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負責任研究與創新的解釋學面向/負責任創新RRI譯叢

  • 作者:(德)阿明·格倫瓦爾德|責編:閻偉萍//孫雯|總主編:陳凡|譯者:姜小慧
  • 出版社:遼寧人民
  • ISBN:9787205105648
  • 出版日期:2023/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3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負責任的研究和創新(RRI)已經成為塑造未來科學、技術和創新的一個備受爭議的概念。這本書致力於探討RRI辯論的初始階段。它的主要觀點是,對責任對象的審查必須超越新科學和技術在更遙遠的將來可能產生的後果的責任。這與新興科學技術發展早期階段對其意義的分配是高度相關的。意義是通過將新的科學和技術與社會和通常技術遠景未來聯繫起來,以及通過這些新領域的定義和特徵來賦予的。
    這本書的目的是揭示意義分配的這些過程,把它們放在責任的背景下,併為實現更好的理解描繪一個解釋學和跨學科的研究計劃。本書的觀點是通過對納米技術、機器人技術、增強技術和氣候工程的案例研究來說明的。

作者介紹
(德)阿明·格倫瓦爾德|責編:閻偉萍//孫雯|總主編:陳凡|譯者:姜小慧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1章  什麼使新興科技對社會有意義
  1.1  動機和目標
  1.2  新興科技領域的定向需求
  1.3  基本概念簡介
    1.3.1  「社會技術意義」的含義
    1.3.2  NEST:新興科學和技術
    1.3.3  技術遠景未來
  1.4  本書簡介
    1.4.1  論證過程
    1.4.2  各章簡介
    1.4.3  成果
第2章  擴展負責任研究與創新中責任評估的對象
  2.1  動機和概況
  2.2  關於一些負責任研究與創新辯論的印象
  2.3  一種關於責任概念的實用主義觀點
    2.3.1  責任概念
    2.3.2  責任的EEE方法
    2.3.3  責任評估
  2.4  以往負責任研究與創新關於責任對象的討論
  2.5  負責任研究與創新中責任辯論的對象:一種擴展
  2.6  結束語
第3章  通過參考技術未來以評估責任
  3.1  責任評估:引言和概述
  3.2  簡述前瞻性知識的認識論問題
    3.2.1  前瞻性知識在認識論上的不可靠性
    3.2.2  作為社會建構物的未來
  3.3  新興科技的責任:定向困境
    3.3.1  為新興科技領域提供定向的挑戰
    3.3.2  定向困境
  3.4  三種定向模式
    3.4.1  預測(prediction)和預言(prognostication):定向模式1
    3.4.2  情景和多樣性的價值:定向模式2
    3.4.3  分歧的價值:定向模式3
  3.5  技術遠景未來的解釋學方法
第4章  作為意義建構物的新興科技定義和表徵
  4.1  動機和出發點
  4.2  從新興科技辯論中得到的一些看法
    4.2.1  納米技術
    4.2.2  合成生物學
    4.2.3  增強技術
  4.3  定義的語用學屬性
  4.4  作為意義歸屬行動的定義與表徵
第5章  理解納米技術:一個具有爭議的意義歸屬過程
  5.1  納米技術:一個範例性的RRI故事
  5.2  納米技術的早期:麻煩不斷的開端
    5.2.1  與「納米」相關的末日式的技術遠景未來
    5.2.2  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威脅
    5.2.3  哲學表

  5.3  定義納米技術:不可能的任務?
  5.4  納米技術的意義:從革命性技術到一種相當常規性的技術的轉變
    5.4.1  回顧:納米技術意義的發展
    5.4.2  關於納米技術的解釋學工作
    5.4.3  從負責任研究與創新辯論中吸取的經驗
第6章  機器人:對人類自我理解的挑戰
  6.1  自主技術:對我們理解力的挑戰
  6.2  能夠進行規劃的機器人和人的自我形象
    6.2.1  規劃機器人
    6.2.2  規劃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行動
    6.2.3  第1步:機器人能行動嗎
    6.2.4  第2步:當機器人規劃的時候它們在幹什麼
    6.2.5  能規劃的人與能規劃的機器人之間的差異
  6.3  機器人技術的未來
  6.4  機器人的解釋學觀點
第7章  作為未來密碼的增強
  7.1  引言和概述
  7.2  (技術)增強的語義學屬性
    7.2.1  作為行動的增強
    7.2.2  技術增強
  7.3  人類增強
    7.3.1  歷史上的增強:一些矛盾心理
    7.3.2  人類增強:一些說明
    7.3.3  治愈、使用興奮劑和增強
    7.3.4  人類增強:從願景到市場
  7.4  動物增強
  7.5  結論
    7.5.1  結論一:人、動物和技術之間邊界的消失
    7.5.2  結論二:更好地理解當下
    7.5.3  結論三:將人類的自我形象技術化
    7.5.4  結論四:關於增強的負責任研究與創新辯論
  7.6  作為未來密碼的增強
第8章  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氣候工程的解釋學維度
  8.1  氣候變化和技術的矛盾心理
  8.2  以往用來尋求解決途徑的方法的局限性
  8.3  作為一種技術選擇的氣候工程
  8.4  氣候工程的機遇和風險
  8.5  氣候工程的解釋學維度
    8.5.1  氣候工程:培根主義的復興
    8.5.2  擴展責任對象
  8.6  結語:責任律令的解釋學延展
第9章  解釋學評估:一個跨學科研究計劃
  9.1  把歸屬新興科技意義的過程本身作為責任對象
  9.2  解釋學方法
  9.3  新興科技意義的顯現:解釋學評估
    9.3.1  意義歸屬的動態性
    9.3.2  新興科技的意義:理解起源和過程
    9.3.3  新興科技的意3C:理解內容
    9.3.4  新興科技的意義:理解擴散及其影響
  9.4  反思與結語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