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企業融資(Ⅲ從股權估值到上市后管理)/新時代管理新思維

  • 作者:編者:馬鉑倫|責編:劉洋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552468
  • 出版日期:2021/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1
人民幣:RMB 6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闡述了企業融資和上市的相關內容,例如,融資時機、股權架構、公司估值、融資流程與規範、商業計劃書撰寫、盡職調查、上市方式與流程、內幕交易防範等。為了增強內容的全面性和系統性,本書將重點介紹企業融資與上市的方法和技巧。
    本書還添加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希望為讀者提供真真切切的幫助。可以說,在企業融資和上市方面,本書的內容實用、可操作性強,可供讀者在實際操作中借鑒使用。

作者介紹
編者:馬鉑倫|責編:劉洋
    馬鉑倫,影視商業保理資本運作創始人,影視行業資深製片人,文創領域資深專家。他熟練運用金融工具進行資本運作,已獲得證券、基金從業資格證,擅長進行文創領域的投資和運作。

目錄
第1章  融資時機:什麼時候融資最合適
  1.1  決定融資的因素
    1.1.1  行業增長趨勢明顯
    1.1.2  受到競爭威脅
    1.1.3  規模發展需要資本推動
  1.2  融資對象的類型
    1.2.1  財務型投資
    1.2.2  生態型投資
    1.2.3  控制型投資
  1.3  別等到資金短缺時再融資
    1.3.1  一時無法找到資金
    1.3.2  需要低價出讓股權,或融資成本過高
    1.3.3  投資者願意錦上添花,無意雪中送炭
第2章  股權架構:融資前的基礎工作
  2.1  創始人股權VS合夥人股權
    2.1.1  確定一個創始人
    2.1.2  創始人應該拿到多少股權
    2.1.3  基於退出機制的創業合夥協議書
  2.2  如何分配股權才夠合理
    2.2.1  股權與出資多少掛鉤
    2.2.2  讓創始人佔據股權的主導地位
    2.2.3  正確對待資源提供者
  2.3  何種股權架構最科學
    2.3.1  股份綁定、分期兌現不能少
    2.3.2  如何設計股權架構
    2.3.3  「五五」式股權架構危害大
第3章  公司估值:價值決定價格
  3.1  貼現現金流法
    3.1.1  現金流的估算
    3.1.2  貼現率估算
    3.1.3  控制權溢價及非流動性折價
  3.2  可比公司法
    3.2.1  挑選同行業可參照的上市公司
    3.2.2  計算同類公司的主要財務比率
    3.2.3  基於主要賬務比率做出估值
  3.3  可比交易法
    3.3.1  挑選同行業被投資的相似公司
    3.3.2  計算相應的融資價格乘數
    3.3.3  根據溢價水平做出估值
  3.4  標準計演算法
    3.4.1  計算公司的利潤
    3.4.2  以銷售額為基礎進行估值
    3.4.3  合理預估公司的資產
第4章  融資流程與規範
  4.1  融資流程
    4.1.1  提交創業申請,供投資者審查
    4.1.2  接觸投資者,提供商業計劃書
    4.1.3  協助投資者完成盡職調查
    4.1.4  終極談判,確定相關條款
    4.1.5  完成簽署之前的最後確認

  4.2  合同簽署
    4.2.1  雙方的出資數及所占股份
    4.2.2  公司組織結構及雙方擔任的職務
    4.2.3  投資者的控制與保護
  4.3  回報方式
    4.3.1  可轉換優先股
    4.3.2  參與分紅優先股
    4.3.3  投資倍數回報
    4.3.4  有擔保債權
  4.4  法律事務
    4.4.1  簽署非法律約束性意向書
    4.4.2  對項目進行細緻調查
    4.4.3  確定投資架構
    4.4.4  確定條款,簽署投資協議
    4.4.5  完成交割,做好投后管理
  4.5  會計事務
    4.5.1  對公司資本進行驗證
    4.5.2  對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審計
    4.5.3  出具財務審計報告
    4.5.4  對原始財務報表與申報財務報表的差異出具專項意見
第5章  商業計劃書:快速讓投資者看到的內容
  5.1  項目本身
    5.1.1  產品:定位和痛點及樣品展示
    5.1.2  商業模式:流量獲取與變現方法
    5.1.3  競品解讀:市占率、利潤率、變化預期
    5.1.4  核心團隊:履歷、目前角色、核心骨幹
  5.2  運營數據
    5.2.1  運營數據:市場佔有率、增長率、增長預期
    5.2.2  財務數據:現金流、資金投入產出、固定成本
    5.2.3  融資后規劃:階段開支及比例
  5.3  投資者關注的回報、權利、收益
    5.3.1  回報預期:估值增長
    5.3.2  股權:投資多少換多少股份
    5.3.3  收益分配
    5.3.4  退出機制
  5.4  商業計劃書撰寫常見五大錯誤
    5.4.1  群發商業計劃書
    5.4.2  模糊與背景和團隊有關的內容
    5.4.3  和投資者打「感情牌」
    5.4.4  過度使用生僻概念
    5.4.5  沒有提前了解投資者
第6章  融資路演:有邏輯地說出你的項目
  6.1  融資路演PPT的製作技巧
    6.1.1  字體的正確使用
    6.1.2  頁數的把控
    6.1.3  背景的選擇
  6.2  融資路演結構
    6.2.1  黃金圈法則結構:圈圈相套
    6.2.2  PREP結構:基礎的總分總
    6.2.3  時間軸結構:以時間順序為核心

    6.2.4  金字塔結構:強大的引導性
  6.3  融資路演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6.3.1  激發投資者興趣
    6.3.2  精準掌控節奏
    6.3.3  瞄準關注焦點
    6.3.4  冷靜應對懷疑
第7章  篩選投資者:擴大基本面,精選少數
  7.1  篩選條件:在100個投資者中選擇30個
    7.1.1  投資規模
    7.1.2  對行業的認識和理解
    7.1.3  未來感與前瞻性
    7.1.4  勤奮、熱愛工作
  7.2  投資者獲取渠道
    7.2.1  通過身邊的人推薦
    7.2.2  網路搜尋
    7.2.3  創業孵化平台
    7.2.4  專業融資服務機構
  7.3  投資者分級
    7.3.1  A類投資者:雙方匹配度高
    7.3.2  B類投資者:對方適合我方,我方較差
    7.3.3  C類投資者:我方適合對方,對方較差
第8章  接觸投資者:初步接觸與深入接觸
  8.1  接觸順序設計
    8.1.1  C類、B類投資者先接觸,A類投資者放在最後
    8.1.2  根據投資者意見,升級BP
  8.2  接觸時機與方法
    8.2.1  見面之前有哪些準備
    8.2.2  如何約時間地點
    8.2.3  自己去見,還是跟重要合夥人一起去見
    8.2.4  如何跟投資者介紹項目
    8.2.5  如何判斷投資者會有進一步接觸
    8.2.6  後續的接觸
    8.2.7  見投資者就是一次面試的過程
第9章  投資意向書:法律效力與核心條款
  9.1  投資意向書的法律效力
    9.1.1  商業條款不具備法律效力
    9.1.2  保密性和排他性條款具備法律效力
  9.2  投資意向書的核心條款
    9.2.1  一票否決權
    9.2.2  優先購買權
    9.2.3  優先清算權
    9.2.4  對賭協議
第10章  盡職調查:創始人協助準備內容
  10.1  盡職調查的範圍
    10.1.1  財務信息調查:財務報表真實性核實
    10.1.2  法律信息調查:法律結構與法律風險
    10.1.3  業務信息調查
    10.1.4  個人信息調查:核心成員的經歷、名聲、財務等
  10.2  盡職調查的方法
    10.2.1  審閱文件資料

    10.2.2  參考外部信息
    10.2.3  相關人員訪談
    10.2.4  公司實地調查
    10.2.5  小組內部溝通
  10.3  盡職調查的原則
    10.3.1  證偽原則
    10.3.2  實事求是原則
    10.3.3  事必躬親原則
    10.3.4  突出重點原則
    10.3.5  以人為本原則
    10.3.6  橫向比較原則
第11章  投資協議:核心條款清單
  11.1  交易結構條款
    11.1.1  估值條款
    11.1.2  投資額度
    11.1.3  交割條件
    11.1.4  蘇寧國際與家樂福中國的交易結構條款
  11.2  先決條件條款
    11.2.1  未落實事項
    11.2.2  可能發生變化的因素
  11.3  承諾與保證條款
    11.3.1  標的公司及原始股東、業務的合規性
    11.3.2  各方簽署、履行投資協議的合法性
    11.3.3  過渡期內股權保護
    11.3.4  信息披露及時、真實
    11.3.5  投資協議真實、準確、完整
  11.4  其他關鍵條款
    11.4.1  公司治理條款
    11.4.2  反稀釋條款
    11.4.3  估值調整條款
    11.4.4  出售權條款
    11.4.5  清算優先權條款
第12章  IPO上市:方式、流程、紅線
  12.1  上市流程
    12.1.1  上市籌備
    12.1.2  設立股權公司
    12.1.3  進入3個月輔導期
    12.1.4  申報與核准
  12.2  IPO上市方式:境內、直接或間接境外上市
    12.2.1  境內上市:A股、B股
    12.2.2  直接境外上市:H股、S股、N股
    12.2.3  間接境外上市:買殼、造殼
第13章  常見上市規則和失敗原因剖析
  13.1  上市必知的兩大規則
    13.1.1  做好全流程預算
    13.1.2  尋找專業的中介機構
  13.2  導致上市失敗的常見六大因素
    13.2.1  遭到競爭對手或用戶舉報
    13.2.2  財務有造假現象
    13.2.3  缺乏獨立開展經營活動的能力

    13.2.4  內控機制不完善
    13.2.5  董事、高管不穩定,經常變動
    13.2.6  虛假陳述、不披露硬傷及誤導性陳述
第14章  信息披露:保障每一位投資者的利益
  14.1  信息披露的基本內容
    14.1.1  業績快報:上年同期相關數據
    14.1.2  定期報告:年度、半年度、季度
    14.1.3  業績預告:有嚴格的時間限制
    14.1.4  臨時報告:有深刻影響的重大事件
  14.2  信息披露的原則
    14.2.1  真實性:拒絕虛假記載及陳述
    14.2.2  準確性:不得誇大和誤導
    14.2.3  完整性:文件齊備,格式符合規定
    14.2.4  及時性:不得超過規定期限
    14.2.5  公平性:不可以偏袒特定對象
第15章  內幕交易防範和股權交易的限制性規定
  15.1  內幕交易三大類型
    15.1.1  自我交易
    15.1.2  建議他人交易
    15.1.3  泄露內幕信息
  15.2  內幕交易者需要負法律責任
    15.2.1  刑事責任
    15.2.2  行政責任
    15.2.3  民事責任
  15.3  短線交易限制的對象
    15.3.1  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15.3.2  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權的股東
  15.4  短線交易限制的時間
    15.4.1  買入后6個月內賣出
    15.4.2  賣出后6個月內又買入
  15.5  敏感期交易的相關規定
    15.5.1  時間範圍
    15.5.2  適用對象
    15.5.3  認定標準
    15.5.4  豁免情形(救市政策)
第16章  上市公司面臨的監管機制及違規處分
  16.1  上市公司的五大監管機制
    16.1.1  內部監管機制:董事會、股東、監事會
    16.1.2  審計監管機制:有效防止合謀與作弊
    16.1.3  債權人監管機制:以債權人為主體
    16.1.4  政府監管機制:檢察院、法院等
    16.1.5  市場體系監管機制:商品、證券、經理
  16.2  上市公司面臨的違規處分
    16.2.1  風險警示
    16.2.2  紀律處分
    16.2.3  停牌和復牌
    16.2.4  暫停、恢復、終止和重新上市
    16.2.5  申請複核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