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股權全案(股權融資+動態股權+股權併購)/新時代管理新思維

  • 作者:黎剛|責編:劉洋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582694
  • 出版日期:2022/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1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已經成熟的公司,股權問題都是一道坎,必須解決。本書針對新時代股權解決方案,全面闡述了股權融資、動態股權、股權併購等方面知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符合當下大多數公司需求。
    在具體內容方面,本書站在讀者角度,不但詳述了與股權有關的理論、策略、方法,而且還穿插了全新的案例和直觀的圖表,非常適合創業者、融資者、公司管理層和對融資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作者介紹
黎剛|責編:劉洋
    黎剛,華民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合夥人,廣州博澳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鵬愛投資咨詢創始人,博淮咨詢創始人。擁有超過15年的戰略咨詢、投融資和資本定製化服務經驗,合作過的企業有興科蓉葯業、蛙來噠、和道居文化、重慶橋頭火鍋、德上教育、凱華科技等。

目錄
上篇  股權融資
  第1章  融資的渠道布局策略
    1.1  公司為什麼要融資
      1.1.1  融資的必要性
      1.1.2  融資的七大基本原則
    1.2  尋找天使投資
      1.2.1  團隊和CEO是關鍵因素
      1.2.2  適合年輕公司或啟動階段
    1.3  吸引風險投資
      1.3.1  適合中小型高新技術公司
      1.3.2  高度專業化和程序化是投資決策的基礎
    1.4  開展私募股權融資
      1.4.1  非上市公司的權益性融資
      1.4.2  適用於中後期成熟公司
      1.4.3  券商直投:成立管理部門
    1.5  進行首次公開募股
      1.5.1  需要聘請四大中介機構
      1.5.2  四張圖看懂IPO具體流程
  第2章  融資前的股權分配
    2.1  兩大核心
      2.1.1  人才核心
      2.1.2  資金核心
      2.1.3  真功夫:股權架構不明晰
    2.2  三條原則
      2.2.1  量化貢獻,明晰投資者的權、責、利
      2.2.2  為投資者進入留出空間
      2.2.3  為公司的股權激勵留出空間
    2.3  實際操作中的四大步驟
      2.3.1  完成長遠的事業戰略與上市規劃
      2.3.2  進行系統的股權規劃
      2.3.3  完善公司文化,達成內部共識
      2.3.4  進行系統、規範的規則設計
    2.4  常見的五大「死穴」
      2.4.1  平均分配股權
      2.4.2  外部股權過多
      2.4.3  創始人持股過少
      2.4.4  過早地一次性分配股權
      2.4.5  流於紙面,缺乏文化宣導
      2.4.6  西少爺:不合理的股權架構
      2.4.7  羅輯思維:前期股權分配不公平
  第3章  商業計劃書撰寫
    3.1  項目簡介
      3.1.1  描述商業模式
      3.1.2  描述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
      3.1.3  概括你的競爭優勢
      3.1.4  介紹團隊如何構成「夢幻組合」
      3.1.5  你將在最短時間內讓投資者賺翻
      3.1.6  陳述你的融資金額以及資金用途
    3.2  投資者最關心和敏感的四項內容
      3.2.1  公司的組織架構

      3.2.2  公司拿到的歷史投資額
      3.2.3  合約和訂單
      3.2.4  公司的負債
      3.2.5  公司享受的優惠政策
    3.3  關於商業計劃書的5個關鍵問題
      3.3.1  文字形式和PPT形式哪個好
      3.3.2  最合適的頁數是多少
      3.3.3  可以讓財務顧問代寫商業計劃書嗎
      3.3.4  投資者會偷走你的構思嗎
      3.3.5  怎樣知道投資者對項目是否有興趣
  第4章  如何找到對口投資者及談判技巧
    4.1  了解領域內的投資者
      4.1.1  分析投資者的過往投資案例
      4.1.2  看投資者對行業的理解
      4.1.3  問清投資者可以提供哪些資源
      4.1.4  打探投資者在圈內的品行
    4.2  約見投資者的四大渠道
      4.2.1  入駐孵化器或者聯合辦公場地
      4.2.2  通過人脈資源引薦
      4.2.3  找一些靠譜的融資平台
      4.2.4  抓住社交媒體上的投資者
    4.3  如何在融資談判中佔據主動
      4.3.1  花言巧語,不如先用實力說話
      4.3.2  長篇大論,不如擊中要點
      4.3.3  尋求反饋,不如要點資源
      4.3.4  簽署投資協議,不如明確節點
      4.3.5  用一些疑問詞,學一點修辭學
      4.3.6  滴滴出行:與Uber達成合作的談判之道
  第5章  如何判斷你的公司價值
    5.1  相對估值
      5.1.1  可比公司分析
      5.1.2  先例交易分析
      5.1.3  可比交易分析
    5.2  絕對估值
      5.2.1  現金流貼現分析
      5.2.2  利潤與資產分析
      5.2.3  銷售額分析
    5.3  互聯網公司難估值
      5.3.1  同樣是賣手機的,小米為什麼能估值450億美元
      5.3.2  同樣是做用戶的,中國移動和騰訊有什麼不同
      5.3.3  用戶+流量+ARPU
    5.4  不可過度關注估值
      5.4.1  短期收益之後是長遠代價
      5.4.2  對後期的融資產生影響
      5.4.3  致使條款更為嚴苛
  第6章  簽訂投資協議必備的知識
    6.1  理解投資條款清單中的十大核心條款
      6.1.1  排他期
      6.1.2  過橋貸款
      6.1.3  員工期權

      6.1.4  增資權
      6.1.5  贖回權
      6.1.6  對賭條款
      6.1.7  優先清算權
      6.1.8  優先分紅權
      6.1.9  強制隨售權
      6.1.10  董事會席位
    6.2  識別融資協議中的「陷阱」
      6.2.1  股權鎖定條款
      6.2.2  危害極大的會籤條款
      6.2.3  財產擔保條款
      6.2.4  某融資協議糾紛案件解讀
  第7章  投資者的退出處理
    7.1  給投資者提供退出通道
      7.1.1  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
      7.1.2  兼併收購
      7.1.3  股權回購
      7.1.4  公司清算
      7.1.5  騰訊投資50個遊戲項目
    7.2  如何預防投資者退出
      7.2.1  設立好退出機制並落實在協議上
      7.2.2  儘早尋找下一輪融資
      7.2.3  與投資者保持緊密聯繫
      7.2.4  發放公司的限制性股權
    7.3  投資者要求退出怎麼辦
      7.3.1  合約未到期退出解決方案
      7.3.2  第一時間進行細緻深入的交流
      7.3.3  審視公司現狀,明確違約責任
中篇  動態股權
  第8章  動態股權分配:解決不公平的矛盾
    8.1  事先分配的矛盾
      8.1.1  一方貢獻較小,享有較大回報
      8.1.2  後期一方貢獻大,提出重新談判或另起爐灶
    8.2  事後分配的矛盾
      8.2.1  多方瘋狂尋找「功勞」證據
      8.2.2  對初期分配製度質疑,多方感覺自己分得少
    8.3  股權分配矛盾的解決方法
      8.3.1  設置變數,多關注動態股權
      8.3.2  設置短期目標,根據完成度調整股權
  第9章  設置分配股權的里程碑
    9.1  里程碑適用條件
      9.1.1  特定類型的公司
      9.1.2  新投資者加入
      9.1.3  創業元老與新晉人才難平衡
    9.2  里程碑設置
      9.2.1  產品研發突破某一困境
      9.2.2  銷售額、盈利、用戶數達到某一數值
    9.3  股權切割方法
      9.3.1  固定切割法:以未來某一里程碑切割固定股權
      9.3.2  比例切割法:每次達到里程碑,切割未分配的股權

  第10章  貢獻值:有原則地記錄成員貢獻
    10.1  記錄內容
      10.1.1  價值與利益:不能只關注資金
      10.1.2  投入要素:全方位綜合考量
    10.2  記錄原則
      10.2.1  設置台階:每滿一定積分記錄一次
      10.2.2  將貢獻值「業績化」
    10.3  評估貢獻值
      10.3.1  股權回購下的貢獻值衡量
      10.3.2  貢獻點與計提時點
      10.3.3  評估時機:預評估+定期評估
  第11章  股權變更:轉讓限制、退出機制
    11.1  股權轉讓限制
      11.1.1  工商股權變更
      11.1.2  股權接手資格限制
      11.1.3  在股東未認購時,不得向非股東轉讓股權
      11.1.4  公司不回購,其他股東優先購買
      11.1.5  原股東不購買,可轉讓給第三方
    11.2  退出機制
      11.2.1  退出即退股,不帶股退出
      11.2.2  資產分割協議
      11.2.3  股權退出協議
下篇  股權併購
  第12章  股權併購雙方動機與實踐技巧
    12.1  股權併購買方動機
      12.1.1  獲得更強的市場控制力,提高市場效率
      12.1.2  快速獲得人力資本、知識產權或者其他資源
      12.1.3  管理效率
      12.1.4  完善產業鏈條
      12.1.5  多樣化經營或協同效應
    12.2  股權併購賣方動機
      12.2.1  資金短缺,急於變現
      12.2.2  公司有重大風險需要轉移
      12.2.3  行業形勢惡化
    12.3  股權併購實踐技巧:一體化戰略
      12.3.1  橫向一體化:併購+戰略聯盟
      12.3.2  縱向一體化:相互銜接與聯繫
      12.3.3  沃爾瑪:全球最大連鎖零售商的修煉之道
  第13章  股權併購前盡職調查與條款設計
    13.1  併購盡職調查問題及方案
      13.1.1  公司資格、股權、組織性文件問題及方案
      13.1.2  業務、財務問題及方案
      13.1.3  法務問題及方案
      13.1.4  人事問題及方案
    13.2  併購關鍵條款及方案
      13.2.1  估價條款及方案
      13.2.2  價格調整條款及方案
      13.2.3  價款支付條款及方案
      13.2.4  基準日的選擇
      13.2.5  承諾和保證條款及方案

  第14章  股權併購中的風險控制
    14.1  併購實施階段的風險
      14.1.1  併購的風險
      14.1.2  資產評估不實風險
      14.1.3  產權糾紛風險
      14.1.4  重大債權、債務風險
      14.1.5  反併購風險
    14.2  整合階段的風險
      14.2.1  財務整合的風險
      14.2.2  資產整合的風險
      14.2.3  業務整合的風險
      14.2.4  治理結構整合的風險
    14.3  合同方麵條款的風險控制
      14.3.1  反稀釋條款
      14.3.2  不競爭條款
      14.3.3  登記變更條款
      14.3.4  知情權條款
      14.3.5  風險分析條款
  第15章  股權併購文書製作及要點
    15.1  股權併購可行性分析報告
      15.1.1  股權併購可行性分析報告範例
      15.1.2  核心要點解析
    15.2  股權併購方案
      15.2.1  股權併購方案範例
      15.2.2  核心要點解析
    15.3  股權併購意向書
      15.3.1  股權併購意向書範例
      15.3.2  核心要點解析
    15.4  盡職調查報告
      15.4.1  盡職調查報告範例
      15.4.2  核心要點解析
    15.5  保密協議
      15.5.1  保密協議範例
      15.5.2  核心要點解析
    15.6  股權併購合同
      15.6.1  股權併購合同範例(以股權轉讓併購為例)
      15.6.2  核心要點解析
附錄  融資新法律法規及解讀
  附錄一  《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修訂版)》
  附錄二  穩步推進證券公開發行註冊制解讀
  附錄三  《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
  附錄四  新三板轉板解讀
  附錄五  《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工作規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