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金融級IT架構(數字銀行的雲原生架構解密)(精)

  • 作者:編者:網商銀行技術編委會|責編:張彥紅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414251
  • 出版日期:2021/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13
人民幣:RMB 10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金融級IT架構:數字銀行的雲原生架構解密》介紹了網商銀行成立至今的IT技術架構演進路線,涵蓋了分散式、單元化、彈性混合雲、雲原生多個基礎架構領域,同時介紹了技術風險、安全可信、業務架構等多方面的技術實踐經驗,我們希望和讀者分享網商銀行在金融級IT技術上做的獨特探索,跟大家探討數字化時代金融級IT架構的發展方向。
    本書作者是網商銀行核心架構師,深度參與了相關技術方案從前期設計到後期投產的完整過程,內容新且權威。本書以網商銀行自身技術實踐為主線展開,講述的內容代表了領先的技術方向,相關技術經過了真實的生產環境錘煉,包含了網商銀行技術團隊獨到的實踐經驗,書中闡述的核心技術榮獲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2019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二等獎。
    本書填補了市場空白,契合當前銀行業分散式架構轉型趨勢,對打造金融級分散式架構具有借鑒意義,相關技術經過了大規模的生產環境驗證,在分散式架構領域具有領先水平,適合從事分散式、雲原生架構建設,以及金融級高併發、高可靠、高容量系統打造的金融IT從業者,或對此有興趣的讀者。

作者介紹
編者:網商銀行技術編委會|責編:張彥紅

目錄
第1章  金融級架構面臨的挑戰
  1.1  容災
    1.1.1  數據容災
    1.1.2  應用容災
    1.1.3  業務容災
    1.1.4  部署結構
  1.2  容量
    1.2.1  應用可伸縮
    1.2.2  數據可伸縮
    1.2.3  數據中心可伸縮
  1.3  成本
  1.4  安全架構挑戰
  1.5  研發運維效率
  1.6  技術風險防控
  1.7  應對思路
    1.7.1  微服務
    1.7.2  「異地多活」單元化
    1.7.3  彈性架構
    1.7.4  雲計算
    1.7.5  雲原生
    1.7.6  安全架構
    1.7.7  技術風險防控
第2章  雲基礎設施架構
  2.1  金融基礎設施的機遇和挑戰
    2.1.1  金融基礎設施的窘境
    2.1.2  雲計算助力數字金融
  2.2  雲產品選型
    2.2.1  雲伺服器
    2.2.2  雲存儲
    2.2.3  總結
  2.3  雲網路規劃
    2.3.1  網路拓撲整體設計
    2.3.2  專有網路VPC
    2.3.3  IP地址規劃
    2.3.4  總結
  2.4  雲產品架構
    2.4.1  整體架構
    2.4.2  高可用架構
    2.4.3  SWIFT架構
    2.4.4  總結
  2.5  雲資源規劃
    2.5.1  建設階段
    2.5.2  運營階段
    2.5.3  總結
第3章  存儲架構
  3.1  資料庫部署架構
    3.1.1  分散式資料庫
    3.1.2  「異地多活」之「三地五中心」
    3.1.3  數據訪問路由策略
    3.1.4  多集群部署

    3.1.5  容器化部署
  3.2  資料庫邏輯架構
    3.2.1  分庫分表
    3.2.2  數據源高可用
    3.2.3  歷史庫
  3.3  緩存架構
  3.4  存儲鏈路分析
  3.5  架構演進
  3.6  數據安全
    3.6.1  備份恢復
    3.6.2  存儲加密
第4章  雲單元架構
  4.1  為什麼需要雲單元
    4.1.1  從集中式架構到分散式架構
    4.1.2  分散式系統架構演進
    4.1.3  微服務架構下的容災和容量問題
    4.1.4  雲單元架構的誕生
  4.2  雲單元架構總覽
  4.3  架構目標
    4.3.1  跨地域彈性部署
    4.3.2  全業務「多地多活」
    4.3.3  一體化研發運維
    4.3.4  海量交易處理能力
  4.4  雲單元架構的特徵
    4.4.1  架構特徵
    4.4.2  邏輯架構
  4.5  單元化改造主要思想
    4.5.1  分而治之
    4.5.2  D-I-D原則
    4.5.3  十三條原則
  4.6  單元化流量路由
    4.6.1  路由規則設計
    4.6.2  HTTP流量路由
    4.6.3  RPC流量路由
    4.6.4  消息流量路由
    4.6.5  調度流量路由
    4.6.6  數據流量路由
  4.7  應用與數據單元化
    4.7.1  分散式應用
    4.7.2  分散式數據
  4.8  分散式中間件
    4.8.1  基礎開發框架
    4.8.2  微服務平台
    4.8.3  分散式數據訪問代理
    4.8.4  分散式可靠事務服務
    4.8.5  分散式消息隊列
    4.8.6  分散式全鏈路跟蹤
  4.9  業務單元化實踐案例
    4.9.1  靈活多變的路由決策機制實現
    4.9.2  如何優雅地過渡到單元化架構

    4.9.3  如何實現跨地域單元數據一致性
  4.10  總結與展望
第5章  混合雲彈性架構
  5.1  彈出
    5.1.1  無狀態彈出
    5.1.2  有狀態彈出
  5.2  彈回
第6章  雲原生架構
  6.1  架構概覽
  6.2  容器技術
    6.2.1  不可變基礎設施
    6.2.2  容器化實踐過程
    6.2.3  集群混部應用
  6.3  服務網格
    6.3.1  MOSN
    6.3.2  DBMesh
  6.4  Serverless
    6.4.1  Ark Serverless
    6.4.2  模塊化開發
    6.4.3  任務托管
  6.5  雲原生研發流程
    6.5.1  雲原生DevOps
    6.5.2  關於配置化的研發效率
  6.6  可信雲原生
    6.6.1  安全可信架構
    6.6.2  安全容器
    6.6.3  服務鑒權
    6.6.4  鏈路加密
    6.6.5  數據訪問鑒權
  6.7  雲原生運維
    6.7.1  容器集群運維
    6.7.2  Mesh運維
    6.7.3  Sidecar運維
    6.7.4  Mesh的技術風險防控
    6.7.5  發布和運維平台統一
  6.8  雲原生實戰場景
    6.8.1  混部技術應用
    6.8.2  應用鏡像化發布
    6.8.3  服務網格技術應用
    6.8.4  Serverless技術應用
    6.8.5  安全可信技術應用
第7章  技術風險防控架構
  7.1  多級業務分區發布
  7.2  全站自動化變更防控
  7.3  資金安全
    7.3.1  資金安全簡介
    7.3.2  資金安全防線
    7.3.3  資金安全防線運營
    7.3.4  小結
  7.4  全鏈路壓測

    7.4.1  壓測鏈路與模擬
    7.4.2  容量規劃
    7.4.3  壓測風險識別
    7.4.4  壓測風險管理
    7.4.5  壓測實戰
    7.4.6  自動化壓測
    7.4.7  雲原生全鏈路壓測
  7.5  大促技術保障
    7.5.1  大促活動保障台
    7.5.2  自動化預案
    7.5.3  限流熔斷
第8章  業務架構
  8.1  數字化轉型下的銀行業務架構
    8.1.1  數字化銀行設立初衷
    8.1.2  數字化銀行頂層設計
    8.1.3  數字化銀行落地過程
    8.1.4  數字化銀行效果呈現
  8.2  中台戰略
    8.2.1  中台戰略概述
    8.2.2  業務中台
    8.2.3  數據中台
  8.3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
    8.3.1  數據化風控
    8.3.2  智能流動性管理
    8.3.3  智能化運營
  8.4  金融開放
    8.4.1  金融場景開放
    8.4.2  金融機構協作
第9章  安全可信架構
  9.1  安全架構概述
  9.2  默認安全機制
    9.2.1  問題背景
    9.2.2  解決思路
    9.2.3  實踐落地
  9.3  可信縱深防禦
    9.3.1  問題背景
    9.3.2  解決思路
    9.3.3  實踐落地
  9.4  威脅感知與響應
  9.5  實戰演練檢驗
    9.5.1  目標設定
    9.5.2  紅隊攻擊規劃
    9.5.3  實施演練
    9.5.4  實戰演練規範
    9.5.5  復盤
  9.6  數字化與智能化
第10章  未來展望
附錄A 本書插圖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