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經濟哲學視域中的馬克思

  • 作者:陳飛|責編:杜永明
  • 出版社:中央編譯
  • ISBN:9787511737373
  • 出版日期:2019/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4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經濟哲學的角度,對馬克思的哲學思想進行了新的審視和分析,提出了諸多新的研究路徑,如:(1)在西方政治哲學史和政治經濟學史的語境中,討論馬克思財產權變革的哲學意義及其與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內在關聯;(2)探討貨幣所呈現出的哲學意蘊;(3)在充分利用資本文明面的基礎上,限制資本、引導資本、馴服資本,在利用資本與限制資本之間保持合理的張力;(4)闡述馬克思對技術帶來的勞動和人的異化思想。

作者介紹
陳飛|責編:杜永明
    陳飛,1983年生,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重慶市第三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尤其側重於馬克思經濟哲學和政治哲學。著作有《在先驗與經驗之間——康德、黑格爾與馬克思的自由觀念》(2016)。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道德與文明》《教學與研究》《社會主義研究》《社會科學研究》《南京社會科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其中CSSCI期刊三十余篇。多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等轉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各類項目10余項

目錄
第一論題  自由意志、財產權與財富問題
第一章  黑格爾法哲學中的財產權和財富問題
  一、自由意志是財產權和財富的哲學基礎
  二、意志對物的三個關係與財產權的實現
  三、勞動與財富
  四、倫理實體的三個環節與財富
第二章  近代政治哲學語境中的財產權與自由
  一、洛克:財產權是最重要的自由權利
  二、黑格爾:對作為自由意志定在的財產權的辯護與批判
  三、馬克思:私有財產的揚棄與人類的自由解放
  四、財產權與馬克思的正義觀
第三章  財富、人與社會
  一、勞動、勞動主體與財富
  二、財富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三、財富與三大社會形態
第二論題  貨幣、自由與平等
第四章  貨幣與自由
  一、貨幣與現代自由的興起
  二、貨幣與現代自由的表現
  三、貨幣與現代自由的消解
  四、作為資本的貨幣與現代自由的深層悖論
第五章  貨幣與平等
  一、貨幣與現代平等的興起
  二、貨幣與現代平等的表現
  三、貨幣與現代平等的消解
  四、作為資本的貨幣與現代平等的深層悖論
第六章  貨幣與現代個體風格的塑造
  一、貨幣與現代個體的自由平等風格
  二、貨幣與現代個體的物化風格
  三、貨幣與現代個體的量化風格
  四、貨幣與現代個體的虛無化風格
第七章  貨幣異化與貨幣文明
  一、貨幣:私有財產交換的中介
  二、貨幣異化:貨幣異化為「真正的上帝」
  三、貨幣文明:貨幣成為社會聯繫的紐帶
第八章  貨幣與三大社會形態的變遷
  一、貨幣與本源共同體的瓦解
  二、貨幣與現代市民社會的興起
  三、貨幣的取消與未來共同體的展望
第三論題  資本、個人與社會
第九章  從本源共同體到現代市民社會
  一、本源共同體的三種形態
  二、本源共同體的瓦解與市民社會的興起
  三、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希臘元素
第十章  資本邏輯批判與科學社會主義
  一、資本邏輯的透徹分析:科學社會主義科學性的理論基礎
  二、超越資本邏輯: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理想的必然要求
  三、利用與限制: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待資本的態度
  四、資本邏輯與生態危機
  五、生活世界的發現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第十一章  市民社會批判與人的解放
  一、市民社會與國家的分裂:馬克思市民社會批判的時代背景
  二、市民社會中人的雙重生活:天國的生活與塵世的生活
  三、猶太精神:市民社會的本質精神
  四、人的解放:市民社會批判的目標指向
第四論題  機器、節約與人的存在
第十二章  《共產黨宣言》的機器觀及其人學向度
  一、機器與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建構
  二、機器與人的存在的新境遇
  三、《宣言》與《資本論》機器觀的進一步拓展
第十三章  《資本論》的機器觀及其人學向度
  一、作為資本的機器與資本的高級形態
  二、作為資本的機器與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層異化
  三、作為資本的機器與人的自由個性的實現
第十四章  一切節約都是勞動時間的節約
  一、勞動時間與勞動時間的節約
  二、勞動時間的節約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三、勞動時間的節約與社會形態的演進
  四、馬克思節約理論的當代境遇
第十五章  因果性概念:從休謨、康德到馬克思
  一、休謨因果性概念及其遺留的兩個問題
  二、康德因果性概念對休謨兩個問題的回應
  三、馬克思的實踐觀點對康德兩種因果性概念的解決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