1994年3月12日)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和構想(1994年3月13日)
在中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第八次會議上的講話(1994年4月17日)
建立破產機制意義十分重大(1994年6月3日)
在全國「優化資本結構,增強企業實力」試點城市清產核資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4年6月29日)
通過城市「優化資本結構」試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1994年8月25日)
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中小企業副部長會議上的講話(1994年10月23日)
《轉機條例》、《監管條例》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1994年11月2日)
在全國經貿委系統培訓中心主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4年11月10日)
企業改革進入了轉換機制、制度創新和配套改革的新階段(1994年11月17日)
老工業基地要用好新機遇(1995年1月1日)
適應當前改革和發展形勢需要,努力開創經貿法規工作新局面(1995年2月16日)
在中央黨校省部級領導幹部「國有企業改革研究班」上的專題報告(1995年3月)
中央黨校省部級領導幹部「國有企業改革研究班」學習情況小結(1995年3月31日)
企業集團試點工作的思路和任務(1995年4月4日)
加快立法步伐,促進和保障中小企業健康發展(1995年6月1日)
大型企業集團要努力實現經營機制轉換(1995年7月1日)

加快轉變經營機制和經濟增長方式(1995年7月26日)
加快建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1995年8月1日)
深入試點、務求實效,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1995年10月7日)
全面理解現代企業制度(1995年10月11日)
關於「九五」期間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幾個問題(1995年11月13日)
關於武漢市企業破產問題有關情況的報告(1995年12月20日)
發展城鎮集體經濟的幾點共識(1996年1月7日)
在「優化資本結構」擴大城市試點研討班上的總結講話(1996年2月15日)
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中需要進一步探討和澄清的幾個問題(1996年3月)
在諸城小企業改革情況調查總結會上的發言(1996年3月24日)
學邯鋼,要學實質、動真格(1996年4月19日)
採取綜合治理措施,做好企業解困工作(1996年5月28日)
就中小企業問題答中央電視台記者問(1996年5月29日)
打好企業兼併破產這場硬仗(1996年7月30日)
解放思想,大膽實踐,進一步放開搞活小企業(1996年8月15日)
在里昂「法中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研討會」上的發言(1996年10月)
國有經濟發展戰略和布局合理化研究課題報告(1996年12月2日)
在全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試點工作研討班上的講話(1997年1月9日)
在全國城鎮集體企業清產核資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7年4月8日)
在第四次全國中小企業對外合作工作會議上的報告(1997年4月16日)
在全國企業職工解困暨再就業工作經驗交流會議上的講話(1997年5月28日)
在國家試點企業集團工作會議上的總結講話(1997年6月25日)
認真開展工商管理培訓(1997年8月)
學習上海經驗,做好職工下崗分流工作(1997年8月27日)
國企改革需要輿論宣傳的支持(1997年9月7日)
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步伐(1997年10月24日)
市場不同情弱者,市場不相信眼淚(1997年11月)
國有企業怎樣三年走出困境(1997年11月28日)
在全國企業兼併破產和職工再就業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1997年12月19日)
在經濟回落時,企業應該做什麼,能夠做什麼(1998年1月)
在廣東調研企業兼併破產和職工再就業工作后與省市有關部門交換意見時的講話(1998年2月13日)
積極對待下崗分流,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1998年3月4日)
在國家行政學院第一期稽察特派員培訓班上的講課(1998年4月3日)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呼喚新一代經營管理者(1998年5月19日)
關於企業集團發展中的幾個問題(1998年6月)
在全國養老保險和再就業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8年7月24日)
在「中國境外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高級培訓班」上的講稿(1998年9月)
買方市場考驗企業家素質(1998年9月19日)
破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有特殊的「一席之地」(1998年10月)
第三卷
在「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1998年11月8日)
發展管理科學,提高市場競爭力(1998年11月11日)
《中國現代企業制度》序言(1998年12月9日)
在「中國公司治理結構國際研討會」上的演講(1998年12月19日)
在國防科工委機關學習會上的報告(1999年1月8日)
在全國政協九屆二次會議小組會上的發言(1999年3月4日)
中國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的改革與發展(1999年3月25日)
體制轉軌與企業家素質(1999年4月21日)
經濟調整時期企業該怎麼辦(1999年6月8日)
在「中國會計與財務管理國際研討會」上的講話(1999年6月12日)

《〈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學習輔導講座》書稿節選(1999年8月22日)
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改組國有企業(1999年8月22日)
完善組織體制,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軍工企業集團的規範和健康發展(1999年8月23日)
在「在京中央企業黨政領導幹部貫徹十五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班」上的輔導報告(1999年9月25日)
在「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討會」上的基調報告(1999年11月4日)
在「世界500強與中國大型企業發展研討會」上的講話(2000年1月10日)
在「中國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問題國際高級專家研討會」上的總結講話(2000年1月19日)
在首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主題演講(2000年3月27日)
中國國有經濟在加入WTO背景下的戰略性調整(2000年4月28日)
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000年企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0年6月2日)
我國大型企業改革與發展的若干問題(2000年6月13日)
上市公司應注意處理好的幾個問題(2000年6月24日)
建立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運營體制(2000年7月23日)
正確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2000年9月8日)
《中國大型工業企業發展報告(2000年)》序言(2000年9月19日)
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對策——「十五」計劃建議調研彙報(2000年9月30日)
規範法人治理結構,培育企業信用主體(2000年10月12日)
企業要把握好歷史性機遇(2000年11月11日)
改革要解決好所有者到位問題(2000年11月25日)
積極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2000年12月8日)
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的幾個問題(2001年2月7日)
在「香港上市中國公司研討會」上的演講(2001年2月15日)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1年年會上的講話(2001年3月25日)
關於「授權經營」的制度設計(2001年4月23日)
實現國企改革脫困三年目標的長遠意義(2001年5月22日)
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幾個問題(2001年6月28日)
法人治理結構是公司制的核心(2001年7月4日)
在「中國上市公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公司治理大會」晚餐會上的演講(2001年9月10日)
在「中國企業經營者激勵與約束機制——股票期權激勵制度研討會」上的講話(2001年9月14日)
培育信用體系,夯實市場體制基礎(2001年11月13日)
關於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問題(2001年11月15日)
在「第三屆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論壇——跨國公司的培育與發展專題報告會」上的演講(2001年11月24日)
改善公司治理的目標和途徑(2001年12月1日)
加強企業制度研究與學科建設(2002年1月19日)
在「國有股減持方案專家評議會」上的講話(2002年1月21日)
在「中國—西班牙國企改革研討會」上的演講(2002年5月10日)
在「第二屆公共政策與管理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的主題講話(2002年5月14日至16日)
《中國的公司治理與企業改革》序言(2002年5月26日)
在中共中央黨校「國有重要骨幹企業領導幹部進修班」上的專題報告(2002年7月8日)
在「社會信用建設與中國誠信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2002年9月18日)
國有股減持所引起的思考(2002年9月23日)
在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結業典禮上的講話(2002年9月29日)
伴隨企業改革的是制度創新(2002年10月8日)
關於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彙報提綱(2002年11月19日)
中國「入世」戰略與用好「過渡期」(2002年11月23日)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突破(2002年11月25日)
關於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幾點思考(2002年12月1日)
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是一項緊迫任務(2002年12月9日)
出資人機構如何行使所有權(2002年12月12日)
國有企業改革:形勢和重點(2002年12月26日)

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上的開場講話(2003年1月14日)
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經濟大組會議上的發言(2003年3月4日)
《財經》專訪:國資委的定位(2003年3月12日)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2003年3月23日)
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融資(2003年4月6日)
對《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修改稿)的幾點意見(2003年4月30日)
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幾個問題(2003年5月9日)
創造自主品牌比形成開發能力更難(2003年5月14日)
上海、江蘇兩地國有企業改革與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情況調研報告(2003年6月16日)
國資部門成立后的國企改革(2003年6月18日)
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的幾個問題(2003年7月18日)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核心(2003年9月15日)
推進壟斷行業的改革和重組(2003年11月5日)
控制投資應有新思路(2004年3月7日)
在2004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總結講話(2004年3月22日)
全國「企業家活動日」福州座談會上的講話(2004年3月25日)
企業面臨的形勢與改革(2004年3月30日)
在企業家培養計劃啟動會上的講話(2004年5月28日)
經濟全球化與政府作用(2004年8月6日)
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幹部培訓會上的報告(2004年8月31日)
建立與市場體制相適應的經營者激勵機制(2004年9月6日)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情況(2004年10月26日)
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企業經營者選聘和激勵機制(2004年11月6日)
「十一五」時期的國企改革(2004年11月15日)
深化銀行企業改革,建立有效公司治理(2004年11月21日)
國有經濟的戰略定位和有序調整(2004年12月18日)
第四卷
創造有利於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2005年1月31日)
在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言(2005年3月7日)
在「2005年中越經濟改革比較論壇」上的主旨演講(2005年4月16日)
關於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幾個問題(2005年4月28日)
在國務院國資委幹部學習大會上的報告(2005年8月16日)
在「中國企業新領袖培養計劃」第二期開班式上的講話(2005年8月17日)
《石油的終結》中文版序言(2005年8月30日)
企業併購與「系統集成者」——劍橋學習心得之一(2005年10月13日)
走向成熟的企業經營者(2006年1月9日)
公司「軟實力」與社會責任(2006年2月16日)
國資委出資人職能歸位應該提上日程(2006年3月6日)
培育混合所有制跨國公司是中國工業化必須實現的一個目標(2006年7月19日)
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支持企業改革與發展(2006年7月20日)
企業併購和重組——劍橋學習心得之二(2006年12月28日)
關於大型國有企業整體改制(2007年1月5日)
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幾個政策性問題(2007年1月16日)
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思路(2007年2月10日)
在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大會發言(2007年3月9日)
關於政府改革與國資改革(2007年5月22日)
在「2007中國信息化推進大會」上的講話(2007年9月19日)
進一步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的幾點意見(2008年1月7日)
高速發展宏觀環境下企業的挑戰和機遇(2008年1月13日)
現代企業制度提出的背景(2008年4月16日)

關於股票期權的幾點政策思考(2008年6月3日)
現代企業制度破解了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結合的難題(2008年10月14日)
進一步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2008年10月20日)
經濟回落時產業和企業該做什麼?(2008年11月20日)
新一輪經濟增長的產業支柱(2009年1月15日)
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和政策要點(2009年3月20日)
加快我國電動車產業化刻不容緩(2009年3月20日)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的產業支柱,佔領「后危機時代」經濟發展制高點的幾點意見(2009年4月17日)
金融危機的挑戰和機遇(2009年4月24日)
在全國工商聯十屆三次常委會議上的專題報告(2009年6月4日)
在「2009年中國經濟社會論壇」上的發言(2009年8月27日)
在第五屆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上的講話(2009年9月5日)
在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上的發言(2009年9月21日)
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幾個問題(2009年9月27日)
未來改革的幾點建議(2009年11月23日)
讀王忠禹同志的《國企改革攻堅紀實》有感(2010年3月1日)
《人民日報》專訪(2010年7月14日、15日)
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幾個問題(2010年9月28日)
企業發展與自主創新的幾個問題(2010年10月29日)
為建立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做貢獻(2011年1月12日)
在《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和《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徵求意見稿)》座談會上的發言(2011年1月20日)
大股東應當成為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的積極力量(2011年8月20日)
在「第十屆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上的講話(2012年1月8日)
對企業改革幾個問題的討論(2012年2月14日)
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2012年2月15日)
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2012年11月10日)
中小型科技企業創新效率高、試錯成本低(2013年1月16日)
深化企業改革的幾個問題(2013年1月18日)
進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的幾個問題(2013年2月)
深化改革的一個突破口(2013年2月26日)
在「《吳敬璉文集》首髮式暨中國改革座談會」上的發言(2013年5月11日)
在「2013CCTV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的主旨演講(2013年8月24日)
國企改革:從管企業到管資本(2013年12月31日)
整體改制:國有資產與國有資本(2014年1月9日)
國有企業「再改革」八論(2014年3月31日)
在「國有企業改革回顧暨《國有企業改革實錄(1998-2008)》出版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6月29日)
關於划轉國有上市公司股權充實社保基金的幾個問題(2014年7月28日)
中集集團發展混合所有制和改善公司治理的啟示(2014年8月27日)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幾個問題(2014年9月19日)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幾個問題(2014年12月20日)
在《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座談會上的發言(2015年3月27日)
以「管資本為主」:國企改革新突破(2015年9月13日)
有序推進管資本為主的國企改革(2016年12月30日)
在第四屆「思想中國論壇」上的主題演講(2018年5月12日)
在《新京報》「聚焦民營經濟」沙龍上的發言(2019年3月8日)
中國如何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2019年5月10日)
平台經濟是一場商業模式革命(2020年7月9日)
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成立20周年慶典上的講話(2020年10月24日)
在「《由是之路》新書發布暨企業創新史料研究」座談會上的講話(2021年12月21日)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