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創新研究(新時代海洋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應用經濟學精品系列/中國經濟文庫

  • 作者:鄭玉香|責編:焦曉雲
  • 出版社:中國經濟
  • ISBN:9787513669801
  • 出版日期:2023/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2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建設海洋強國,對於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近年來,海洋文化旅遊正不斷朝著中國式現代化、科技化、本土化、創新化與文旅融合等方向發展,在海洋強國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本書對我國海洋文化旅遊開發現狀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論與實證調研,深刻剖析海洋文化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創新性地提出了符合我國國情與旅遊發展實際的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及其動力機制系統,並結合具有代表性的舟山、青島、上海、海南、盤錦等地的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實踐,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案例探討,進而從政府、產業、企業及旅遊者層面提出對策建議。
    本書旨在為政府管理部門制定相關政策、完善管理體制,以及旅遊相關企業進行科學管理決策提供有益的參考借鑒,為我國海洋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作者介紹
鄭玉香|責編:焦曉雲
    鄭玉香,教授、博士生導師,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優秀留學回國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主持人。美國Rochester大學公派留學訪問學者,比利時Ghent大學心理學與市場營銷雙碩士,遼寧大學企業管理博士,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進修博士生,南開大學商學院服務營銷管理中心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教育部訪問學者。上海海事大學工商與旅遊管理學科學術帶頭人,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研究生分委會主席,海洋旅遊研究所、港航數字智能創新與文旅融合綠色服務管理研究中心團隊負責人等;兼任中國高校市場學會理事、中國市場學會理事、中國技術經濟學會分會理事、中國旅遊協會會員;兼任國家自然基金委與教育部等項目評審專家,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基地研究室研究員、上海市場學會理事等。     多年來一直從事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與消費行為、海洋文化與郵輪旅遊、數字化、人工智慧與綠色創新等方面的教學科研與企業咨詢工作,積累了較豐富的研究經驗。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重點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主持及參與完成省部級項目20余項,發表SSCI、SCIE和CSSCI等學術論文多篇,出版專著與教材9部,獲獎4部。先後榮獲各類科研、教學等獎勵及榮譽稱號10余項,榮獲省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等5項,榮獲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一)海洋文化旅遊發展前景廣闊
    (二)文化與海洋旅遊業融合發展趨勢明顯
    (三)多個沿海發展規劃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四)國內海洋旅遊開發仍存在粗放式發展問題
    (五)我國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缺失
  二、研究意義
    (一)現實意義
    (二)理論意義
  三、研究目的與研究內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內容
  四、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一)研究方法
    (二)技術路線
  五、研究的創新點
第二章  文獻綜述與理論基礎
  一、文獻綜述
    (一)國內外文獻述評
    (二)海洋文化旅遊基本概念界定
  二、相關理論基礎
    (一)系統動力學理論
    (二)旅遊吸引物理論
    (三)產業融合理論
    (四)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
    (五)可持續發展理論
第三章  我國海洋文化旅遊開發概述
  一、海洋旅遊開發的現狀
    (一)海洋旅遊開發的歷史
    (二)海洋旅遊開發的現狀
  二、文化旅遊開發的現狀
    (一)文化旅遊開發的背景
    (二)文化旅遊開發的現狀
    (三)文化旅遊規劃和發展方向
  三、海洋文化旅遊開發現狀
    (一)海洋文化旅遊開發的意義
    (二)海洋文化旅遊開發的階段
    (三)海洋文化旅遊開發的類型
  四、海洋文化旅遊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二)新理念尚未形成
    (三)品牌形象不鮮明
    (四)區域一體化進程緩慢
    (五)供應鏈系統建設不均衡
    (六)本土化模式尚不成熟
第四章  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理論模型的構建與解析
  一、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動力機制整體模型
  二、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提出
    (一)國外海洋文化旅遊開發的經驗和模式

    (二)海洋文化的中西比較
    (三)中國海洋文化圈的本土化訴求
    (四)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提出
  三、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意義
  四、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內涵與特點
    (一)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內涵
    (二)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特點
  五、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中國化表達
    (一)善鋪敘的漢賦體——資源
    (二)講故事的話本體——產品
    (三)形散神凝的散文體——線路
    (四)重意境的詩詞體——空間
    (五)鄉土海洋的漁歌體——民生
第五章  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在全球化語境下的民族話語闡釋
  一、海洋文化旅遊開發的全球化語境
    (一)國外海洋文化旅遊開發研究現狀
    (二)海洋文化旅遊開發的經驗
  二、我國傳統海洋文化旅遊的資源基礎
    (一)注重文化主題性,走產業化道路
    (二)創意整合區域資源
    (三)延伸海洋文化旅遊消費,拓寬遊客文化旅遊空間
  三、基於地域民生的海洋文化旅遊開發模式
    (一)海洋文化旅遊的資源保護模式
    (二)與民同樂的濱海區重構
    (三)回歸真實的海洋民俗旅遊
  四、基於「中國海」文化圈的開發模式
    (一)陰陽太極的陸海統籌模式
    (二)海納百川的跨文化整合模式
    (三)九州龍脈的海洋文化旅遊線路
    (四)滄海桑田的藍色文化遺產廊道
    (五)福如東海的海洋家園旅遊空間
  五、基於民族品牌的創新模式
    (一)百川歸海的產業集聚模式
    (二)翻江倒海的資源活化模式
    (三)畫龍點睛的文化資本熔鑄模式
    (四)八仙過海的傳播營銷模式
    (五)二龍戲珠的商品開發模式
第六章  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要素和作用機制
  一、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形成機理
    (一)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核心層
    (二)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內部動力層
    (三)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外部支撐層
    (四)海洋文化旅遊的本土化路徑
  二、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演進
    (一)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研究進程
    (二)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發展
    (三)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的演進階段
  三、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的構成要素
    (一)理論要素
    (二)動力要素

    (三)實踐要素
第七章  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動力機制系統分析
  一、核心源——人海和諧的價值觀
    (一)人海和諧的理念與本土海洋旅遊系統
    (二)系統各要素的構成及和諧關係
    (三)海洋旅遊文化的價值
  二、內源推力機制
    (一)海洋文化旅遊者的旅遊動機
    (二)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的旅遊主體
    (三)原住民和民生角度的主體驅動力
  三、內源拉力機制
    (一)海洋文化旅遊吸引力要素及其分類
    (二)海洋文化旅遊資源評價體系
    (三)海洋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中源渠道性動力機制
    (一)海洋文化主題公園
    (二)海洋文化旅遊節事活動
    (三)海洋文化旅遊解說系統和符號系統
    (四)海洋文化旅遊的營銷
  五、外源激發性動力機制
    (一)政府規制促力
    (二)區域整合促力
    (三)同質化競爭
    (四)西化影響
第八章  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動力機制案例研究
  一、舟山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
    (一)海洋文化旅遊概況
    (二)海洋文化旅遊發展優勢
    (三)基於民族品牌的創新模式
  二、青島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
    (一)海洋文化旅遊概況
    (二)海洋文化旅遊發展優勢
    (三)基於「人海和諧」理念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三、上海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
    (一)海洋文化旅遊概況
    (二)海洋文化旅遊的發展優勢
    (三)全球化視角下的中國本土化模式
  四、海南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
    (一)海洋文化旅遊概況
    (二)海洋文化旅遊的發展優勢
    (三)基於地域民生的本土化模式
  五、盤錦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
    (一)海洋文化旅遊概況
    (二)海洋文化旅遊的發展優勢
    (三)內外兼修、兼容並蓄的本土資源活化模式
第九章  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動力機制實證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一)文獻綜述
    (二)研究假設的提出

  三、模型構建與實地調研
    (一)研究模型的構建
    (二)調查問卷的設計、檢驗與調研
  四、假設檢驗與研究結果分析
    (一)假設檢驗
    (二)研究結果
  五、研究結論與管理啟示
    (一)研究結論
    (二)管理啟示
第十章  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動力機制的建設完善
  一、內源推力機制的建設完善
    (一)加強旅遊景區之間的共建共享
    (二)深入挖掘海洋文化的內涵
  二、內源拉力機制的建設完善
    (一)深入挖掘傳統與現代海洋文化旅遊資源
    (二)加大對海洋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三)豐富海洋文化旅遊產品,提升旅遊吸引力
  三、中源渠道性動力機制的建設完善
    (一)加強旅遊活動營銷和事件營銷
    (二)突出海洋文化旅遊的文化營銷
    (三)完善海洋文化旅遊的服務營銷
    (四)擴大海洋文化旅遊的品牌營銷
  四、外源激發性動力機制的建設完善
    (一)突出區域海洋文化特色
    (二)整合資源,做好區域聯動發展
    (三)提升區域海洋文化旅遊競爭力
第十一章  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及其動力機制的創新與實施保障
  一、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及其動力機制的創新
    (一)本土化模式的創新
    (二)動力機制的創新
  二、海洋文化旅遊本土化模式及其動力機制的實施保障
    (一)政府層面
    (二)產業層面
    (三)企業層面
    (四)旅遊者層面
第十二章  結論與展望
  一、結論
  二、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重要術語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