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我國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精)

  • 作者:編者:康紅普//王國法//王雙明//任世華//秦容軍|責編:李雪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25905
  • 出版日期:2022/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16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求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煤炭行業必須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本書系統分析煤炭行業當前面臨的效率、技術、市場、安全、環境、人才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借鑒發達國家煤炭行業和國內相關行業高質量發展經驗,界定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內涵,明確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特徵;構建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方法及模型,量化評價煤炭行業、代表性煤炭企業、典型煤礦高質量發展水平;繪製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戰略藍圖,提出高質量發展戰略路徑;分析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技術現狀,提出面向2035年的關鍵技術需求;研判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需求,提出人才戰略構想和人才隊伍建設舉措;並提出推進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建議。
    本書可為煤炭及能源相關管理部門、研究機構及企事業單位提供參考,也可供能源戰略、煤炭開發利用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康紅普//王國法//王雙明//任世華//秦容軍|責編:李雪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
  第一節  煤炭行業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背景
    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形勢和要求
    二、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形勢和要求
    三、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形勢和要求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煤炭行業發展演進
    一、第一階段(1949?1954年):煤炭行業開拓創業階段
    二、第二階段(1955?1965年):煤炭行業曲折發展階段
    三、第三階段(1966?1977年):煤炭在動亂中艱難前進階段
    四、第四階段(1978?1992年):煤炭行業逐步改革、轉換經營機制階段
    五、第五階段(1993?2001年):煤炭行業政企分開、走向市場階段
    六、第六階段(2002?2011年):煤炭行業經濟快速增長階段
    七、第七階段(2012?):煤炭行業深化市場化改革階段
  第三節  「十三五」以來煤炭行業發展取得的成效
    一、煤炭供給
    二、煤炭開發
    三、煤炭利用
    四、煤炭體制
    五、煤炭國際合作
  第四節  煤炭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礦井現代化水平不平衡
    二、生產區域與消費區域不平衡
    三、市場結構不平衡
    四、利用的清潔化程度不平衡
    五、安全發展不充分
    六、綠色發展不充分
    七、企業轉型升級不充分
    八、人力資源發展不充分
    九、對外合作不充分
    十、低碳發展不充分
第二章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第一節  美國煤炭行業發展經驗
    一、地質生產條件
    二、行業集中度及准入標準
    三、開採工藝和裝備
    四、從業人員情況
    五、生態治理與職業健康
    六、清潔高效利用
    七、國際化發展
  第二節  澳大利亞煤炭行業發展經驗
    一、地質生產條件
    二、行業集中度及准入標準
    三、開採工藝和裝備
    四、從業人員情況
    五、生態治理與職業健康
    六、清潔高效利用
    七、國際化發展
  第三節  德國煤炭行業發展經驗
    一、相關政策與管理

    二、魯爾工業區關閉礦井轉型案例
  第四節  國內其他行業高質量發展經驗
    一、石油行業高質量發展經驗
    二、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經驗
    三、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經驗
    四、製造行業高質量發展經驗
    五、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經驗
  第五節  對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啟示
    一、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提升競爭力
    二、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提升發展活力
    三、強化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提升生態環保水平
    四、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提升發展空間
    五、構建專業化分工體系,提升效能效率
    六、形成集中低碳利用模式,提升清潔低碳水平
第三章  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內涵和評價方法
  第一節  內涵定義
  第二節  主要特徵
    一、高效率
    二、高安全度
    三、高水平人才
    四、低損害
    五、低排放
    六、低傷害
  第三節  指標體系
    一、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二、指標體系內容
    三、指標計算方法說明
  第四節  評價方法
    一、數據標準化方法
    二、定權方法
    三、綜合評價方法
    四、GRA-TOPSIS方法
  第五節  評價模型
第四章  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評價
  第一節  數據處理
  第二節  專家可信度計算
  第三節  指標權值計算
  第四節  綜合評價結果
第五章  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節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
    一、基本情況
    二、主要舉措
    三、評價分析
    四、部分下屬煤礦評價分析
  第二節  陝西煤業化工集團
    一、基本情況
    二、主要舉措
    三、評價分析
    四、部分下屬煤礦評價分析
  第三節  同煤集團塔山煤礦

    一、基本情況
    二、主要措施
    三、評價分析
  第四節  陽煤集團新元煤礦
    一、基本情況
    二、主要措施
    三、評價分析
  第五節  中煤新集公司口孜東煤礦
    一、基本情況
    二、主要措施
    三、評價分析
  第六節  山東能源集團唐口煤礦
    一、基本情況
    二、主要措施
    三、評價分析
  第七節  冀中能源集團邢東煤礦
    一、基本情況
    二、主要措施
    三、評價分析
第六章  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戰略
  第一節  戰略藍圖
  第二節  戰略定位與目標
    一、階段性突破階段
    二、重大突破階段
  第三節  戰略路徑
    一、建設創新驅動的智慧煤礦體系
    二、建設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
    三、建設清潔高效的利用體系
    四、建設煤與其他能源協同融合的低碳發展體系
    五、建設產需協同的供應體系
    六、建設合作共贏的全面開放體系
    七、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體系
    八、建設老礦區可持續發展的轉型體系
    九、建設引領發展的示範工程體系
第七章  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技術需求
  第一節  基礎研究
    一、智能開採基礎研究
    二、綠色開採基礎研究
    三、安全開採基礎研究
    四、高效清潔低碳利用基礎研究
  第二節  智能開採技術需求
    一、技術現狀
    二、2025關鍵技術需求
    三、2035關鍵技術需求
  第三節  綠色開採技術需求
    一、技術現狀
    二、2025關鍵技術需求
    三、2035關鍵技術需求
  第四節  安全保障技術需求
    一、技術現狀

    二、2025關鍵技術需求
    三、2035關鍵技術需求
  第五節  清潔利用技術需求
    一、技術現狀
    二、2025關鍵技術需求
    三、2035關鍵技術需求
  第六節  碳減排碳中和技術需求
    一、技術現狀
    二、2025關鍵技術需求
    三、2035關鍵技術需求
  第七節  職業健康技術需求
    一、技術現狀
    二、2025關鍵技術需求
    三、2035關鍵技術需求
第八章  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人才需求
  第一節  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關鍵人才需求分析
    一、經營管理人才
    二、專業技術人才
    三、專業技能人才
  第二節  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人才戰略
    一、戰略思路
    二、戰略構想
    三、戰略任務
  第三節  人才隊伍建設舉措
    一、政府主管部門
    二、人才培養院校
    三、煤炭企業
第九章  政策建議
  第一節  大力推進煤炭行業碳減排碳中和,實現高碳能源低碳利用
  第二節  加快提升煤炭產需平衡能力,實現對突發事件的靈活應對
  第三節  加強煤炭與其他能源深度融合,建立煤炭與新能源耦合發展新模式
  第四節  全面推進煤炭開發利用節能提效,降低煤炭消耗,助力碳減排
  第五節  進一步加大煤炭生產集中度,深化落後產能退出及煤礦關閉機制
  第六節  超前布局高素質人才培養,為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力保障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