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發展的商業視角--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精)/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行研成果叢書
內容大鋼
關於氫能的發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支持和質疑的聲音都不絕於耳。本書的目的是在充分梳理現有的政策走向、氫能發展的主要障礙、以及氫能產業在各個應用領域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煉出氫能產業發展中具有確定性的趨勢。第一,氫能在中長期的發展是有確定性的。最大的推動力來自中國和全球在「通過碳減排控制全球變暖」方面的共識。第二,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的發展是具有確定性的。未來在供給端解決可再生能源制氫的問題,必將成為政策的主要發力點,也因此會成為氫產業最有爆發力的領域。第三,分散式氫氣製備和利用的模式是具有確定性的。第四,氫基液體燃料的發展是具有確定性的。把氫氣轉化成為液體狀態的氫基燃料,能有效地解決氫氣在安全性方面的顧慮和運輸能本高的問題。第五,重卡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是有確定性的。在重卡方面,氫能能量密度高的優勢可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能最小化安全隱患。本書的主要讀者是關心氫能發展的政府和商業人士。
作者介紹
尹海濤|責編:張燕
尹海濤,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分別于1998年和2001年獲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和管理學碩士學位,2006年從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畢業,獲得應用經濟學和管理科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環境經濟與政策、能源經濟與政策的研究。在環境保險和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方面的研究,在中國和美國的學界和政策領域都有相當大的影響。目前關注的研究主要在兩個方面:中國碳排放權的定價機制和經濟影響;如何利用中國的制度資源和社會資本,創新命令和控制型環保政策。
在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Energy Journal,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等國際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著有《中國經濟開新局》(人民日報出版社)一書。曾獲美國公共政策分析與管理學會最佳博士畢業論文獎、美國風險分析學會年度最佳論文獎。
目錄
總報告:氫能發展中的不確定性和確定性
1.1 引言
1.2 政府的政策支持
1.3 氫能源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1.3.1 碳排放與氫能源的利用
1.3.2 氫能源利用的安全問題
1.3.3 氫能源利用的成本問題
1.4 交通領域的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
1.4.1 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
1.4.2 全球市場規模
1.4.3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
1.4.4 氫燃料商用車主要應用場合及其發展
1.4.5 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主要競爭格局
1.4.6 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1.4.7 其他技術路線競爭
1.4.8 核心觀點提煉
1.5 社區供電供熱領域——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
1.5.1 山東:氫進萬家項目
1.5.2 佛山:首座氫能進萬家智慧能源示範社區項目
1.6 生產領域:高耗能領域的清潔轉型
1.6.1 冶金行業
1.6.2 化工行業
1.7 儲能:氫能產業發展的底層邏輯
1.7.1 氫儲能的發展現狀
1.7.2 氫儲能在短期的發展方向
1.7.3 氫儲能產業鏈目前的參與公司
1.8 氫能產業發展: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分報告(一):美日氫能產業發展戰略及相關啟示
2.1 引言
2.2 美國和日本氫能產業發展戰略的比較
2.2.1 美日氫能產業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2.2.2 美日氫能產業發展的未來規劃
2.3 美日氫能源發展戰略的比較分析
2.3.1 本土製備vs.國際合作
2.3.2 氫能的運輸
2.3.3 天然氣重組氫製備技術
2.3.4 電解水氫製備技術
2.4 美國和日本氫能發展機制比較
2.4.1 市場在氫能發展中的作用
2.4.2 政府在氫能發展中的作用
2.5 重要啟示
2.5.1 注重技術的開發,爭取更大的話語權
2.5.2 加強國際合作
2.5.3 利用資本和商業化來發展氫能
2.5.4 保障能源安全
2.5.5 危機時的能源儲備供應
分報告(二):電池回收:電動汽車產業的滑鐵盧?
3.1 引言
3.2 動力電池回收產業規模
3.2.1 新能源汽車產業颳起鋰電「東風」
3.2.2 動力電池退役潮帶來全球千億級市場
3.3 廢舊電池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
3.3.1 從安全層面來看,廢舊動力鋰電池處置不當存在安全隱患
3.3.2 從環境層面看,動力鋰電池的不當處理威脅生態環境和人身健康
3.3.3 從資源層面看,動力鋰電池的低效回收將加劇金屬資源供不應求的現狀
3.4 國內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發展的現狀
3.4.1 不斷完善國家政策和行業標準,積極推動動力鋰電池回收產業
3.4.2 電池相關領域參與者大量湧入,產業鏈上下游生態逐步構建完善
3.4.3 國內動力電池回收主要廠商
3.5 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
3.5.1 電池拆解效率低下,仍依賴人工操作
3.5.2 電池檢測標準不統一、數據不共享,梯次利用產品品質風險較大
3.5.3 梯次利用產業鏈商業模式尚未打通,上下游協同性待提升
3.5.4 再生利用處理成本高,「小作坊」擾亂市場秩序
3.6 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3.6.1 加快智能化設備對電池拆解環節的全面覆蓋
3.6.2 向上游延伸生產責任制度,加快推動梯次利用產業生態合作關係
3.6.3 建立屬地化的監管責任鏈,建議新能源政策補貼轉移至回收產業
3.7 國外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發展現狀
3.7.1 美國:健全的電池回收法律與回收知識普及
3.7.2 歐盟:生產者責任制度+聯盟體系
3.7.3 日本:「未雨綢繆」發展下的動力電池回收模式
3.7.4 韓國:新能源車快速起量,回收模式發展正當時
分報告(三):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誰會駛向中國的未來?
4.1 引言
4.2 環保表現
4.2.1 純電動汽車碳排放表現
4.2.2 氫燃料電池碳排放表現
4.2.3 碳排放的根本變化取決於我國制氫結構
4.3 技術性能:續駛里程
4.3.1 三元鋰離子動力電池與氫燃料電池
4.3.2 乘用車型
4.3.3 商用車型
4.4 技術性能:行駛可靠性
4.4.1 燃料補充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及已建成規模
4.4.2 低溫行駛可靠性
4.4.3 安全性
4.5 經濟性
4.5.1 電池成本
4.5.2 整車價格
4.6 政策支持
4.7 結論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