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金融對壘/抗戰大遷徙實錄叢書

  • 作者:編者:劉志英|責編:王翰|總主編:潘洵
  • 出版社:陝西師大
  • ISBN:9787569508383
  • 出版日期:2020/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6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抗日戰爭不僅在炮火連天、浴血搏殺的戰場,也在波詭雲譎、瞬息萬變的金融領域。
    九一八事變爆發后,中國金融業被迫進入戰時狀態,開始了從東向西的戰略大轉移。
    戰時金融業的這場大遷徙,不僅實現了金融中心從上海向戰時首都重慶的轉移,保存了中國金融業的基本實力,而且使國民政府主導下的中國金融網在抗戰大後方得以重構,為後方經濟發展與抗戰的最終勝利注入了活力。

作者介紹
編者:劉志英|責編:王翰|總主編:潘洵
    劉志英,1964年生,四川省資陽市人,博士,現為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經濟史、金融史。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經濟史、金融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尤其是對近代上海經濟史、近代中國證券市場史及抗戰大後方金融史等方面有較多的關注與研究。獨立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四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六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六項。已出版學術專著六部:《近代上海華商證券市場研究》(學林出版社,2004年;上海遠東出版社,2018年再版);《近代中國華商證券市場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抗戰大後方金融研究》(重慶出版社,2014年);《全面抗戰時期的中國金融現代化》(科學出版社,2017年);《全面抗戰時期大後方地方銀行研究》(科學出版社,2019年);《抗戰大遷徙實錄叢書·金融對壘》(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選編檔案文獻一部:《上海市檔案館藏近代中國金融變遷檔案史料彙編·機構卷(上海證券業)》(上海遠東出版社,2016年)。參著一部《抗戰時期的上海經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2015年再版)。在《歷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抗日戰爭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目錄
第一章  戰爭對中國金融業的破壞
  金融光環下的遠東明珠——上海
  篳路藍縷——中國近代金融網的初步形成
  戰火衝擊——中國金融業從繁榮到萎縮
第二章  四聯總處的輾轉內遷與後方金融中樞的建立
  整頓金融,服務抗戰——宋子文與四聯總處的成立
  「兩個權力」不會輕易放手——蔣介石擔任四聯總處主席
  掌控大後方經濟的樞紐——孔祥熙與四聯總處
第三章  國家行局的內遷與大後方國家金融壟斷地位的確立
  一路向西——「四行二局」的內遷
  無奈抉擇——戰時金融政策及通貨膨脹
  為了壟斷——國家行局的擴張
第四章  商業銀行與地方銀行的內遷、籌設及西部地方金融的繁榮
  漫漫內遷路——商業銀行與各省地方銀行的內遷
  戰爭下的另一片繁榮——西部省銀行迅速發展
  從無到有——戰時縣銀行的籌設
第五章  保險業的內移與後方保險事業的發展
  為工業內遷保駕護航——戰時的運輸兵險
  做大後方生產建設的堅強後盾——戰時的陸地兵險
  大後方社會經濟的穩定器——戰時的人壽保險
第六章  中國金融家的內遷與大後方現代化金融隊伍
  「到大後方去!」——東部金融家內遷紀實
  報效桑梓——大後方本地金融家風采
  無米之炊如何為繼——大後方現代化金融隊伍的構建
第七章  中國金融中心的轉移與大後方金融中心的構築
  重慶——一個新的金融中心誕生
  困境中的新生——西南西北金融業的崛起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大後方金融網的構建
後記:不一樣的戰場同樣殘酷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