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經營方略(升級版)

  • 作者:宋志平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21707090
  • 出版日期:2019/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53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一部深入淺出的解題手記。書中內容均節選自宋志平董事長1993年以來的各類講話講課、媒體訪談、署名文章。近300篇短文組成的長鏡頭,跨越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過程,記錄了一位大型企業領軍者在推動國企脫困、市場化改革、規範治理、做強做優、轉型升級、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等歷史進程中做出的不懈努力。
    本書是一部獨具特色的企業方略。書中將中國改革開放的恢弘曆史、行業結構調整的重大變遷、國企深化改革的時代脈絡與豐富的企業案例、生動的人生故事融匯一爐,系統梳理了源自實踐的深厚思想和特色理念,深刻揭示了中國企業快速成長的動因,生動再現了一代國有企業家百折不撓、矢志不渝、實幹興企的赤誠情懷。
    本書是一部以簡馭繁的經營寶典。書中所呈現的央企市營、整合優化、聯合重組、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精管理等一系列實證經驗,以及缺什麼找什麼、從管理到經營、有效創新、建立共享機制、包容性成長、弘揚君子之道等全新經營理念彌足珍貴,對於企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弘揚企業家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價值。

作者介紹
宋志平
    宋志平,管理工程博士,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世界水泥協會創始主席,歷任三屆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深耕我國建材行業40年,2019年11月卸任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黨的十五大和十八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曾獲「中國優秀企業家金球獎」「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全球華人經濟領袖」「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改革紀念章」「影響改革開放進程的企業領袖」「《財富》CEO終生成就獎」「中國企業領袖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殊榮。     作為傑出的央企領導人,宋志平曾同時出任中國建材集團、國葯集團董事長,並帶領兩家企業雙雙躋身世界500強行列。他開創的「央企市營」「整合優化」「八大工法」「六星企業」「三精管理」「格子化管控」等成功實踐,被企業界推崇為「宋志平模式」。他先後推動8家央企重組、混合近幹家民企,創造性提出「央企的實力+民企的活力=企業的競爭力」的公式,被公認為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曾獲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第六屆管理科學獎等。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戰略與目標
  戰略贏是大贏,戰略輸是大輸
  戰略是頭等大事
  再優秀的管理也代替不了戰略
  思想先行:今天要為明天想清楚
  企業領導的首要責任是眺望遠方
  管理者不同於領導者
  從「有什麼做什麼」到「缺什麼找什麼」
  戰略是目標導向還是資源導向
  沒有槍,沒有炮,別人幫我們造
  變身巨無霸的一條捷徑
  戰略由目標倒推而來
  戰略是一場取捨
  戰略就是佔領一個地方
  退出不佔根本優勢的領域
  生根大行業的意義
  戰略要打特色牌
  把雞蛋放在幾個籃子里
  業務選擇要歸核化
  適度多元化戰略
  投資要注重業務組合力
  選擇新業務的「四問」和「四要」
  機遇來了——跳起來,抓住它
  失去機會是最大的失誤
  兵貴神速
  機遇只留給有準備者
  「機」從「危」中來
  在經濟嚴冬里尋找生機
  奇跡越不出規律的邊界
  戰略的「變」與「守」
  二次創業中的戰略思考
  市場開拓的三把鑰匙
  「四位一體」對接新經濟
  「求新求強」戰略
  跨越式成長的動因
  「四結合」特色成長模式
  新常態下的戰略選擇
  拿起「放大鏡」,放下「望遠鏡」
  加快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從「兩個大力」到「三條曲線」
  怎樣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打造企業競爭新優勢
  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企業戰略
  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做企業需要格局和能力
  開啟從大到偉大的新征程
  培育更多隱形冠軍
  達人達己的國際化道路

  做好本土市場是國際化的基礎
  國際化路線的「三部曲」
  深耕「一帶一路」大市場
  打造「走出去」國家名片
  堅持合作共贏三原則
  全球化陰影下的企業選擇
  迎接全球化4.0時代
  大企業戰略應是國策
  中國的事業是企業
  企業要做強做優做大
  大企業的五大使命
  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
  中國大企業的特色成長道路07g
  破除大企業的四個迷思
第二章  改革與機制
  生而憂則市
  一切源於改革
  國企不是用「偏飯」喂大的
  此央企非彼央企
  勇士的桂冠由荊棘編成
  「適者生存」法則鍛造新型國企
  改革是倒逼下的選擇
  央企市營:「草根」涅槃記
  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企業制度
  做市場化改革的先行者
  什麼是「央企市營」
  股權多元化不是私有化
  堅持競爭中性原則
  混合之道:沏出國民共進的好茶
  混合所有制是把金鑰匙
  不應有「誰吃誰」的擔心
  不是與民爭利,而是與民同利
  國民融合是大勢所趨
  央企的實力+民企的活力=企業的競爭力
  混合之術:找到各方最大公約數
  混合要順勢而為
  新物種創造新優勢
  宜控則控,宜參則參
  「正三七」和「倒三七」
  讓所有者到位
  變革就要端出「牛肉」
  「三優先」與「三目標」
  一個公式和十六字口訣
  開展機製革命
  混改的關鍵是「改」不是「混」
  何謂企業的機制
  讓企業成為共享平台
  充分維護員工利益
  從「老三樣」到「新三樣」
  尋找優秀的職業經理人

  從半職業經理人到職業經理人
  嚴把入口,暢通出口
  引才、育才、用才的「三個一」策略
  堅持內部優先原則
  吸納優秀的民營企業家
  建立中長期激勵機制
  雙軌制內的職業經理人管理
  弘揚企業家精神
  誰是企業家
  關心和愛護國有企業家
  企業家精神的內涵
  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
  打通改革最後一公里
  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的關係
  「改回去」與「改出來」
  深化國企改革的路已走通了
  以管資本為主
  國有投資公司要當好載體
  混合所有制企業應脫下「黃馬褂」
第三章  整合與創新
  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硬仗
  需求側的故事演變為供給側的故事
  用好去產能和創新轉型兩把利劍
  標本兼治:把去產能和去產量結合起來
  區域整合是行業自我救贖的機會
  關工廠也是發展生產力
  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
  錯峰生產應當常態化
  大企業是過剩產能的終結者
  整合優化:過剩經濟下的新活法
  聯合重組是市場經濟的高級方式
  發揮「無形之手」的作用仃
  行業重組需要法律保障
  聯合重組不應被視為壟斷
  從拉豪合併看強強聯合
  聯合重組是一門高超的經營藝術
  有中國特色的併購
  聯合重組的五原則與「三部曲」
  不能「包打天下」,而是「三分天下」
  從利潤出發是前提
  只收會下蛋的「老母雞」
  要有與人分利的思想
  收人先收心
  中國建材憑啥入選哈佛案例?
  重組模式可以複製
  讓我們一起走出「叢林」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廣義的企業管理=外部市場管理+內部運行管理
  從量本利到價本利

  杜絕比勇鬥狠的壞競爭
  做好市場競合的「四化」
  行業當有價值意識的覺醒
  大企業整合:1+1>2
  強強聯合是大勢所趨
  兩材重組無縫對接
  「三步走」方略
  深度整合燒出一鍋「好菜」
  「四合一」打造新國葯
  開展有效的創新
  有效的創新才是好創新
  從模仿式創新到自主創新
  集成創新:把做麵包的技術用在蒸饅頭上
  用重組方式進行技術創新
  吹響協同創新的「集結號」
  既造「矛」又造「盾」
  技術創新是核心動力
  培育核心技術要過「四關」
  我們應向麻省理工學院學些什麼
  把產學研擰成一股繩
  技術創新的新思路
  把研發當作產業
  科研院所轉制的「第三種模式」
  重視商業模式創新
  創新是全方位的
  發現新的價值創造方式
  發展製造服務業
  企業需要互聯網思維
  創新模式的選擇不是單一的
  擁抱雙創時代
  把握創新創業新機遇
  萬眾創新與企業創新相融合
  創新創業需要智商、情商、膽商
  從新星到巨星有多遠
第四章  經營與管理
  從管理到經營
  經營是做正確的事
  企業一把手必須是經營高手
  以創造績效為榮
  企業靠什麼贏利
  八字定價原則與五優路線
  塑造價值型企業
  贏利是企業的基本責任
  「掌門人」應該是「經濟人」
  把我的真心放在你的手心
  上市妙不可言又苦不堪言
  市值是上市公司效益的第一指標
  開展三精管理
  何謂三精管理
  大而堅小而美,規模適度才最好

  「分家」分出新活力
  時時提防大企業病
  「早細精實」抓管理
  質量管理永遠在路上
  搞管理靠工法
  管理制勝的法寶
  「五集中」必不可少
  從原理出發,用數字說話
  囤積庫存要不得
  點石成金的輔導員制
  對標優化:變「相馬」為「賽馬」
  好企業應是「六星企業」
  「增節降」工作法:生於危機的撒手?
  風險可控可承受
  企業衰落有跡可循
  做企業為什麼會失敗
  正確規避和應對風險
  用制度來「治未病」
  花好投資這筆錢
  決策要見人見物
  管控之道
  提高企業免疫力靠管控
  集權好還是分權好
  母子公司各司其職
  「格子化」:巧克力盒子里的管控哲學
  破除穀倉效應:分工不分家
  管理的本質是實踐
  管理的秘訣是持之以恆
  釐清ABC,廠長不難當
  練得內功拿下雲
  質量和信譽是永遠的追求
  像辦商場一樣辦企業
  管理提升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治理是更高級的管理
  從管理到治理
  跳出「人治」的思維
  強化治理才能基業長青
  治理時代需要什麼樣的管理團隊
  偉大的公司需要偉大的董事會
  董事會的本質是什麼
  董事會:儀式型——開放型——積極進步型
  解決政企分開的「一把刀」
  確保公司的獨立性
  建立合規績效學習型董事會
  充分發揮外部董事作用
  做好董事長是一門藝術
  積極的董事長=班長+戰略家+老師
  如何開好董事會
  董事長和總經理:一個看路一個拉車
  做「雙料董事長」的那五年

  「三匹馬」拉好「一駕車」
第五章  團隊與組織
  以人為中心
  人是最寶貴的財富
  企業是人,企業靠人,企業為人,企業愛人
  管理的目的不是控制而是發揮
  小型漲落是進化過程
  點燃員工心中之火
  企業應是樂生的平台
  企業蒸蒸日上的關鍵
  以廠為家
  企業崛起要靠敬業精神
  怎樣才是真正關愛員工
  下崗大潮中的艱難抉擇
  優秀的團隊必定是一流的樂隊
  打造高質量的團隊
  多談「我們」而不總是「我」
  企業需要「五有幹部」
  做企業要精心
  六種能力至關重要
  建設優秀的總部隊伍
  領導力是一種特質
  領導力可以複製嗎
  企業領導的四個角色
  領導者必經的修煉
  當領導需要哪些特質
  看問題的三個方法
  關鍵時刻做好「四個選擇」
  做企業要先人後事
  知人善用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尋找企業痴迷者
  優秀的人才從哪裡來
  人才創造企業,企業造就人才
  想招「金鳳凰」,先栽「梧桐樹」
  青青子衿
  青春是人生的給予
  用人要趁早
  做稱職的接班人
  像辦學校一樣辦企業
  管理是教育
  MBA、EMBA是必修課
  企業需要「西點軍校」式的商學院
  怎樣進行深度工作
  培養深度工作技能
  把時間用在學習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
  何妨多點兒「書獃子」精神
  讀書:一場與智者的對話
第六章  文化與願景
  文化定江山
  文化競爭的最後一場決賽

  讓文化成為一種信念
  不接納企業文化的人,再有才也不能用
  建立共同願景
  文化是學不會偷不走的
  建設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實用第一
  解決文化融合這道難題
  提防壞文化的侵蝕
  講好企業故事
  大企業靠文化和制度影響人
  以先進的文化指引心靈
  確立企業的價值觀
  傳承「和」文化
  以優秀文化提升軟實力
  發揚偉大的上市精神
  做企業需要包容
  包容是必需的經營哲學
  做企業的三重境界:利己——互利——利他
  在企業里開展幸福教育
  企業家應有的心態
  企業領導要能吃虧
  學會接受拒絕,學會坦誠待人
  做有品格的企業
  企業的四種品格
  站在道德高地做企業
  把兼濟天下作為責任
  大企業要做履責先鋒
  打造陽光企業
  市場需要領袖企業
  藍天是企業的第一責任
  企業應遵循的價值排序
  為消除霧霾而努力
  節能環保要抓「3+1」
  該是告別「秦磚漢瓦」的時候了
  東方思想也能做出世界級企業
  東西方管理思想應兼容並蓄
  好好補上國學這一課
  以孔子為師
  半部《論語》做企業
  弘揚君子之道
  企業家是國家英雄
  培養世界級企業家
  企業家首先應是思想家
  一生做好一件事
  國有企業家不需要耀眼的名字
  企業家時代大有可為
  永遠面向正前方
  忙碌的蜜蜂沒有悲哀的時間
  常懷四種「心」
  我們總要向前再邁一步

  做一顆平凡的鋪路石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