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長讀蘇南(全球化與區域競爭下的蘇南經驗共2冊)

  • 作者:董筱丹//溫鐵軍|責編:吳曉月//李子昂
  • 出版社:東方
  • ISBN:9787520729949
  • 出版日期:2023/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961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蘇南」歷來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從20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到21世紀以來蘇南外向型經濟的迅猛發展,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片土地在40年的發展歷程中不斷上演著「低成本」和「高速度」的增長神話?
    本書從政治經濟學的一般理論框架入手,分析了資本、土地、勞動力三要素在蘇南地區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組合特徵,以及由此派生的制度安排。上卷解釋了蘇南地區在20世紀80年代如何能在工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做到農業不蕭條、農村不衰敗,也解釋了21世紀初期外商投資選擇蘇南的內在原因。下卷將研究目光聚焦于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與變遷,從中可以看到政府「逆周期」和「跨周期」調控促進區域經濟朝高水平、高質量方向發展的相關經驗。
    這種「問題意識」清晰的區域比較研究,對於中國縮小區域差別、促進統籌協調的可持續的包容性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作者介紹
董筱丹//溫鐵軍|責編:吳曉月//李子昂

目錄
《蘇南地區改革開放三十年述要》
  第一部分
    引子
      一、雛鷹振翼——近代中國之第一次工業化
      二、新中國工業化原始積累與中央政府公司主義
    第一章  蘇南農村工業化原始積累
      一、村社內部自我剝奪完成原始積累
      二、蘇南社區內部化處理外部性問題的歷史經驗
    第二章  地方政府公司主義與鄉鎮企業發展
      一、從中央政府公司主義到地方政府公司主義
      二、地方政府公司主義與地方工業化
      三、扶持與回報:地方政府與鄉鎮企業的「交易」
    第三章  宏觀經濟波動與鄉鎮企業改制
      一、20世紀90年代鄉鎮企業發展環境的變化及影響
      二、鄉鎮企業利潤攤薄與負債增長
      三、政府才有退出權:對鄉鎮企業改制的另一個解釋
    第四章  國內產業的國際擴張
      一、對外開放內在邏輯的演變——從資本短缺到資本過剩
      二、出口導向戰略「反向誘致」制度變遷
      三、不同歷史階段蘇南對外開放的總體情況
  第二部分
    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一:長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工業化進程
      一、長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工業化道路
      二、長江三角洲與其他地區工業化路徑的對比
      專題報告二:城鄉二元結構下的農村工業化歷程
      一、農村工業化的起步與初始發展
      二、改革開放初期社隊工業的發展
      三、小結
      專題報告三:國家工業化原始積累的負外部性及其化解
      一、資本原始積累負外部性的表現
      二、資本積累負外部性在中國的表現
      三、負外部性的兩大化解方式:「成規模勞動替代稀缺資本」與「以工補農」
      專題報告四:地方政府公司主義產生的宏觀經濟背景
      一、20世紀70年代末的城市經濟危機
      二、應對城市經濟危機的「甩包袱」制度變遷
      專題報告五:財稅、金融、外匯三大赤字危機併發與20世紀90年代初的體制變遷
      一、20世紀80年代末經濟「滯脹」危機的發生和演化
      二、20世紀90年代初的財政赤字及向信貸赤字的轉化
      三、金融體制變遷:銀行信用的結構性擴張與收縮
      四、以分稅製為主的財稅體制改革
      五、外匯赤字危機及匯率體制改革
      專題報告六:鄉鎮企業改制的兩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股份合作制
      二、第二階段:以私有化為主的改革
      專題報告七:鄉鎮企業規範改制的「另類」參考——「30年3個村」
      一、早期農村改革中的股份合作制
      二、改革中期廣東南海的股份合作制試驗
      三、21世紀的改革:霍家溝案例及分析
      四、小結

      專題報告八:21世紀蘇南發展的國際環境: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性產業轉移
      一、進入21世紀國際產業轉移動因的變化
      二、金融資本主導下失衡的新全球經濟循環
      三、金融資本的流動性過剩與全球信用膨脹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一:村莊工業化進程中的要素貢獻與回報機制——以永聯村為例
      一、導論
      二、永聯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發展概況
      三、傳統社區內部的要素貢獻與回報機制:從村辦企業到企業辦村
      四、擴大社區範圍的要素貢獻與回報機制:就地並村
      五、超越社區邊界的要素貢獻與回報機制:跨村征地
      六、外來人的貢獻與回報機制:貫穿村企關係演變的始末
      七、結論
      案例研究二:村企合一與工農融合——以蔣巷村為例
      一、蔣巷村的工業化歷程
      二、工業化進程中的村企合一
      三、工業化進程中的工農融合
      四、基於要素流動的農工互利機制分析
      案例研究三:土地資本化過程的成本、收益與機制分析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
      一、產業結構升級與資本溢出效應
      二、政府理性——制度變遷主導者的成本與收益
      三、村社理性——降低土地資本化中的交易成本
      四、對土地多功能性的綜合補償問題的淺議
      2011年版後記
《蘇州工業園區二十年述要》
    第一章  一個優勢:1988-1994年大危機與「舉國體制」下的園區起步
      一、危機!起點!
      二、「逆勢而上」不易,「成本趨零」更難
      三、「不特有特,比特更特」
      四、中新合作實質:兩個「強政府」的聯合
      附件東南亞地緣圈中的「強政府」新加坡
    第二章  兩強結合:國際金融資本流動與園區調整
      一、大珠小珠落玉盤
      二、美新日各譜詩篇
      三、東亞金融風暴:信用收縮與園區股權調整
      附件  中國1998-2001年的輸入型危機
      附表
    第三章  三駕馬車:國資+外資+鄉資
      一、外資撤離和國資替代的「驚險一躍」
      二、美國IT泡沫與園區外資經濟興起
      三、地方政府公司主義的鄉土基礎:村社理性
      附件1  美國IT業發展與全球FDI流動
      附件2  集體經濟與村社理性的關係
      附表
    第四章  兩大創新:政府管理創新與企業技術創新
      一、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與園區困境
      二、兩大創新的邏輯、路徑與機制
      三、園區「后危機」時代的「高制度」創新實踐
      附件  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複合制度創新
      附表

    2015年版結語一個預期:中國「走出去」戰略中的園區前景展望
    2015年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