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

  • 作者:張成虎|責編:石堅
  •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22009049
  • 出版日期:2020/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4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研究了國內外互聯網金融監管實踐,從監管目標、主體、對象、內容與方法等多個方面建立起以保護消費者為目標的「多元監管、功能監管、行為監管、數字監管」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框架。以互聯網金融業態中風險事件最突出的P2P網路借貸為主要研究對象,聚焦于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的形成機理、風險識別與風險監管方法這一主線展開研究。揭示了P2P網路借貸典型模式特徵下信用風險形成機理,從理論層面論證了借款人社會資本在P2P網路借貸環境下對於信用風險的甄別和分離機制,構建了基於借款人社會資本的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識別指標體系,設計了大數據環境下P2P網路借貸風險監測系統。

作者介紹
張成虎|責編:石堅
    張成虎,管理學博士,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專註于金融科技相關研究30余載,出版學術專著7部;主持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6項;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獲省部級二等獎、三等獎多項。研究方向: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金融工程、反洗錢等。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內容和結構安排
2  研究綜述
  2.1  互聯網金融的產生、發展及趨勢
    2.1.1  互聯網金融的定義與特徵
    2.1.2  互聯網金融的產生與發展
  2.2  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表現、特徵及生成
    2.2.1  傳統金融風險管理及相關理論
    2.2.2  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表現與特徵
    2.2.3  互聯網金融風險生成與構成
    2.2.4  評述
  2.3  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制度:架構與問題
    2.3.1  金融風險監管制度相關理論研究
    2.3.2  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制度相關研究
    2.3.3  評述
  2.4  典型互聯網金融業態風險監管機制研究
    2.4.1  網路銀行
    2.4.2  P2P網路借貸
    2.4.3  第三方支付
    2.4.4  眾籌
    2.4.5  評述
  2.5  互聯網金融風險監測方法與技術
    2.5.1  金融風險一般監測方法與技術
    2.5.2  互聯網金融風險監測方法與技術
    2.5.3  評述
  2.6  文獻的總體性評價
3  互聯網金融及其風險概述
  3.1  互聯網金融概述
    3.1.1  互聯網金融的界定
    3.1.2  互聯網金融的譜系結構
    3.1.3  互聯網金融的功能
    3.1.4  互聯網金融的特徵
  3.2  互聯網金融風險概述
    3.2.1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特徵
    3.2.2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類型
4  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的制度框架體系
  4.1  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的框架
    4.1.1  監管的目標:保護消費者與維護金融穩定
    4.1.2  監管的主體:單一監管與多元監管
    4.1.3  監管的對象:機構監管和功能監管
    4.1.4  監管的內容:審慎監管和行為監管
    4.1.5  監管的方法:數字金融監管
  4.2  國外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政策

    4.2.1  美國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
    4.2.2  英國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
    4.2.3  歐盟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
  4.3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監管
    4.3.1  我國對互聯網金融業態的監管政策
    4.3.2  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與國外的差異
  4.4  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基本框架
    4.4.1  互聯網金融監管組織體系
    4.4.2  互聯網金融監管法律體系
    4.4.3  建立互聯網金融自律監管體系
    4.4.4  建立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監管協同體系
5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的形成機理
  5.1  P2P網路借貸的信用風險
    5.1.1  信用風險的概念界定
    5.1.2  信用風險的典型特徵
    5.1.3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及其典型特徵
  5.2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的形成機理
    5.2.1  P2P網路借貸中的逆向選擇
    5.2.2  P2P網路借貸中的道德風險
  5.3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形成的外部影響因素
    5.3.1  平台信用風險管理有效性不足
    5.3.2  外部配套措施不完善
6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識別指標體系構建
  6.1  基於借款人社會資本的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甄別與分離機制
    6.1.1  P2P網路借貸中的借款人社會資本
    6.1.2  借款人社會資本下的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甄別機制
    6.1.3  借款人社會資本下的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分離機制
    6.1.4  借款人社會資本特徵與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評價
  6.2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識別指標體系建立原則與典型特徵
    6.2.1  指標體系建立原則
    6.2.2  指標體系典型特徵
  6.3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識別指標的初選
    6.3.1  識別指標初選
    6.3.2  主要指標分析
  6.4  樣本數據獲取與預處理
    6.4.1  樣本數據獲取
    6.4.2  基於主成分分析的指標特徵提取
    6.4.3  樣本數據預處理
  6.5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識別指標篩選與特徵提取
7  基於動態支持向量機的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評估
  7.1  支持向量機演算法及其工作原理
  7.2  基於支持向量機集成的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評估模型構建
  7.3  支持向量機核函數的參數影響及尋優
    7.3.1  支持向量機的參數影響
    7.3.2  支持向量機的參數尋優
  7.4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評估實證檢驗
    7.4.1  非均衡數據處理
    7.4.2  實證結果分析
    7.4.3  靜態支持向量機模型的局限性
  7.5  基於動態支持向量機的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評估

    7.5.1  支持向量機動態訓練演算法工作原理
    7.5.2  基於多樣本動態支持向量機的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評估
8  基於大數據的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監測
  8.1  大數據環境下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監測
    8.1.1  大數據徵信的典型特徵
    8.1.2  大數據分析對於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監測的現實意義
  8.2  基於大數據分析的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監測系統要素
    8.2.1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監測中的大數據分類與處理
    8.2.2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評價的引擎選擇
  8.3  基於Spark的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監測架構設計
    8.3.1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評價整體架構
    8.3.2  P2P網路借貸信用風險評價關鍵環節分析
9  研究結論與展望
  9.1  主要研究結論
  9.2  研究展望
附錄  P2P網路借貸借款人信用風險評估指標研究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