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泡沫經濟文化(80年代的日本究竟發生了什麼)(精)

  • 作者:(日)原宏之|責編:謝煥|譯者:鄒韻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33989
  • 出版日期:2023/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19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當代日本文化的消費群體遍布全球。從流行樂到二次元,從奢侈品到御宅族,越來越多在世界各地的人在受到日本生產的文化的影響。但這些文化現象是從哪裡發源的?又是在何時誕生的呢?
    本書即把當代日本文化的重大轉型定位於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泡沫經濟繁榮時期。作者認為,日本80年代的特徵,即所謂的「泡沫經濟文化」,就是一種「超越性」消失之後產生的文化,是在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在價值觀被經濟化和世俗化之後的產物。本書討論了泡沫經濟文化從發端到繁榮再到轉型的過程,著眼于其前後時期的政治、經濟狀況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做出了出色且令人信服的論證,令人茅塞頓開。
    書中不僅是一部出色的社會學與文化學著作,它還包含了大量大眾文化的有趣實例,從奢侈品和流行音樂、時裝雜誌,到電視劇、搞笑藝人文化,可謂包羅萬象,是一部可讀性極強的作品。

作者介紹
(日)原宏之|責編:謝煥|譯者:鄒韻

目錄
序章  超越的消失——80年代歷史的相位
  平板化(flat)社會
  「80年代」的神話
  「80年代」的前與后
第一章  原宿——「80年代」年輕一代的狂歡空間
  「竹之子族」的出現
  NHK《原宿24小時》——「巴里巴里」的身份認同
  「搖滾一族」身份的意義
  學校工廠中的腐爛的橘子
  「不良」的社會方言
  原宿「場域」的複數性以及語言使用的關係
  從人稱代詞來看《原宿24小時》的視點
  學校化社會的中心及邊緣
第二章  「泡沫經濟文化」的預兆——「80年代」年輕一代的組成
  80年代這一歷史事實
  MTV的出現
  媒體製造的流行(Popeye)
  被排除的「青春」
第三章  「現在。就是這裡!」的鬥爭——80年代的「中心和邊緣」
  走向「泡沫經濟文化」
  70年代的情人節和1 988年的聖誕老人
  「泡沫經濟文化」的精神史背景
  「學校化社會」的到來
  從「癖壞感」到「卡哇伊」
  「中心」的共同幻想及媒體的言論
  媒體、技術的急速發展
  「現在,就是這裡!」的戰鬥
  「中心」的平板化
  非日常的日常化
  平板與公共空間
  人格解體征的時代
第四章  「泡沫經濟文化」的幸福探索——「御宅族」與「澀谷休閑風」的分水嶺
  「泡沫經濟文化」是什麼?
  80年代的媒體(電腦、CD……)
  全民時尚意識
  泡沫經濟帶來的時尚激變
  「進口商品」終於解禁
  新興消費層:學生
  學生消費的形式:  「信用」財產
  80年代的學生創業
  「泡沫經濟文化」的低技術性
  回顧「泡沫經濟文化」的真實情況
  「御宅族」與「澀谷休閑風」的分水嶺
第五章  電視劇的變化——都市的背景音樂、城市的訴說
  「後台花絮」時代的電視劇
  直到《長不齊的蘋果們》出現為止的社會
  《長不齊的蘋果們》的主張
  偶像劇的分析:《男女7人夏物語》
  電視劇反映的時代感
  對話的原理(《長不齊的蘋果們》)

  影像的敘事
  對自我身份認同的挑戰
  作為中心與邊緣的敘事
第六章  「沒意思就不叫電視了!」——「隧道二人組」和富士電視台的時代
  從小貓俱樂部到小泉今日子(歷史被改寫了)
  消失的80年代西洋音樂
  富士電視台的文化
  「隧道二人組」流派
  《富士夜未眠》的出道
  後來的「隧道二人組」
  「道隧」的儀式性
終章  壓抑中的解放——作為「戰後終結」的80年代
  小確幸
  80年代論的嘗試
  2006年的「昭和」
  讀懂80年代的關鍵詞
  80年代年表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