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信托的未來(大監管時代信托的轉型與對策)/中國資本市場50人論壇書系

  • 作者:王文韜//付偉|責編:王宏靜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21740844
  • 出版日期:2022/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12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全面剖析中國信托業未來發展趨勢與轉型方向
    在中國金融行業中,信托一直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存在。過去十年,信托業管理資產規模呈現十年十倍的增長,成為第二大金融子行業。它也是金融行業中頗具創新力與靈活性的金融業態,開創了多個中國式金融創新的「交易結構和交易模式」。
    為什麼中國信托業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背後的底層邏輯和發展規律是什麼?什麼樣的經濟環境和金融政策造就了這種特殊的存在?信托業十年高速發展的輝煌歷史為什麼不能持續了?中國信托業未來究竟往哪兒去?針對這些重大根源性問題,本書給出了客觀、本質的回答。本書兩位作者曾任職于中信信托等多家大型信托公司,並且在信托公司的風控、業務和財富條線都有過從業經歷,是信托歷史的親歷者與見證者,能真正將信托行業的問題、痛點、規律和趨勢講清楚、講透徹。
    在金融大監管時代,本書全面剖析中國信托業未來發展趨勢與轉型方向,為信托公司的戰略轉型與業務策略提供方法論、路線圖和指南針。

作者介紹
王文韜//付偉|責編:王宏靜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前言
第一章  信托蝶變
  一、資管新規拉開信托行業巨變的序幕
  二、信托之變源於信托定位的變化
  三、信托的興衰,源於宏觀經濟的變化
  四、信托行業五次整頓的總結與反思
  五、信托立法初期,信托行業在迷茫中的艱難探索
  六、2008-2018年,大資管時代下的信托行業
  七、展望資管新規后的新信托
第二章  宏觀之勢
  一、未來十年,中國企業面臨四大巨變
  二、最好的時代,最好的聲音
  三、制度紅利不再,信托行業該何去何從
  四、監管政策頻出,會對信托行業產生哪些深遠影響
  五、監管政策促使信托公司的業務出現新變化
  六、利率周期波動,信托公司該如何應對
  七、轉型期的信托公司,該如何揚長避短
  八、深入服務客戶,信托行業就不會消亡
  九、信托轉型的六個核心要素
  十、信托公司轉型之「怪現狀」
  十一、行業陣痛期,信托公司切忌盲目轉型
  十二、從財務估值角度來看,信托公司該如何提升內涵價值
第三章  業務之道
  一、信托公司如何實現資管突圍
  二、標品信托的「表」與「里」
  三、解密金融同業遊戲的六種模式
  四、信托公司如何參與供應鏈金融業務:風口下的產融之路
  五、新形勢下信托公司地方政府政信業務何去何從
  六、信托公司與地方政府和工商企業開展業務的新模式
  七、消費金融業務在未來會如何發展:對螞蟻金服的近距離審視
  八、工商企業信托該如何進行風控:一個信托經理眼中的武漢金凰
  九、信托通道業務的反思:如何把信托通道做得更有「高級感」
  十、信托公司該如何轉型
  十一、一個優秀的信托經理應該具備怎樣的基本素養
  十二、信托公司如何強化研究部的功能從而實現專業賦能
第四章  風控之法
  一、解讀99號文:信托風控的綱領性文件
  二、信托公司如何在風險定價上進行新的嘗試
  三、信托業務風險項目分析——高評級的行業龍頭企業篇
  四、信托業務風險項目分析——工商企業篇
  五、信托業務風險項目分析——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篇
  六、信托業務風險項目分析——供應鏈金融篇
  七、如何重塑信托精神
第五章  財富之術
  一、關於財富管理的未來
  二、財富管理行業,路在何方
  三、信托公司財富管理業務戰略地圖

  四、信托公司財富管理業務在破局中的困惑
  五、非標越發稀缺,財富管理行業該如何轉變
  六、在信托行業的轉型期,探索信托財富管理的2.0版本
  七、如何利用資產管理規模做好信托公司財富中心的精細化管理
  八、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富管理」
  九、私人銀行財富管理的過去和未來
  十、論信托公司如何進行財富中心產品線的建設
  十一、財富管理的新方向:一個財富管理從業者寫給個人投資者的四句話
  十二、論一個理財經理的基本素養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