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馬克思經濟思想與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當代中國書系

  • 作者:顧海良|責編:孟慶曉//邢玲瓏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09460
  • 出版日期:2022/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66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對馬克思經濟思想歷史和理論的再探索為基礎,對全面理解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和科學內涵作出新的研究,對馬克思經濟思想在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發展和創新中的地位與作用作出新的闡釋。全書除導言、後記外共分三篇。第一篇著重於對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歷史與現實關係問題進行研究,主要討論了馬克思經濟學的思想來源、基本方法、體系和結構,以及《資本論》和經濟學手稿的關係這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二篇對新時期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進行研究,凸顯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發展歷程和理論建樹。第三篇探討的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續寫「第二次結合」的新篇章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密結合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的實踐,實現了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和創造,樹立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的「歷史路標」。

作者介紹
顧海良|責編:孟慶曉//邢玲瓏
    顧海良,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馬藏》編寨與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首席專家,國家教材委員會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馬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984年起,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發展史研究所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1994年被聘為教授,先後任該所副所長、所長。1996年至2001年,先後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政司司長。2001年至2010年,任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2010年至2013年,任教育部黨組成員、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研究方向主要為馬克思經濟思想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近三年主要著作有《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馬克思與世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史綱》(主編),以及New Research on Stalin's Socialism Thought等。

目錄
導言
  一、馬克思經濟思想再探索
  二、馬克思經濟思想與新時期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
  三、馬克思經濟思想與新時代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
第一篇  馬克思經濟思想再探索
  第一章  馬克思經濟思想理解的新視界
    一、拓展馬克思經濟學來源和方法的研究
    二、深化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結構和體系的研究
    三、深化馬克思經濟思想內涵和理論體系研究
    四、馬克思經濟思想的特徵及發展要義
  第二章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體系的開創
    一、自1843年之後15年間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結晶
    二、馬克思經濟思想發展的三個重大轉折
    三、「貨幣章」實現的勞動價值論的科學革命
    四、「資本章」奠定的剩餘價值理論的重要基礎
    五、對探尋馬克思整體思想的重大意義
    六、《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對《手稿》摘選的內容評價
  第三章  馬克思經濟學從研究為主到敘述為主的轉折
    一、《巴師夏和凱里》的寫作緣由及意義
    二、對經濟思想流派探索的基本觀點
    三、李嘉圖之後政治經濟學流派的嬗變及實質
    四、作為政治經濟學對象的國家問題探索
  第四章  《<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與政治經濟學對象、結構和方法
    一、《導言》在馬克思經濟思想史中的地位
    二、政治經濟學對象的社會性和歷史性
    三、政治經濟學對象的要素及其關係
    四、政治經濟學方法的「兩條道路」
    五、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
    六、「結構」的含義與《政治經濟學批判》「五篇結構計劃」
    七、對經濟社會總體結構的思考
  第五章  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歷史路標」
    一、《手稿》在馬克思經濟思想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對資本和剩餘價值本質及其關係的探索
    三、勞動對資本的形式從屬與實際從屬關係的研究
    四、對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理論的探索
    五、對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研究
    六、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研究
    七、對資本積累和經濟危機的理論探索
    八、對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理論研究
    九、對未來社會經濟關係的探索
  第六章  經濟思想史研究的兩種形式及其意義
    一、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形成與經濟思想史的研究
    二、政治經濟學方法的「兩條道路」與經濟思想史的兩種形式
    三、《剩餘價值理論》與「自行批判」的經濟思想史形式的呈現
    四、「《批判史》論述」與「歷史路標」的經濟思想史形式的呈現
    五、馬克思關於經濟思想史兩種形式的內涵及意義
  第七章  《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的政治經濟學意義
    一、《第六章  》的結構與主題概述
    二、關於「商品作為資本的產物,作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產物」
    三、關於「資本主義生產是剩餘價值的生產」

    四、關於勞動對資本的形式上的從屬和實際上的從屬
    五、關於「具有特殊資本主義特徵的整個關係的生產和再生產」
第二篇  馬克思經濟思想與新時期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
  第八章  新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歷史路標」論略
    一、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對象與根據
    二、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理依循
    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的總體探索
    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理論主線
    五、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理論主題
    六、從「發展的觀點」到新發展理念的理論主導
    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的探索
  第九章  從「現代史」對象向「形成史」對象的發展
    一、《資本論》對「現代史」和「形成史」理解的基本觀點
    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過程和階段性特徵
    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形成史」的對象特徵
    四、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三大經濟綱領的「現代史」意義
    五、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象特徵的科學把握
  第十章  《資本論》始基範疇的整體闡釋及其現實意義
    一、商品始基範疇的提出與《資本論》邏輯起點的形成
    二、商品範疇從「前提」到「產物」的「歷史發展」研究
    三、商品範疇從「元素」到「結果」的「抽象上升到具體」研究
    四、商品作為《資本論》始基範疇探索的政治經濟學意義
  第十一章  馬克思經濟學「術語的革命」及其當代意義
    一、《資本論》中「嶄新的因素」與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基本特徵
    二、恩格斯關於馬克思「術語的革命」論述的基本思想
    三、馬克思經濟學「術語的革命」的主要形式及其方法論意義
  第十二章  廣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及其當代意義
    一、廣義政治經濟學的提出及基本含義
    二、恩格斯晚年對廣義政治經濟學的總體研究
    三、恩格斯晚年對過渡時期和未來社會的廣義政治經濟學研究
    四、恩格斯關於廣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當代意義
  第十三章  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開創性研究
    一、《關於讀書的建議》的政治經濟學意義
    二、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三、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及其根本特徵的探討
    四、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全面發展問題
    五、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建設問題探討
  第十四章  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創新
    一、《資本論》對象與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形成
    二、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對《資本論》對象的創新
    三、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體系創新
    四、鄧小平經濟思想與新時期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
第三篇  馬克思經濟思想與新時代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
  第十五章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導言」
    一、從馬克思《導言》到習近平《新境界》的理論賡續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中國發展的「歷史路標」
    三、從「結構」的「內部聯繫」到「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的探索
    四、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的「中國智慧」
  第十六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探索
    一、馬克思關於社會基本經濟制度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二、改革開放以來所有制結構和分配製度特徵的探索
    三、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路徑和理論探索
    四、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新概括和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新發展
  第十七章  新發展理念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意蘊
    一、「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問題的賡續和升華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在新時代的豐富
    三、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
    四、新發展理念在新發展階段的拓新
  第十八章  習近平經濟思想與「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的開拓
    一、中國特色「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的基本特徵和學理依循
    二、中國特色「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的根本指向與重大原則
    三、中國特色「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的主導理念和主要內容
    四、習近平經濟思想對「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的概括
    五、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對「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的拓新
  第十九章  新發展階段中國政治經濟學新篇章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導言」的回顧
    二、新發展階段政治經濟學新篇章的特徵
    三、社會主要矛盾在新發展階段政治經濟學中的樞紐作用
    四、新發展格局在新發展階段政治經濟學中的主體地位
    五、新發展理念在新發展階段政治經濟學中的主導意義
    六、新發展階段政治經濟學的學理指向
  第二十章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政治經濟學初探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政治經濟學思想淵源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政治經濟學體系結構分析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政治經濟學形成的背景及基本意向
    四、人類命運共同體政治經濟學的理論主題
  第二十一章  中國共產黨百年經濟思想的歷程及特質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理論自覺的生成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歷史自覺的堅守
    三、中國共產黨百年經濟思想的主題及意境的深化
    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境界的升華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