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穩中求進的中國經濟

  • 作者:編者:張占斌|責編:鄭海燕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19318
  • 出版日期:2020/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8
人民幣:RMB 6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穩中求進是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態和顯著特徵,同時也是我們黨領導經濟工作的總基調和方法論,是中國在日益複雜的國內外發展環境下取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書全面分析了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態勢,總結了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趨勢性特徵,闡釋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系統分析了中國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總體形勢、重大意義和重要舉措;深入分析了如何以新發展理念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以深化改革持續釋放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動力、如何以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本書還集中分析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短期衝擊和影響,分析了如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化危為機,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作者介紹
編者:張占斌|責編:鄭海燕
    張占斌,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原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工程項目首席專家,入選國家「四個一批」社科理論人才和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長期擔任省部級領導幹部、廳局級公務員和港澳公務員等班次教學任務。主持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央辦公廳等重要委託課題30余項。參加「十二五」規劃、「十三五」規劃和「十四五」規劃的前期重大問題研究。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新態勢:科學研判中國經濟發展形勢
  第一節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新態勢
  第二節  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趨勢性特徵
  第三節  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第二章  新理念:以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最新成果
  第二節  引領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
  第三節  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全局
第三章  穩就業:堅持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第一節  當前就業總體形勢
  第二節  宏觀經濟政策要更加註重就業優先
  第三節  緊緊把握穩就業的著力點
第四章  穩金融: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第一節  當前金融總體形勢
  第二節  金融風險是多種因素疊加共振的必然後果
  第三節  合力打好穩金融「組合拳
第五章  穩外貿:有效應對外部新挑戰的重大舉措
  第一節  當前外貿總體形勢
  第二節  外貿為中國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第三節  努力開創外貿發展新局面
第六章  穩外資:深化對外開放的重要標誌
  第一節  當前利用外資總體形勢
  第二節  外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第三節  增強我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
第七章  穩投資:支撐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第一節  當前投資總體形勢
  第二節  投資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第三節  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投資
第八章  穩預期:堅持底線思維和戰略定力
  第一節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第二節  穩預期的內涵和要求
  第三節  信心來自中國發展走勢的理性判斷
第九章  穩消費:充分發揮消費的重要基礎作用
  第一節  當前消費總體形勢
  第二節  制約擴大消費需求的瓶頸和短板
  第三節  不斷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第十章  控疫情: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第一節  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第二節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第三節  加大宏觀經濟政策調節力度
第十一章  促改革:釋放高質量發展的潛力和動力
  第一節  「四個堅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二節  深化改革促進位度優勢更加彰顯
  第三節  把黨和國家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第十二章  強根本: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第一節  深刻認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重大意義
  第二節  牢牢把握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正確方向
  第三節  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