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人口發展事關長遠,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人口問題始終是中國社會輿論的焦點,大眾對人口的認知也因人口發展數據的最新披露而更新。國家統計局于2023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口已於2022年進入負增長軌道。這一變化對中國及世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中國經濟增長正處於邁入高收入階段的關鍵時期,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
經濟學家蔡昉從中國經濟面臨的緊迫問題和特殊挑戰出發,闡釋長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問題,特別是從供需兩側的挑戰出發,結合現代化的目標和發展的任務,分析人口負增長時代的發展機遇。首先,著眼於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的深化,揭示這個人口轉變結果作為新國情的性質、對於經濟發展的轉折點意義,以及對未來經濟增長提出的挑戰。其次,在繼續關注經濟增長供給側挑戰的同時,特別突出人口轉變因素帶來的全新挑戰——迄今我們仍然準備不足的需求側衝擊,尤其是居民消費弱化對經濟增長產生的制約。對此,這本書有針對性地討論了三個分配領域的改革紅利。最後,重點論述中國式福利國家建設這一主題,揭示這項制度建設任務的不可迴避性和緊迫性。
作者介紹
蔡昉|責編:許可//韓笑
蔡昉,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十四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學部委員、學部主席團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勞動經濟學、人口經濟學、經濟改革與經濟增長、收入分配和貧困、「三農」問題的理論和政策等。
著有《讀懂中國經濟》《從人口紅利到改革紅利》《四十不惑: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經驗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意義》等,主編《中國改革開放:實踐歷程與理論探索》《中國智慧》等,發表學術論文和理論文章數百篇。獲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孫治方經濟科學獎、中華人口獎等。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中國經濟的新起點和新挑戰
第一章 從警鐘長鳴到緊迫挑戰
人口趨勢:普查、預測和現實
失去第一人口大國的頭銜意味著什麼
人口問題的錯置、忽略和再發現
經濟增長的舵和錨
第二章 認識外部發展環境的變化
全球老齡化:是通貨膨脹,還是長期停滯如何重塑經濟全球化引領全球化新格局的戰略博弈
第三章 發展階段變化中的中國經濟
跨越中等收入階段
發展階段變化提出的新課題
從三個維度認識宏觀經濟
第四章 定義發展階段的人口轉折點
兩個人口轉折點及之後
從「生之者眾」到「生之者寡」
從「食之者眾」到「食之者寡」
人口負增長的國際經驗
第五章 更嚴峻的供給側增長挑戰
影響潛在增長率的新因素
預測的啟示: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積極就業政策的更高版本
製造業早熟的代價
在結構轉變中創造經濟增量
第六章 需求側制約的新常態
需求「三駕馬車」的變化方向
高質量發展與比較優勢轉換
發展階段變化與投資回報率
影響居民消費的經濟社會因素
第七章 發展模式轉變與認識範式轉換
防止未富先老變為慢富快老需求視角:增長理論的範式轉變從索洛悖論到凱恩斯悖論破解數字經濟的「雙刃劍效應」認識
地區差距的新致因政策選擇:是「取其輕」,還是「取其重」
第二部分 三個分配領域的改革紅利
第八章 消除城鄉二元結構
抓住消除差距的窗口期
鄉村振興的產業抓手
存在「城市化陷阱」嗎
農業農村的要素供給和配置
真實的需求側改革紅利
第九章 提高社會流動性
橄欖型社會結構為什麼重要
人口老齡化與社會流動性
拓寬家庭預算曲線:職業與照料
數字經濟時代的勞動力內卷
阻斷貧富分化的代際傳遞
第十章 再分配與基本公共服務供給
實現共同富裕的終極手段
以人類發展破解「生育率悖論」
人力資本積累的機會窗口
覆蓋全民全生命周期的社會保障
勞動力市場制度建設
第十一章 創新向善的民生效應
如何實現創新與共享的統一
改變企業發展的目標函數
數字化、演算法與向善
理念紅利與善意助推
第三部分 建設中國式福利國家
第十二章 發展階段與社會福利水平
人口衝擊是福利國家催化劑
「老人之老」和「幼人之幼」儘力而為和量力而行的統一社會福利支出恆等式
第十三章 「瓦格納加速期」:規律與機遇
打破「弗里德曼周期律」國家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