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新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時代新思想標識性概念叢書

  • 作者:曾憲奎|責編:周海燕//馬蘇娜
  • 出版社:人民日報
  • ISBN:9787511562562
  • 出版日期:2020/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6
人民幣:RMB 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一部學術著作,分為五章系統地闡釋了經濟新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內容主要包括經濟新常態概述、經濟新常態產生的原因、背景、發展目標及內在屬性問題研究、當前階段的經濟發展任務: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等。

作者介紹
曾憲奎|責編:周海燕//馬蘇娜
    曾憲奎,1977年出生於山東省青州市,2007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業經濟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專業從事政治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研究。現在已經出版專著1部,合作出版專著若幹部,在國內期刊報紙累計發表文章約40篇。

目錄
第一章  經濟新常態概述
  第一節  經濟新常態綜述
    一、新常態的提出
    二、經濟新常態的實質是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
    三、新常態概念的特徵
    四、新常態下經濟發展轉型的三大支撐
  第二節  經濟新常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經濟基礎
    一、新常態意味著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進入轉型,而這構成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改變的經濟基礎
    二、新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而對應的經濟發展階段正是新常態下的經濟轉型
    三、新時代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方案,而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成績對此至關重要
  第三節  經濟新常態和新發展理念
    一、五大發展理念概述
    二、經濟新常態和創新發展理念
    三、經濟新常態與協調發展理念
    四、經濟新常態與綠色發展理念
    五、經濟新常態與開放發展理念
    六、經濟新常態與共享發展理念
第二章  經濟新常態產生的原因、背景、發展目標及內在屬性問題研究
  第一節  經濟新常態的產生原因分析
    一、從經濟發展規律來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步入轉型時期
    二、從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關係來看,隨著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陛不斷提高
    三、從發展驅動因素來看,要素和投資驅動模式難以持續,而創新驅動呼之欲出
  第二節  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環境變化
    一、全球經濟發展進入后金融危機時代
    二、國內需求形勢發生深刻變化
    三、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出現新機遇
  第三節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目標分析
    一、第一個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二、2020—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三、2035—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第四節  新常態下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屬性問題研究
    一、對高質量發展概念的探討
    二、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屬性的比較分析
第三章  當前階段的經濟發展任務: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
  第一節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一、我國技術創新的現狀
    二、造成我國技術創新依然落後的原因分析
    三、當前階段提升我國技術創新能力的建議
  第二節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一、繼續壯大國有經濟體系
    二、構建科學的政府一市場關係
  第三節  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一、新時代堅持開放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新時代形成開放大格局的幾個重點任務
  第四節  促進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一、更加側重通過國有企業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
    二、繼續提升政府對經濟發展的有效調控水平,推進相關領域的改革
    三、積極推進創新型國家戰略
第四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概述
  第一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進程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的背景
  第二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概念及理論
    一、需求端和供給端概念分析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側管理的區別
  第三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西方供給學派的區別
    一、西方供給學派產生的背景
    二、西方供給學派理論主張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西方供給學派的根本區別
第五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研究
  第一節  「三去一降一補」提出的背景
    一、供給端部分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
    二、成本高企妨礙了企業競爭力提升
    三、部分短板影響了我國經濟轉型發展
  第二節  「三去一降一補」主要政策與效果
    一、去產能的調控重點和效果分析
    二、去庫存的相關措施及效果分析
    三、去杠桿的相關措施及效果分析
    四、降成本的相關措施分析
    五、補短板的相關措施分析
  第三節  十九大以後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展望
    一、繼續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帶動品牌提升
    二、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
    三、繼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縱深改革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