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能超越矽谷嗎(數字時代的管理創新)(精)

  • 作者:(美)安妮卡·施泰伯|責編:劉亞平//李澤琳|譯者:鄧洲//黃婭娜//李童
  • 出版社:廣東經濟
  • ISBN:9787545480160
  • 出版日期:2022/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34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作者安妮卡·施泰伯發問:中國是否已經是一個創新型國家?中國企業能否依靠更好的管理模式超越美國矽谷的高科技企業?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逐步構建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創新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的政策,構建跨行業的創新平台,以及支持良性競爭等。毫無疑問,中國已經飛速邁入了創新型國家行列,得到了以作者為代表的美國學者的推崇。
    本書作者對海爾、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和小米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深度調查。作者認為,即便和谷歌、臉書、特斯拉等美國最優秀的科技企業進行比較,中國企業也已經是管理創新的佼佼者,它們甚至比矽谷走得更遠。中國企業在產品製造、流程和商業模式等方面(例如電子支付、電子商務、新能源汽車、共享經濟、量子計算等)都超過了美國矽谷的同行。
    作者認為,中國正在以指數級的速度進行創新。中國企業的管理甚至比矽谷企業更加靈活和高效,這使得企業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等其他創新擁有了更多的可能。

作者介紹
(美)安妮卡·施泰伯|責編:劉亞平//李澤琳|譯者:鄧洲//黃婭娜//李童

目錄
第1章  轉折點上的管理:未來會怎樣
  從矽谷到中國
  展望未來
第2章  新世界的新模式:必要性和內涵
  變化的本質也在變化
  「動態能力」
  —在「變化」世界進行管理的關鍵
  動態能力的核心支柱
  小結
第3章  矽谷:管理創新的搖籃
  行業屬性(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密不可分)
  矽谷的地區規範和價值觀
  從過去到現在:矽谷模式成型
第4章  矽谷頂尖創新企業的管理特徵
  「宏大的」的願景和使命
  富有遠見和創業精神的企業領袖
  聚焦于「人」
  創業精神
  適應性
  熱情
  不滿現狀
  善於合作
  消除偏見
  企業文化:關鍵性的差異
  打破傳統
  持續變革和保持靈活
  追求速度
  重視招聘
  打造極致產品
  數據驅動決策和快速學習
  最少層級的扁平組織
  開放和透明
  領導者而非管理者
  建立生態系統
  領導的定位是教練和協調人
  組織的關鍵特徵:靈活性、二元性、開放性
  通過軟控制和關鍵指標實現協調
  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統
  矽谷模式VS傳統模式
第5章  中國是一個創新型國家嗎?
  什麼是創新
  中國的改革和政策創新
  中國創新的快速學習曲線
  搭建跨部門的創新平台
  企業的自主研發
  國內競爭、市場規模和資本獲取
  國內競爭
  市場規模
  資本獲取
  人文因素:障礙還是驅動?

  中國文化及其對創新的影響
  人才與教育制度
  小結
第6章  中國創業型企業的借鑒意義
  創業在中國:起步較晚,爆發力強,競爭激烈
  來自中國的案例:從砸冰箱到智能手機的歷程
  海爾:中國企業創新的先驅者
  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及其生態
  百度:因搜索而生,因搜索而遠
  騰訊:多重性格的移動互聯網企業
  小米:為「粉絲」打造手機
  中國的新管理模式?
  領導力——誰是負責人,他們如何領導?
  文化——今非昔比
  員工——企業的基本單位
  組織——開放的、靈活的和二元的結構
  小結
第7章  中國與矽谷:對比及啟示
  中國是一個創新型國家
  矽谷模式
  中國案例企業的主要特徵
  宏大的願景和使命
  富有遠見和創業精神的企業領袖
  聚焦于「人」
  強調文化和價值觀
  靈活、有機、開放和二元的組織
  協調
  自動化信息處理
  矽谷模式與中國模式
  管理和政策啟示
全書總結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