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效率悖論

  • 作者:(美)愛德華·特納|責編:李亞婷|譯者:肖茜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21719598
  • 出版日期:2021/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0
人民幣:RMB 6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將效率定義為大限度地生產商品、提供服務或信息,或以少的浪費處理交易。本書就人類對效率的痴迷提出了大膽的挑戰。互聯網和大數據的一大承諾是:我們可以改善工作和個人生活的流程與常規,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比以往更多的工作。毫無疑問,我們正在以更高的水平和的速度進行工作,但如果我們的方向錯了呢?
    本書是對現代社會強調效率的反思。隨著大數據技術和演算法的發展,我們對於高效率的追求已經越來越,甚至有時都能表現出來一絲絲的「病態」。單純地追求高效率是否讓我們獲得了大的收益呢?這點從來沒有人質疑過,但作者通過列舉醫療、交通、媒體、教育等方面的新案例,促使讀者反思當下大數據、新技術的發展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
    本書梳理了技術發展的歷史,將電腦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新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對我們根深蒂固的效率假設進行了質疑,令人信服地表明,依賴數字平台的演算法實際上會導致浪費努力、錯失機會,重要的是,無法打破既定模式。作者通過本書清晰地闡釋了一系列振聾發聵的觀點:過度迷信效率,反而會失去效率;不要放棄對無效率的關注。他揭示了效率的七宗罪,在進行質疑的同時,也提出了具體的平衡效率與無效率的方法,即六大策略,分別為「完美5」的概念、物理體現、創造性浪費、模擬偶然性、可取的困難、認知引導。

作者介紹
(美)愛德華·特納|責編:李亞婷|譯者:肖茜
    [美]愛德華·特納(Edward Tenner),他是史密森學會萊梅爾森發明與創新研究中心的傑出學者,羅格斯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訪問學者。他曾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客座講師,教授首批信息史課程。他的文章常出現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大西洋月刊》《威爾遜季刊》《福布斯》上,他還在許多組織發表過演講,包括微軟、AT&T、國家白領犯罪研究所、史密森學會和TED。他的著作《技術的報復:墨菲法則和事與願違》曾得到古根海姆獎學金的資助,已被翻譯成德文、日文、中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和捷克文。他的著作《我們自己的裝置:技術如何改造人類》被《紐約時報》評為2003年100種著名圖書之一。

目錄
前言  效率的七宗罪
第一章  從工廠到平台
第二章  信息爆炸的初衷落空
第三章  教學機器的幻影
第四章  移動目標
第五章  身體管理
第六章  缺乏靈感
致謝
註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