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宏觀經濟學史(從凱恩斯到盧卡斯及其後)

  • 作者:(比利時)米歇爾·德弗洛埃|譯者:房譽//李雨紗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07571
  • 出版日期:2019/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88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宏觀經濟學史(從凱恩斯到盧卡斯及其後)》系統介紹了從凱恩斯《通論》到「盧卡斯革命」再到當今宏觀經濟學的思想發展歷程,作者以簡練且具有批判性的方式依次介紹了各個時期的重要模型——包括凱恩斯主義模型、貨幣主義模型、非瓦爾拉斯均衡模型、新興古典宏觀經濟學模型、新凱恩斯主義模型、RBC模型、第二代新凱恩斯主義模型等。作者注重就各個學派之間的異同和聯繫進行剖析,強調方法論和思想性,輔之以重要經濟學家自身的經濟思想發展概述,並對宏觀經濟學的演化規律和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本書對宏觀經濟學思想的評述系統、深刻,具有啟發性,有助於經濟學相關專業的教師、學生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增進對宏觀經濟學的理解。

作者介紹
(比利時)米歇爾·德弗洛埃|譯者:房譽//李雨紗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專欄目錄
中文版序
前言
致謝
第一部分  凱恩斯與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
  第一章  凱恩斯的《通論》和現代宏觀經濟學的興起
    《通論》的研究計劃
    動物精神
    凱恩斯研究計劃的障礙
    失業問題在馬歇爾體系內無容身之處
    馬歇爾和凱恩斯之間的其他失業理論
    凱恩斯對非自願失業的解釋:有效需求模型
    一個批判
    一個一般化的評價
    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興起
  第二章  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IS-LM模型
    希克斯:《凱恩斯先生與古典經濟學》
    莫迪利安尼的工資黏性模型
    克萊因和宏觀計量經濟學模型的興起
    菲利普斯曲線的誕生
    新古典綜合
    結語
  第三章  新古典綜合計劃:克萊因和帕廷金
    克萊因(1950),《美國經濟波動(1912-1941)》
    瓦爾拉斯的試錯機制
    帕廷金對凱恩斯的非均衡解釋
  第四章  米爾頓·弗里德曼和貨幣主義者的爭論
    米爾頓·弗里德曼:生平和成果
    弗里德曼的方法論
    弗里德曼對凱恩斯的評論
    貨幣主義的主要信條
    凱恩斯主義與貨幣主義之爭
    貨幣主義者挑戰的缺陷
    理論與意識形態
    貨幣主義的衰落
  第五章  菲爾普斯與弗里德曼:自然失業率
    菲爾普斯
    弗里德曼
    對比
  第六章  萊榮霍夫德和克洛爾
    萊榮霍夫德
    克洛爾的《凱恩斯主義的反向革命》
  第七章  非瓦爾拉斯均衡模型
    巴羅一格羅斯曼模型(1971)
    德雷茨模型(1975)
    貝納西
    馬林沃
    從非均衡理論到非瓦爾拉斯均衡理論

    非自願失業?市場非出清
    天折
  第八章  對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評價
    本書的研究局限
    對比
    含混的概念
    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成就
    結語
第二部分  DSGE宏觀經濟學
  第九章  盧卡斯與DSGE宏觀經濟學的興起
    術語體系
    盧卡斯理論框架的形成
    盧卡斯對凱恩斯的經濟學理論貢獻的評述
    盧卡斯對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評價
    理性預期革命
    結語
  第十章  方法論突破
    研究議題的變化
    盧卡斯談方法論
    新的均衡概念
    比較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與新興古典宏觀經濟學
  第十一章  評價盧卡斯
    盧卡斯對凱恩斯的評價
    跨期替代
    瓦爾拉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利弊
    模稜兩可的盧卡斯
    政治議程
    結語
  第十二章  對盧卡斯的早期回應
    西姆斯對盧卡斯批判的反駁
    盧卡斯與凱恩斯主義:最開始的衝突
    理性預期假設:從抵抗到不情願地採納
    拯救菲利普斯曲線的嘗試
    奧肯的搜尋觀點
    關於市場出清假設的爭論
    關於非自願失業的爭論
    評價
  第十三章  回應盧卡斯:第一代新凱恩斯主義
    主要特點
    隱性合同模型:阿薩里迪斯模型
    效率工資模型:夏皮羅和斯蒂格利茨的怠工模型
    交錯工資設定模型:費希爾模型
    菜單成本和近似理性模型
    評價
    卡林和索斯基斯的工資議價增強式IS-LM模型
  第十四章  回應盧卡斯:其他研究思路
    戴蒙德的搜尋外部性研究
    羅伯茨的協作失靈模型
    哈特的不完全競爭模型
    結語

  第十五章  真實經濟周期模型: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的貢獻
    將接力棒傳給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
    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的模型(1982)
    錨定索洛模型的RBC模型
    對索洛增長核算的早期態度
    RBC基準模型
    模型背後的故事:一個巨大的「假設
    普雷斯科特對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和RBC
    宏觀經濟學的比較
    方法論基礎:完善的理論體系已經存在
    鞏固盧卡斯革命
  第十六章  真實經濟周期模型:批判和發展
    早期回應
    漢森一羅傑森的不可分勞動模型
    家庭生產:本哈比、羅傑森和賴特模型
    政府支出衝擊
    丹斯尼和唐納森的怠工模型
    晚期批判:實證方面取得的有限成就
    晚期批判:對技術衝擊驅動經濟波動的質疑
    方法論突破
  第十七章  真實經濟周期模型:我的評述
    模型與其待解釋現象之間的差異
    是否應當推翻RBC模型
    RBC模型的局限性
  第十八章  第二代新凱恩斯主義模型
    新框架:包含價格黏性的壟斷競爭框架
    西姆斯論貨幣非中性
    回歸貨幣和貨幣政策問題
    為貨幣政策規則豐富微觀基礎
  第二代新凱恩斯主義基準模型
    貨幣政策衝擊
    帶有多重扭曲的新凱恩斯主義模型
    新凱恩斯主義和RBC模型的綜合
    無人抵制的壟斷競爭框架
    共識中的裂痕
    我的評價
    結語
第三部分  一個更寬廣的視野
  第十九章  馬歇爾-瓦爾拉斯大分流視角下的宏觀經濟學史
    馬歇爾一瓦爾拉斯大分流
    基於馬歇爾一瓦爾拉斯大分流的宏觀經濟學史
    結語
  第二十章  關於DSGE宏觀經濟學的論戰
    DSGE模型在華盛頓
    法默的自我實現預言模型
    萊榮霍夫德和基於經濟主體的模型
    號召回歸凱恩斯的克魯格曼
  第二十一章  繼往開來
    一般教訓
    重要的決定性節點

    2008年經濟衰退的影響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