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奧斯曼帝國貨幣史/外國貨幣史譯叢

  • 作者:(土)瑟夫科特·帕慕克|責編:劉釗//呂楠|總主編:石俊志|譯者:張紅地
  •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22008578
  • 出版日期:2021/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8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資本主義時代的黎明時期,奧斯曼帝國正地處洲際貿易的十字路口。奧斯曼帝國的錢幣是其主權和主要交換手段的一個主要象徵。本書探討了奧斯曼帝國從公元14世紀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期的貨幣歷史。通過對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巴爾幹半島、安納托利亞、敘利亞、埃及、海灣以及馬格裡布地區的貨幣和相關機構進行詳細的考察,這本書展示了貨幣安排的複雜性及其對當地經濟發展和全球經濟所貢獻的力量。本書將在政治經濟框架下研究貨幣貶值、通貨膨脹以及隨之而起的民眾反對。本書也將在奧斯曼帝國的社會和政治歷史及其制度演變方面提出一些個人見解。本書因貨幣史領域最為著名的經濟史學家之一的參與,而被看作是一本重要典籍。

作者介紹
(土)瑟夫科特·帕慕克|責編:劉釗//呂楠|總主編:石俊志|譯者:張紅地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地中海盆地的貿易、貨幣和國家
  第二節  奧斯曼帝國的經濟政策
  第三節  金錢、經濟與奧斯曼帝國
  第四節  周期化
第二章  貿易和貨幣的起源
  第一節  金和銀,東方和西方
  第二節  拜占庭帝國和巴爾幹半島
  第三節  安納托利亞
  第四節  奧斯曼帝國早期貨幣
  第五節  造幣廠及其管理
  第六節  銀礦
  第七節  銅鑄幣
第三章  干涉主義政策和貶值政策
  第一節  集中制和干涉主義
  第二節  銀飢荒
  第三節  穆罕默德二世的貶值策略
  第四節  動機和解釋
  第五節  奧斯曼帝國貶值的政治經濟
第四章  新興貨幣體系
  第一節  黃金蘇坦克:「國際」貨幣
  第二節  外國貨幣
  第三節  金—銀—銅
  第四節  複本位制或銀單本位制
  第五節  現金使用增加
第五章  信貸和財政
  第一節  信貸
  第二節  業務夥伴關係
  第三節  國家財政,資助國家
第六章  金錢和帝國
  第一節  帝國的貨幣區
  第二節  巴爾幹半島
  第三節  埃及
  第四節  波斯貨幣區域
  第五節  克里米亞阿克斯
  第六節  馬格裡布
  第七節  阿爾及利亞
  第八節  突尼西亞
  第九節  的黎波里
第七章  近東價格革命的重新審視
  第一節  相互矛盾的解釋
  第二節  新證據的出現和舊世界的檢視
  第三節  為什麼近東地區價格增長
  第四節  價格革命的長期後果
第八章  貶值和瓦解
  第一節  1585—1586年的貶值:轉折點
  第二節  財政危機和貨幣失穩
  第三節  阿克斯的消失
第九章  本國流通貨幣的缺失
  第一節  奧斯曼市場上貶值的貨幣

  第二節  遲來的政府干預
  第三節  銅幣的回歸
第十章  新奧斯曼庫魯斯
  第一節  奧斯曼庫魯斯
  第二節  經濟擴張和財政穩定
  第三節  財政困難和庫魯斯的貶值
第十一章  交流與聯繫
  第一節  埃及的帕拉
  第二節  突尼西亞的里亞爾
  第三節  阿爾及利亞
  第四節  的黎波里
  第五節  克里米亞
  第六節  貨幣的融合
第十二章  大貶值
  第一節  財政集中的嘗試
  第二節  內部借貸的進程
  第三節  1808—1834年大貶值
  第四節  國家融資:加拉塔銀行家
第十三章  從「雙金屬」到「金本位」
  第一節  全球經濟的融合
  第二節  雙金屬主義、新造幣和紙幣
  第三節  向國家貸款的銀行
  第四節  外部借款
  第五節  金本位標準
  第六節  商業銀行
  第七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經濟
第十四章  結論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