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我國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統計測度研究

  • 作者:安康|責編:張燦
  • 出版社:中國科大
  • ISBN:9787312041297
  • 出版日期:2023/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31
人民幣:RMB 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省域的經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的是發展的不協調,這使得經濟協調互動發展成為中國宏觀經濟管理領域受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書以經濟協調互動發展和經濟增長兩大主題作為研究對象,以省域作為分析單元,以1988?2007年作為分析時間段,應用空間統計學和空間面板計量經濟學方法對省域經濟的空間聚集特徵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系統研究。

作者介紹
安康|責編:張燦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狀綜述
    1.2.1  經濟協調發展研究進展概述
    1.2.2  我國經濟增長和差異研究進展
  1.3  研究難點及創新之處
第2章  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概念及分析
  2.1  協調互動發展——一個嶄新的論述主題
  2.2  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的內涵及主體
    2.2.1  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的內涵
    2.2.2  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的主體
  2.3  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的機制
    2.3.1  市場機制
    2.3.2  合作機制
    2.3.3  空間組織機制
    2.3.4  援助機制
    2.3.5  治理機制
  2.4  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的相關理論綜述
    2.4.1  區域相互依賴理論
    2.4.2  系統理論
    2.4.3  增長極理論
    2.4.4  累積性因果循環理論
    2.4.5  區域梯度發展理論
  2.5  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研究的理論框架
    2.5.1  研究目標框架
    2.5.2  研究方法模型框架
    2.5.3  樣本數據尺度
第3章  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現狀的統計測度
  3.1  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的靜態統計描述
    3.1.1  區域經濟的絕對差異描述指標
    3.1.2  區域經濟的相對差異描述指標
    3.1.3  區域經濟差異的靜態指標分析
  3.2  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現狀統計測度——以基尼係數為視角
    3.2.1  基尼係數與洛倫茲曲線
    3.2.2  基尼係數的求解及其分解方法
    3.2.3  我國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現狀
第4章  區域經濟發展趨同與趨異探討
  4.1  區域經濟趨同或趨異的理論之辯
    4.1.1  新古典經濟增長學派的經濟趨同理論
    4.1.2  新經濟增長學派的經濟趨異理論
    4.1.3  新經濟地理學派的經濟趨同理論
  4.2  區域經濟趨同的主要類型及檢驗方法
    4.2.1  經濟增長的絕對β趨同
    4.2.2  經濟增長的條件β趨同
    4.2.3  經濟增長的σ趨同
    4.2.4  經濟增長的概率趨同

  4.3  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趨同檢驗
    4.3.1  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絕對β趨同檢驗
    4.3.2  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條件β趨同檢驗
    4.3.3  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σ趨同檢驗
    4.3.4  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概率趨同檢驗
    4.3.5  結論性述評
第5章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增長分佈分析
  5.1  增長分佈的目的及原理
    5.1.1  增長分佈非參數方法的分析原理
    5.1.2  「增長分佈」的簡單界定
    5.1.3  區域經濟增長分佈的路徑演繹
    5.1.4  區域經濟增長分佈的因素分解
  5.2  增長分佈的分析工具箱
    5.2.1  核密度函數估計法
    5.2.2  馬爾可夫鏈分析法
  5.3  我國省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以增長分佈分析為視角
    5.3.1  數據描述
    5.3.2  我國省域經濟發展分佈分析
    5.3.3  我國省域經濟發展模式因素分解
    5.3.4  我國省域經濟未來可能的發展態勢
    5.3.5  結論性述評
第6章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分形分析
  6.1  分形分析和R/S分析法的原理及模型
    6.1.1  分形理論及R/S分析法介紹
    6.1.2  分形R/S技術的模型與演算法
  6.2  我國省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以分形R/S技術為視角
    6.2.1  數據描述
    6.2.2  我國省域經濟相關指標的分形結果
    6.2.3  分形結果的穩定性檢驗
    6.2.4  結論性述評
第7章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空間統計分析
  7.1  引言
    7.1.1  問題的提出
    7.1.2  空間相關性、空間差異性與區域經濟發展
    7.1.3  空間統計學和空間計量經濟學
  7.2  空間統計學和空間計量經濟學的研究工具
    7.2.1  空間統計分析工具及其技術
    7.2.2  空間經濟計量分析工具及其技術
    7.2.3  空間經濟計量分析工具的改進
  7.3  我國省域經濟空間聚集特徵——基於空間統計學
    7.3.1  我國省域經濟的空間分佈描述
    7.3.2  我國省域經濟的空間相關性檢驗
    7.3.3  我國省域經濟的空間關聯局域指標分析
  7.4  我國省域經濟空間收斂性分析——基於空間計量經濟學
    7.4.1  區域空間β收斂檢驗模型
    7.4.2  區域空間收斂實證檢驗結果
  7.5  我國省域經濟影響因素分析——基於空間計量經濟學
    7.5.1  理論假設、模型構建和方法選擇
    7.5.2  變數選擇及數據分析
    7.5.3  我國省域經濟的空間計量實證分析

  7.6  總結性述評
第8章  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評價體系研究
  8.1  區域協調互動發展評價體系構建目標及標準
    8.1.1  區域協調互動發展評價體系構建目標
    8.1.2  區域協調互動發展評價體系構建標準
  8.2  區域協調互動發展評價體系構建
    8.2.1  區域協調互動發展的狀態指標
    8.2.2  區域協調互動發展的過程指標
  8.3  區域協調互動發展的綜合評價方法
    8.3.1  評價體系中指標的權數確定
    8.3.2  評價體系中指標的無量綱化方法
    8.3.3  綜合評價結果的計算與分析
第9章  研究總結與展望
  9.1  研究總結
    9.1.1  研究方法總結
    9.1.2  本書所做的工作
  9.2  研究展望
    9.1.1  研究方法必然有所前進
    9.1.2  研究主題必然有所深化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