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總綱
1.1 研究的問題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1.3 主要創新點
1.4 技術路線
1.5 邏輯結構
2 貨幣政策與企業風險承擔理論
2.1 風險承擔的意義
2.2 風險承擔的微觀機制
2.2.1 經理人特徵與企業風險承擔
2.2.2 股東特徵與企業風險承擔
2.2.3 外部制度與企業風險承擔
2.2.4 小結
2.3 貨幣政策對企業風險承擔的影響研究
2.3.1 貨幣政策影響企業風險承擔的理論研究意義
2.3.2 貨幣政策影響企業風險承擔的經驗研究
2.3.3 小結
2.4 本章小結
3 中國貨幣政策與企業風險承擔初步分析
3.1 中國貨幣政策框架轉型歷程的回顧
3.1.1 1984-1997年貨幣政策框架的轉型
3.1.2 1998-2014年貨幣政策框架的轉型
3.1.3 2015年至今貨幣政策框架的轉型
3.2 中國企業風險承擔的變化趨勢
3.2.1 企業風險承擔的測估方法
3.2.2 企業風險承擔的估計與分析
3.3 貨幣政策影響企業風險承擔的初步分析
3.3.1 貨幣政策對企業風險承擔的研究價值考察
3.3.2 銀行中介視角下的貨幣政策與企業風險承擔初探
3.4 本章小結
4 基於銀行監督視角:貨幣政策對企業風險承擔的影響
4.1 銀行中介的作用
4.1.1 銀行中介的監督作用
4.1.2 銀行中介的融資作用
4.2 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
4.2.1 「數量型」工具vs「價格型」工具
4.2.2 「價格型」工具的選擇
4.3 貨幣政策,銀行監督與企業風險承擔
4.3.1 理論模型與基本假設
4.3.2 樣本選取與模型設計
4.3.3 實證結果與分析
4.4 進一步討論與分析
4.4.1 不同類型商業銀行的貸款監督差異
4.4.2 貨幣政策對不同類型企業風險承擔的傳導差異
4.4.3 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差異來源
4.5 本章小結
5 金融市場化改革的衝擊:銀行監督視角下貨幣政策企業風險承擔效應的改變
5.1 金融中介與金融市場的功能區別
5.1.1 信息處理與資源配置
5.1.2 企業經營監督與公司治理改善
5.1.3 風險分擔與風險平滑
5.2 理論基礎與模型拓展
5.3 樣本選取與模型設計
5.3.1 研究樣本與數據來源
5.3.2 模型構建與變數選擇
5.3.3 數據描述性統計特徵
5.4 金融市場化衝擊對銀行監督傳導效應的實證研究
5.4.1 金融市場化衝擊對銀行監督傳導效應的實證分析
5.4.2 企業特質性差異的分組檢驗
5.5 本章小結
6 結論、政策建議及進一步研究方向
6.1 主要結論
6.2 政策建議
6.2.1 培育可被市場接受的基準利率,繼續推進新時期貨幣政策框架轉型
6.2.2 深化銀行業改革,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6.2.3 促進非國有企業發揮內在潛力,提升自身可持續發展動力
6.2.4 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針對不同類型國有企業實施不同改革方案
6.2.5 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緩解企業融資困境
6.3 進一步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