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新供給經濟學(用改革的辦法推動結構轉型)(精)

  • 作者:滕泰|責編:王永長
  • 出版社:上海財大
  • ISBN:9787564234188
  • 出版日期:2019/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24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作為一本經濟學著作,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理論創新探索:
    一是與傳統供給學派認為「供給能夠自動創造等量的需求」不同,本書認為老化供給不能創造等量的需求,而新供給卻能創造越來越多的新需求,進而提出由「供給結構」決定的「新供給經濟周期理論」。
    二是提出了「新供給增長模型」,從經濟增長的條件、要素和驅動力等三個維度揭示了中國模式成功的原因,以及對全球其他經濟體的一般意義。
    三是認為中國的漸進式改革相對於蘇聯和東歐國家的「休克療法」而言,毫無疑問是成功的,但漸進式改革難免會留下些計劃經濟的「沙礫」——供給約束。因此,在漸進式改革的後期階段,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解除各種供給約束,才能真正完成經濟轉型,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四是提出了按要素貢獻分配、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分配理論,以及如何培育中等收入群體的改革建議。此外,新供給經濟學建立了物價波動的「供給衝擊模型」,提出了與凱恩斯主義完全不同的宏觀價格管理理論。
    簡而言之,新供給經濟學是在中國四十年經濟發展經驗的基礎上,針對經濟轉型和結構性改革的普遍問題所提出的一般理論探索,對工業化後期的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經濟體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作者介紹
滕泰|責編:王永長
    滕泰,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代表作有《新財富論》、《財富的覺醒》、《民富論——新供給主義百年強國路》、《軟財富》等。2012年11月發表《新供給主義宣言》,2015年11月曾應邀參加李克強總理召開的國務院經濟形勢座談會,並做《從供給側改革,全面降低企業成本,開啟經濟新周期》的彙報。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是北京市民政局批准設立的民辦非營利組織,是由企業家出資擔任理事、首席專家領銜從事經濟與改革政策研究的新型智庫。萬博研究的宗旨是獨立、專業、建設性與可操作性。

目錄
序一
序二
緒論
  學術主張不是改革政策
  中國模式的老紅利與新紅利
  中國模式的漸進式轉型邏輯:合理性與下一步
  新供給經濟學的影響與不足
第一章  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第一節  老供給滿足需求,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一、供給和需求的關係
    二、長期,供給創造需求;短期,需求影響供給
    三、在已有市場中供給滿足需求,在新市場中供給創造需求
    四、在供給過剩或供給老化背景下,供給不能自動創造自身等量的需求
  第二節  新供給如何創造新需求與供給創造需求的係數
    一、新供給
    二、新供給的產生方式
    三、新供給如何創造新需求和新市場
    四、供給的需求創造係數
第二章  新供給經濟增長模型
  第一節  五大財富源泉:條件、要素、驅動力
    一、新古典增長理論和內生增長理論
    二、經濟增長的五大財富源泉
    三、新供給增長模型:條件、要素和驅動力
    四、經濟增長的條件
    五、從潛在的財富源泉轉化為生產要素
    六、經濟增長的根本驅動力:技術進步
    七、中國的經濟增長總結:條件、因素和驅動力
  第二節  供給側的不同經濟增長模式
    一、從供給側或生產側看增長模式
    二、制度變革驅動的經濟增長
    三、要素投入驅動的經濟增長
    四、技術進步驅動的經濟增長
    五、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總結與展望
  第三節  新供給擴張、供給結構升級與經濟增長潛力驅動的經濟增長
    一、財富革命中的新供給擴張
第三章  供給結構與經濟周期
第四章  用漸進式改革的辦法推動供給結構升級
第五章  放鬆對制度改進的約束,改善經濟增長的條件
第六章  解除要素供給約束。再造新要素紅利
第七章  解除技術供給約束,再造新技術紅利
第八章  以「供給要素貢獻」為核心的收入分配改革
第九章  影響物價波動的供給衝擊模型
附編:與改革同行
後記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