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併購之王》不僅寫給中型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也是從事中型企業兼併與收購業務的投資銀行家和財務顧問的必讀教科書。
《併購之王》不但探討了中型企業兼併與收購工作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更重要的是,對於企業家出售企業時如何獲得最大價值這一關鍵問題,分別從心理和談判幕後等角度進行了全面揭秘。涉及主題包括估值、稅收、談判、M&A慣例,以及其他諸多從買方和賣方各自立場涉及的問題。
《併購之王》是一本專業但又類似併購野史的趣味雜談,丹尼斯·J.羅伯茨通過趣聞軼事表達了對於中型市場交易的「感覺」。丹尼斯是一位經驗老道的CPA持證人和企業估值專家,是M&A投資銀行家中具有多年真實併購經驗的老手。不但如此,他還培訓了數以干計的投資銀行顧問,在M&A領域是一位廣受好評、聲名在外的導師。迄今為止,市場上沒有一本書能夠針對中型市場的企業併購提供如此深刻、獨到的視角。
作者介紹
(美)丹尼斯·J.羅伯茨|責編:李新妞//侯振鋒|譯者:唐京燕//秦丹萍
丹尼斯·J.羅伯茨,CVA,CPA*/ABV(*表示不再執業),是麥克萊恩集團(The MeLean Group)的董事長。麥克萊恩集團是一家在併購領域非常活躍的投資銀行,在美國和加拿大近30個城市設有辦事處。
多年以來,丹尼斯作為資深投資銀行家,擔任過大量併購交易的顧問。同時,他也是一名價值評估師,曾為尼克鬆水門事件中的錄音帶專門進行過價值評估。他還是一家跨州商業銀行的創始人和董事長。丹尼斯曾作為美國註冊會計師(AICPA)的創始委員會成員,為註冊會計師們建立了AICPA企業估值培訓模塊前八個單元的內容。他也為多個專業團體講授併購課程,包括美國註冊評估分析師協會(NACVA)、併購顧問聯盟(the Alliance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dvisors,即AM&AA)、大學畢業生計劃等,還為一些投資銀行的併購部門進行授課。丹尼斯現在和妻子羅賓·夸特爾鮑姆(Robin Quattlebaum)一起,住在弗吉尼亞州的費爾法克斯。
目錄
對本書的推薦
關於作者
致謝
序
前言 一份職業
第1章 中型市場(企業)是獨特的
業務流程創新、增勢迅猛、加強監管以及
資本
不是「夫妻店」
大型企業
中型市場究竟是什麼?
重要的僅僅是規模嗎?
服務於三類市場的經紀人和投行家
本章小結
第2章 中型市場(企業)併購活動的驅動因素和賣方
流動性和異域風情雞尾酒
嬰兒潮
信息技術時代
現在也不是你老爹那個時代的併購了
驅動交易的玻璃天花板
大魚和小魚
本章小結
第3章 在中型市場尋找和了解買方
謹小慎微的錢
了解買方和投資者的類型
尋找潛在買方
理想的買方談判對象
本章小結
第4章 中型企業待售準備,一手抓運營,一手抓出售
準備出售中型企業的三個階段
訴訟
總結
本章小結
第5章 與企業出售關聯的關鍵員工的獎勵和維護:公平還是勒索?
概述
關鍵員工報酬的常見情況
支付關鍵員工報酬的時機選擇
關鍵員工薪酬福利的納稅時間問題
澄清及備案的重要性——避免含糊不清的承諾
與關鍵員工就競業禁止條款及不干涉協議進行談判的時機
當心:激勵承諾與關鍵員工的職責或影響力不相符會帶來潛在問題
第一時間避免關鍵員工問題的方式
針對非參與型股東的特殊問題
總結
本章小結
第6章 水晶球和中型企業的出售時機
泡沫、周期和商業價值
其他時機——整合收購
本章小結
第7章 保密信息備忘錄
收購項目概況
保密信息備忘錄——概述
客戶與保密信息備忘錄:緊密合作
保密信息備忘錄中的財務報表
本章小結
第8章 交易過程的保密性
基本保密原則
員工和保密:兩種方式
投資銀行與保密:在與客戶溝通的過程中,要避免過早地披露信息
執行摘要和保密
在網站上公布待出售企業列表
保密協議
證券法和保密
本章小結
附錄A 保密協議範例
……
第9章 中型企業投資銀行顧問及中介機構
第10章 巧用外部併購團隊
第11章 任何人都可以做併購嗎?
第12章 兩種競拍方式:非正式競拍和控制式競拍
第13章 財務顧問協議、評估專家費用以及面對金錢誘惑保持誠信正直
第14章 買方投行顧問業務
第15章 投資意向書:重要的文件
第16章 併購談判背後的心理活動
第17章 與賣方的初次會談,對企業報價並控制談判節奏
第18章 交易對價和交易結構
第19章 基於財務表現的額外對價條款
第20章 求證階段,后的日子
第21章 聯姻之後:兼併后情況和收購
第22章 進入市場之前,賣方客戶需要評估嗎?
第23章 企業併購估值中的「五的法則」「十的法則」以及「五的超級法則」
第24章 併購交易估值在應用中的藝術性
第25章 乘數討論和多重現實
第26章 目標公司的內在定性價值
第27章 併購慣例和資產負債表目標的建立
第28章 特殊併購及併購估值問題
第29章 關於併購中常見的稅收問題
第30章 中型企業投資銀行業務:寫給咨詢
第31章 後記:資本市場
第32章 再後記:正式估值方法的檢查
關於審校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