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林業生態扶貧脫貧與鄉村振興銜接機制研究--以廣西石漠化地區為例/新時代鄉村振興路徑研究書系

  • 作者:覃凡丁//奉欽亮|責編:王利
  • 出版社:西南財大
  • ISBN:9787550457010
  • 出版日期:2023/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0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研究內容如下:首先,從林業產業扶貧、林業科技扶貧、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四個方面系統梳理林業生態扶貧政策。其次,採用線性回歸模型與傾向得分匹配法相結合分析林業生態扶貧政策對農戶家庭總收入影響程度,結果顯示:林業生態工程、林業產業、林業培訓等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政策體系對農戶家庭收入有正向影響。繼而,採用層次分析法與因子分析法相結合評價了林業生態扶貧政策綜合效果:介於非常滿意與滿意之間,且偏向于非常滿意。進而,選取50個指標並運用層次分析法(AHP)與模糊綜合評價法評價分析業生態扶貧政策與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的銜接程度,結果顯示: 35.89%、22.62%、32.13%的農戶認為林業生態扶貧與鄉村振興的銜接程度非常好、較好、一般,但也存在產業興而不旺、生態宜居景而不致、鄉風文明建設滯后、鄉村治理效率不高、科技支撐力度不足等問題。為推進減貧戰略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兩者工作體系平穩轉型,本研究提出了更加符合農村、林業草原、林農實際的2020年後林業生態扶貧成果鞏固與廣西石漠化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銜接機制。最後,本研究提出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與林業生態扶貧銜接的保障措施。

作者介紹
覃凡丁//奉欽亮|責編:王利

目錄
1  研究的背景、意義與基礎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義
    1.2.1  學術意義
    1.2.2  應用意義
  1.3  研究的基礎
    1.3.1  概念界定
    1.3.2  理論基礎
    1.3.3  研究現狀
2  林業生態扶貧主要政策
  2.1  林業產業扶貧政策
    2.1.1  旅遊產業扶貧
    2.1.2  木本油料產業扶貧
    2.1.3  林下經濟產業扶貧
    2.1.4  竹藤產業扶貧
    2.1.5  花卉產業扶貧
    2.1.6  生態產業鏈扶貧
  2.2  林業生態補償(公益性崗位)扶貧政策
    2.2.1  增設生態公益性管護崗位
    2.2.2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2.3  林業科技扶貧政策
    2.3.1  人才培養政策
    2.3.2  林業科技培訓政策
    2.3.3  林業科技成果推廣與應用政策
    2.3.4  科技特派員政策
  2.4  國土綠化扶貧政策
    2.4.1  建設生態扶貧專業合作社(隊)
    2.4.2  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2.4.3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2.4.4  喀斯特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
    2.4.5  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
    2.4.6  國家公園建設工程
  2.5  林業定點幫扶政策
  2.6  廣西石漠化地區林業生態扶貧政策實施效果
    2.6.1  貧困區、貧困縣與貧困人口情況
    2.6.2  林業資源基本情況
    2.6.3  林業生態扶貧的主要成效
    2.6.4  林業生態扶貧典型縣
3  林業生態扶貧政策接續方向
  3.1  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3.2  產業銜接:推動「產業扶貧」「產業脫貧」向「產業振興」轉變
    3.2.1  推動特色富民產業發展
    3.2.2  鼓勵向待發展地區轉移產業與承接產業
    3.2.3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3.3  生態銜接:推動「生態扶貧」向「文化繁榮」「文化振興」轉變
    3.3.1  實施鄉村文化人才培養工程
    3.3.2  挖掘和弘揚生態文化
  3.4  生態銜接:推動「生態扶貧」向「生態宜居」「生態振興」轉變
    3.4.1  鞏固和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成效
    3.4.2  多樣化措施建設宜居環境

  3.5  組織銜接:推動「組織扶貧」向「鄉村高效治理」轉變
  3.6  生活銜接:推動「不愁吃穿」向「全面發展」轉變
    3.6.1  繼續開展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
    3.6.2  繼續做好「生態+脫貧」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3.6.3  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
4  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政策對廣西石漠化地區農戶家庭收入及發展的貢獻度評價
  4.1  數據來源
  4.2  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政策對農戶家庭收人的影響
    4.2.1  理論與檢驗假設
    4.2.2  模型構建與變數選擇
    4.2.3  回歸結果驗證與分析
    4.2.4  簡要結論與對策建議
  4.3  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政策對廣西石漠化地區發展的貢獻度評價
    4.3.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4.3.2  確定評價方法
    4.3.3  評價過程
    4.3.4  評價結果分析
5  林業生態扶貧政策與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接續程度評價
  5.1  接續程度評價指標體系
    5.1.1  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5.1.2  指標體系構建方案
    5.1.3  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5.2  評價指標權重確定
    5.2.1  指標量化方法
    5.2.2  指標權重確定
  5.3  模糊綜合評價
    5.3.1  研究方法選擇
    5.3.2  構建要素集
    5.3.3  建立隸屬矩陣
    5.3.4  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及分析
  5.4  林業生態扶貧成果鞏固與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銜接的關鍵性問題
    5.4.1  產業興而不旺
    5.4.2  生態景觀不夠精緻
    5.4.3  鄉風文明建設滯后
    5.4.4  鄉村治理效率不高
6  健全林業生態扶貧成果鞏固與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銜接機制
  6.1  精神聚合:以精神動能統領鄉村振興與林業生態扶貧
    6.1.1  強化作風銜接,提升體制機制創新效能
    6.1.2  強化理念銜接,充分發揮戰略規劃的引領作用
    6.1.3  強化思想銜接,全面根除「等、靠、要」思想
  6.2  目標結合:實現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與林業生態扶貧戰略目標接續融合
    6.2.1  強化目標協同,不斷推動工作機制轉化銜接
    6.2.2  強化目標聯動,全面推進廣西石漠化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
    6.2.3  強化目標銜接,推動政府與市場有機協同
  6.3  要素整合:實現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與林業生態扶貧各要素系統銜接
    6.3.1  強化人才支持,不斷推進扶志扶智工作
    6.3.2  強化資金支持,充分發揮資金杠桿作用
    6.3.3  強化產業支持,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6.4  體系融合:實現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與林業生態扶貧機制有機結合
    6.4.1  統籌協調多元責任主體

    6.4.2  統籌協調政策機制
    6.4.3  統籌協調規劃機制
7  2020年以後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成果鞏固與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銜接體系研究
  7.1  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7.2  推動林業產業興旺
    7.2.1  推動特色富民產業發展
    7.2.2  鼓勵向待發展地區轉移產業與承接產業
    7.2.3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7.3  傳承和發揚森林生態文明
    7.3.1  實施鄉村文化人才培養工程
    7.3.2  挖掘和弘揚生態文化
  7.4  建設宜居的生態環境
    7.4.1  鞏固和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成效
    7.4.2  多樣化措施建設宜居環境
  7.5  創新林區治理體系
  7.6  夯實和鞏固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成果的兜底保障制度基礎
    7.6.1  繼續開展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
    7.6.2  做好最低「生態+脫貧」生活保障工作
    7.6.3  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
  7.7  完善法人(團隊)科技特派員制度
    7.7.1  完善扶持政策體系
    7.7.2  創新選派模式
    7.7.3  健全鄉村振興服務體系
8  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成果鞏固與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銜接機制保障運行措施
  8.1  發揮行政機關的引導與領導作用
  8.2  加強複合型人才培養,促進複合型人才潛力發揮
    8.2.1  培育壯大新型林業經營主體
    8.2.2  加大人才培養與留村力度
    8.2.3  加強科研人才引進與培養工作
  8.3  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8.4  保障土地供應
  8.5  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