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工業互聯網創新實戰(技術產業融合案例分析全案)

  • 作者:編者:王迎帥|責編:劉志紅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411915
  • 出版日期:2021/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4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緊扣時代主題,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給出了預見性的答案,這種預見性的答案雖然並不能保證絕對精確,但是足以給讀者啟發。
    本書詳細講述了與工業互聯網相關的各項內容,一共有13章。首先,論述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背景和相關概念;其次,簡述工業互聯網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技術,例如,大數據、雲計算、5G、人工智慧等;再次,為讀者解釋工業互聯網如何影響日常生活和行業變革;最後,解讀未來10年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本書站在讀者的角度,詳細闡述工業互聯網的理論知識和應用案例。可以說,本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實戰書,其內容處於時代的前端,是行業人員提升自身能力的必備工具。

作者介紹
編者:王迎帥|責編:劉志紅
    王迎帥,MBA、大連理工大學電腦技術碩士、東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上海儂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市信息化青年人才協會第三第四屆理事、亞洲區塊鏈產業研究院研究員、浙江歐詩漫集團數字研究院副院長。     主持多領域區塊鏈技術與商業融合的落地模式研究、戰略規劃與設計、開發運營實踐等工作,主要涉及領域包括數字金融、數字資產、區塊鏈+智能製造、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智慧養老、區塊鏈+醫療健康、區塊鏈+公益、區塊鏈+旅遊等。

目錄
第1章  工業互聯網:開啟新的革命
  1.1  工業互聯網發展背景
    1.1.1  技術升級激發創新潛能
    1.1.2  尚未終結的摩爾定律
    1.1.3  國家競爭力展現全新內涵
    1.1.4  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1.2  工業互聯網五大浪潮
    1.2.1  第一大浪潮:智能生產
    1.2.2  第二大浪潮:智能設備與系統
    1.2.3  第三大浪潮:生產服務化
    1.2.4  第四大浪潮:雲工廠
    1.2.5  第五大浪潮:跨界打擊
  1.3  工業互聯網及其相關概念
    1.3.1  工業4.0VS工業互聯網
    1.3.2  工業物聯網VS工業互聯網
    1.3.3  新製造VS工業互聯網
    1.3.4  消費互聯網VS工業互聯網
  1.4  工業互聯網三大技術要素
    1.4.1  無處不在的超級電腦終端
    1.4.2  軟體定義機器
    1.4.3  系統與數據安全
  1.5  工業互聯網帶來「三新」
    1.5.1  新基礎設施:變革傳統產業鏈
    1.5.2  新生態:新零售+新發展路徑
    1.5.3  新消費:C2M、C2B引領未來
  1.6  工業互聯網不同賽道
    1.6.1  美國:主推先進位造,建立聯盟
    1.6.2  日本:發展數字化工業
    1.6.3  德國:圍繞工業4.0做擴充
    1.6.4  中國:堅持製造強國戰略
第2章  工業互聯網與新價值、新盈利
  2.1  新價值:既有價值與預測價值
    2.1.1  產學研用金協同推進
    2.1.2  「鋤頭」和「鋤地」
    2.1.3  有形要素與無形要素的連接
  2.2  新盈利:硬體效益與軟體效益
    2.2.1  出售硬體設備和產品
    2.2.2  數據聚合帶來生態收入
    2.2.3  IT與OT融合的挑戰
    2.2.4  盈利轉型面臨「兩難」抉擇
  2.3  工業互聯網下的商業模式
    2.3.1  私有系統:建立專業形象
    2.3.2  業務平台:聚焦有關聯性的領域
    2.3.3  通用組件:需要進行二次開發
第3章  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與推廣
  3.1  工業互聯網平台現狀分析
    3.1.1  分佈區域: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
    3.1.2  建設主體:大型的製造企業與ICT企業
    3.1.3  推廣路徑:主要面向裝備製造、消費品等行業
  3.2  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核心推動力

    3.2.1  工業IaaS:以自建雲方式為主流
    3.2.2  工業PaaS:發展日益迅猛
    3.2.3  工業App:已經展開廣泛應用
  3.3  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與推廣的難點
    3.3.1  亟需推出「殺手級」的工業App
    3.3.2  缺乏相應的技術支撐能力
    3.3.3  尚未具備跨領域、跨行業能力
  3.4  巨頭布局:盤點三大工業互聯網平台
    3.4.1  通用電氣:重磅推出Predix
    3.4.2  西門子:MindSphere的未來計劃
    3.4.3  ABB Ability:開放的工業雲平台
第4章  工業互聯網與大數據、雲計算
  4.1  工業大數據從何而來
    4.1.1  企業信息系統
    4.1.2  設備物聯網
    4.1.3  企業外部互聯網
  4.2  工業大數據有何特徵
    4.2.1  數量多、質量雜
    4.2.2  比較隱匿,挖掘難度大
    4.2.3  多源關聯與系統集成
  4.3  大數據、雲計算在工業互聯網中的應用
    4.3.1  提高研發的效率
    4.3.2  優化生產過程
    4.3.3  對新需求、新方向進行預測
    4.3.4  整合供應鏈,加強各方協同能力
第5章  工業互聯網與5G、人工智慧
  5.1  5G賦能工業互聯網
    5.1.1  AR裝配、運維、巡檢
    5.1.2  基於機器視覺的照相檢測
    5.1.3  準確、高效的室內定位
    5.1.4  移動邊緣計算與網路切片
  5.2  人工智慧助力工業互聯網
    5.2.1  工業互聯網為「智能+」提供現實路徑
    5.2.2  從機器人到智能機器人
  5.3  智能演算法進行數據挖掘的流程
    5.3.1  屬性篩選
    5.3.2  分類預測
    5.3.3  回歸預測分析
    5.3.4  聚類分析
    5.3.5  關聯規則分析
    5.3.6  時間序列分析
  5.4  案例匯總:融合是大勢所趨
    5.4.1  商飛:借5G打造航空智慧工廠
    5.4.2  海爾:COSMOPlat實現資源無縫對接
    5.4.3  華為:構築全新的OceanConnect IoT
第6章  安全保障:工業互聯網應用的重要前提
  6.1  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問題
    6.1.1  漏洞、勒索病毒與精準打擊的APT攻擊
    6.1.2  CPS帶來新的安全隱患
    6.1.3  工業互聯網安全事件隨處可見

  6.2  不同層面有不同安全隱患
    6.2.1  全面感知層:設備節點構造過於簡單
    6.2.2  可靠傳輸層:身份認證及通信問題
    6.2.3  智能處理層:非法的人為干預
    6.2.4  綜合應用層:數據的泄露和篡改
  6.3  為工業互聯網構建強大的安全保障
    6.3.1  應對安全問題的三大技巧
    6.3.2  鞏固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體系
第7章  數字工廠:工業互聯網的經典落地場景
  7.1  數字工廠概述
    7.1.1  數字工廠的生態系統
    7.1.2  無紙化實時對接
    7.1.3  情景感知下的轉型升級
    7.1.4  雲系統引領下的數字工廠
  7.2  數字工廠優勢分析
    7.2.1  自動化、智能化車間
    7.2.2  全方位的聯網管理
    7.2.3  人工操作轉為人機協同
  7.3  工業互聯網變革傳統工廠
    7.3.1  3D/4D列印引發新飛躍
    7.3.2  機器人進入生產流程
    7.3.3  AGV運輸:自動化物流系統
    7.3.4  產品定製化、小眾化
第8章  智慧電廠:工業互聯網與電力的碰撞
  8.1  智慧電廠概述
    8.1.1  智慧電廠的定義與優勢
    8.1.2  智慧電廠建設策略與現狀
  8.2  工業互聯網在智慧電廠中的應用
    8.2.1  加強設備能源消耗管理
    8.2.2  實時監測設備狀態
    8.2.3  智能化感知故障,提前預警
  8.3  智慧電廠與傳統電廠的區別
    8.3.1  監控下的實時校正、優化
    8.3.2  人力成本低,工人更安全
第9章  智慧醫療:工業互聯網+醫療=創新
  9.1  工業互聯網創新醫療資產管理
    9.1.1  優化醫療設備採買、報修流程
    9.1.2  醫療設備實現自主預警
  9.2  工業互聯網創新醫療機構運營模式
    9.2.1  整合各科室醫療設備,患者無須等待
    9.2.2  醫療服務趨於個性化、精準化
  9.3  工業互聯網創新臨床數據分析
    9.3.1  語音識別系統+電子病歷
    9.3.2  可穿戴設備「拯救」慢性病患者
第10章  智慧交通:工業互聯網構建新型交通網路
  10.1  工業互聯網改善交通領域現狀
    10.1.1  交通設備變身數據終端
    10.1.2  預判道路情況,緩解堵車問題
    10.1.3  交通事故及時調查、處理
  10.2  智慧交通深入日常生活場景

    10.2.1  購票效率進一步提升
    10.2.2  高效及時的交通信息服務
    10.2.3  變革交通系統,停車不再困難
  10.3  智慧交通帶來更有價值的商業機會
    10.3.1  「無人駕駛」潮流
    10.3.2  一站式出行走向現實
第11章  智慧能源:基於工業互聯網的能源開發
  11.1  工業互聯網改變能源行業的三個角度
    11.1.1  生產角度:共享數據、能量、能源
    11.1.2  傳輸角度:強穩定性與高效率
    11.1.3  消費角度:產銷一體化,雙向交互
  11.2  能源行業為何要引入工業互聯網
    11.2.1  能源的生產與消費效率亟待提升
    11.2.2  構建新型的能源交易
  11.3  「能源+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11.3.1  可再生能源的滲透率進一步提高
    11.3.2  能源系統實現「即接即用」
    11.3.3  動態行為漸趨複雜、多樣
第12章  智慧鋼鐵:工業互聯網「進駐」鋼鐵行業
  12.1  工業互聯網與鋼鐵行業的化學反應
    12.1.1  調動全產業鏈,變革購買行為
    12.1.2  信息與數據的共享、交換
  12.2  工業互聯網提升鋼鐵行業的競爭力
    12.2.1  全自動化的軋線
    12.2.2  打造全數據場景,創新內部效率
    12.2.3  打破行業壁壘,加強各方合作
  12.3  工業互聯網讓鋼鐵行業煥發勃勃生機
    12.3.1  銷售半徑得到極大擴展
    12.3.2  新模式:鋼鐵行業+金融
第13章  展望未來:洞悉10年後的工業互聯網
  13.1  工業互聯網的戰略藍圖
    13.1.1  工業互聯網對IP化有強烈需求
    13.1.2  靈活組網帶動柔性製造
    13.1.3  企業互聯,打造「共創共贏」生態圈
    13.1.4  越來越完善的技術體系
  13.2  下一波生產力的大爆發
    13.2.1  整合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
    13.2.2  工業互聯網影響全球的發展
    13.2.3  如何走好人類進化的關鍵一步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