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新社會契約(重系21世紀公民與社會的紐帶)

  • 作者:(英)米努什·沙菲克|責編:房博博|譯者:李艷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21743302
  • 出版日期:2022/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5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一個人從一出生由誰來撫養,接受怎樣的教育,長大后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生病時接受怎樣的醫療服務,老年之後由誰照顧,這看似主觀的人生選擇背後,實則是維繫人與人、人與家庭、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社會契約在起作用,它定義了社會的組織方式,決定著人們的生活境況和機會結構。
    如今,越來越多人都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失望。在國內層面,這體現為普遍的生育焦慮、學區房之殤、「躺平」與「內卷」之爭、醫患關係的緊張,以及老齡少子化困境;在國際層面,這體現為民粹主義抬頭、全球化遇冷、國際紛爭迭起、女性社會角色和種族主義的文化鬥爭等。
    《新社會契約》這本書可謂應時之作,倫敦政治經濟學學院校長米努什·沙菲克依據在國際經濟機構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大量專業研究成果,依次從育兒、教育、醫療、就業、養老、代際衝突這六大民生問題切入,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的失望情緒是源於技術變革、人口壓力、女性角色的轉變、環境問題等所導致的傳統社會契約的失靈。在她看來,新冠疫情的全球暴發是一個契機,讓人們更直觀地意識到彼此的相互依存關係,一個更加慷慨、更具包容性的新社會契約勢在必行。

作者介紹
(英)米努什·沙菲克|責編:房博博|譯者:李艷
    米努什·沙菲克(Minouche Shafik),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長,橫跨學界和公共政策領域的經濟學家。曾任職於世界銀行長達15年,是世界銀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行長。2008—2011年擔任英國國際發展部常務秘書,2011—2014年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2014—2017年擔任英國央行副行長,于2017年開始擔任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校長。此外,她還曾任教於喬治敦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她于2015年獲得了大英帝國司令勛章。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1章  什麼是社會契約
  期望與社會契約
  社會契約之於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
  是什麼瓦解了社會契約?技術
  和女性角色的轉變
  社會契約面臨的新壓力:老齡化、
  人工智慧和氣候變化
  社會契約將何去何從
第2章  兒童
  人盡其才的經濟
  家庭VS.國家與市場
  發達經濟體的育兒方式
  發展中國家的育兒方式
  育兒方式與女性就業
  育兒方式對兒童的影響
  未來的家庭模式
第3章  教育
  是什麼讓教育如此重要?
  解決問題的能力與靈活性
  最重要的是早幾年
  終身學習
  應該由誰支付?
  一個更加公平的教育制度
第4章  健康
  界定全民醫療保健服務的最低保障水平
  應當如何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醫療支出普遍在增長
  醫療保健服務應如何分配?
  更加數字化的醫療未來
  個人責任和社會責任—平衡點位於何處?
第5章  工作
  工作發生了什麼變化?
  更加靈活的工作對勞動者意味著什麼?
  未來的工作將有何變化?
  社會契約應當如何變革?
  設定收入底線
  為靈活就業者提供保障
  幫助勞動者調整適應
第6章  養老
  老齡化和變化的勞動力市場
  改革養老金制度的挑戰
  延遲退休
  將所有人納入養老金體系
  分攤風險與靈活退休
  由誰來照顧老人?
  在21世紀老去
  死亡的尊嚴
  養老費用支付問題

第7章  代際問題
  生活水平:代與代以及國與國之間的差異
  國家債務:留給下一代的「遺產」
  環境「遺產」
  定義代際可持續性
  彌補環境損失
  通往新的代際社會契約
第8章  一份新的社會契約
  我們對彼此負有更多的義務
  提高生產力
  重新思考財政政策:我們如何為
  新社會契約提供資金?
  面向企業建立新社會契約
  新社會契約的政治性
  邁向21世紀的新社會契約
致謝
註釋
圖表來源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