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十三行史稿(海上絲綢之路的一部斷代史上中下)

  • 作者:譚元亨|責編:曹麗雲
  • 出版社:中山大學
  • ISBN:9787306067180
  • 出版日期:2021/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908
人民幣:RMB 2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以霍英東為代表的粵商令世界矚目;往前追溯,有清末馬應彪帶頭建立的四大百貨公司;再往前,則有洋務運動中的唐廷樞、徐潤等著名買辦;繼續上溯,便是全球聞名的廣州十三行。無疑,那時是粵商最為輝煌的時期。
    從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中國對外貿易的澳門一廣州二元中心的確立,到清咸豐七年(1857)廣州十三行被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炮火徹底焚毀,在古代中國與世界大航海時代接軌的300年間,廣州十三行經歷了從禁海到開海,從禁洋到開洋,從「加一徵收」到取消惡稅,從「一口通商」到鴉片戰爭,從「萬邦來朝」的朝貢貿易到全球化市場貿易的歷史變遷。在此期間,「銀錢堆滿」的廣州十三行成為西方工業革命的「影子銀行」,推動了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譜寫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華彩樂章。
    本書全方位展開有關廣州十三行歷史的各個層面,從物質、制度到文化、精神,從皇帝、封疆大吏、海關監督到行商,從英、法、美等國官員到外商,從銀圓的流入到逆轉,等等,予以鈞沉、考證,在前入學術研究的基礎上,發掘大量的中外史料,提出了一系列學術創見,寫成一部廣州十三行史。著名史學家吳于廑、張磊稱許作者「既有縱考,又有橫覽;不拘陳說,勇於立言」。史論結合,編年史與專題研究相得益彰,力求可讀性與學術性雙佳。
    本書為作者于《中國文化史觀》(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之後陸續撰寫和出版的三部史著中的第三部。其中,第一部為《客家文化史》(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共兩卷130萬字,獲第六屆全國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類),2009年初版,2017年再版;第二部為《廣府人史綱》(2016年),共兩卷80萬字,被列為廣東省社會科學界「理論粵軍」的精品著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于2009?2011年先後三次批複作者關於打造十三行文化品牌、引進相關外文文獻與建立博物館的建言。

作者介紹
譚元亨|責編:曹麗雲
    譚元亨,廣東順德人。1947年12月30年出生於廣東四會,成長於廣州與湖南湘潭。祖上為「十三行」八大家「潘盧伍葉譚左徐楊」的譚家,后僑居馬來西亞彭亨州關丹。1968年上山下鄉到湖南酃縣(今炎陵縣)。198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作家班。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國際兒童文學研究會(IRSCL)會員。客家學學者,「廣府學」創立者。現為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華南理工大學客家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1993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已出版《東方奧斯威辛紀事》《日軍細菌戰:黑色「波字8604」——來自東方奧斯威辛的追訴》《中國文化史觀》等百余部作品。其中,《無效護照》獲1995年第五屆「《十月》文學獎」,《洛杉磯的中國Teenger?s》獲1996年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客家文化史》(上、下卷)獲2013年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雙槍將軍馬坤——孫中山的猶太保鏢》(與董守良合著)獲2014年加拿大第二屆國際「大雅風」文學獎非虛構類(紀實文學)提名獎。

目錄
上冊目錄
  序言
  編前語  大航海時代(明正德十四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519?1684)
  小引
  卷一  浪白澳一澳門一廣州「交易會」
    第一章  市舶司、懷遠驛與牙行的歷史演繹
    第二章  屯門之役:熱兵器替代冷兵器
    第三章  浪白澳:明代最早的中外交匯的商港
    第四章  十三行淵源新考
    第五章  十三行:「平交易」——自由貿易
    第六章  澳門:十三行外港的形成
    第七章  廣州「交易會」:澳門一廣州二元中心的產生
  卷二  禁海與朝貢
    第一章  帝國的怯懦與禁海浩劫
    第二章  精心策劃的獻媚絕招
  上編  開海73年
  (清康熙二十三年至乾隆二十二年,1684?1757)
  小引
  卷三  從開海到禁洋
    第一章  康熙開海:順應大航海時代
    第二章  活躍在南洋上的中國商船
    第三章  法國「安菲特立特號」及中法關係的「蜜月」
    第四章  英國「麥士里菲爾德號」與公行
    第五章  早年不同背景的官商:「你方唱罷我登場」
    第六章  皇商退出:官商的最後「身影」
    第七章  行商的民商本質
  卷四  從禁洋到開洋
    第一章  康熙老矣:頒布「南洋禁航令」
    第二章  「夷館」的建立和規則甫立
    第三章  身隱市廛的詩人行商
    第四章  「廣州制度」與十三行
    第五章  禁洋期間出現的錦綸會館
    第六章  雍正:從恪守祖制到再度開洋
    第七章  封疆大吏對清代外貿的作用與影響
  卷五  統一稅項
    第一章  十三行稅制的沿革
    第二章  統一稅項:封疆大吏與地方官吏的明爭暗鬥
    第三章  抗拒「加一徵收」:對朝貢貿易的衝擊
  卷六  市場秩序的形成與維護
    第一章  官商勾結,營私舞弊
    第二章  告洋狀的行商之三次牢獄之災
    第三章  「帝國」的面子
    第四章  雍正雷霆出擊
  卷七  惡稅終結
    第一章  乾隆登基后的開放與優惠政策
    第二章  根本對立的兩個商業集團
    第三章  黃埔港口「西洋一景」
    第四章  茶葉、絲綢、陶瓷——行俏世界的商品
  卷八  「禁洋」再議
    第一章  「紅溪事件」與「禁洋」之議再起

    第二章  「天子南庫」
    第三章  「哥德堡號」的磨難、沉沒與「復活」
    第四章  十三行第一家族——潘家
    第五章  《紅樓夢》《蜃樓志》與十三行
    第六章  海洋文明與行商的族群構成
  上編結語  十三行:西方工業革命的「影子銀行」
中冊目錄
下冊目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