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都要有會計思維。
本書從會計思維的角度深度分析了讓公司穩賺不賠的秘密:做任何工作前,先思考「有沒有利潤」。
如何像大公司一樣制訂財務規劃?
如何管理「財報」和「預算」?
如何把工作數字化,以擺脫低效率?
如何成為會看「關鍵數字」的人?
優衣庫、無印良品、宅急便等公司成功,都靠這本會計思維教科書。
在本書中,你將看到:
◎「改變優衣庫命運」的幕後推手、知名會計師安本隆晴現身說法:
30多年會計師生涯,稽核、監察數十家大公司經營狀況的經驗總結。
◎解開日本最賺錢的公司持續獲利的秘密:
公開解析豐田、無印良品、優衣庫等日本知名企業的財務數據!
◎破除「流量很炫目,企業卻賠錢」的魔咒:
把一切經營過程都數字化,用會計的力量擺脫髮展困境。
作者介紹
(日)安本隆晴|譯者:張婷婷
安本隆晴,日本資深會計師、優衣庫經營稽核人。
1954年生於日本靜岡,1976年早稻田大學商學系畢業,是資深會計師、稅務士和公司上市監察顧問。曾任職朝日監察法人公司,現開設安本會計事務所。
1990年受迅銷集團柳井正社長所托,擔任公司上市監察咨商顧問,幫助優衣庫從地方小公司搖身變為跨國上市大企業,至今已23年。同時擔任日本各業種大企業經營監察顧問。
2007年起,在中央大學專業研究所會計研究系,針對社會人士開設「上市準備論」、「個案研究」、「PROJECT演習」等相關課程。
著有《優衣庫監察實錄》等著作。
目錄
CHAPTER 1 只有用「會計思維」經營,公司才能穩步成長
1 不懂會計思維,一輩子只能當基層員工
不管數學成績多差,一定要懂「會計思維」
「會計」就是把錢的事講清楚,這並不難
「財務報表」會顯示一家公司的未來
每位員工做事之前,先思考「會不會有利潤」就對了
2 把公司從「小型汽車」變成「F1賽車」
客人多、生意好,公司一定會賺錢嗎?未必
從「小型汽車」到「F1賽車」
3 像大公司一樣制定高目標數字
所有的知名大企業都曾經是中小企業
每年開30家優衣庫分店,真的做到了
很努力卻沒有利潤,資金流動到哪裡去了
4 倒閉公司的財務報表,也值得學習
欠缺會計思維,最終招致倒閉
「破產徵兆」早就顯現在財務報表上了
5 「會計思維」讓優衣庫迅速成長的秘密大公開
用會計思維架構公司,部門組織結構才清晰
清晰地展現各職務的職責,安排合適的人員
設定標準店鋪的規模,以及每家店鋪的「損益結構」
按月迅速掌握預算與實績的差異,立刻採取措施
把將來成功的原因與風險都弄清楚,設定成長目標
CHAPTER 2 「每月財報」與「預算管理」,打造高效團隊
1 五年後公司是什麼樣子呢?用「反推法」制訂經營計劃
預算是對未來目標的「期望」,也是為行動建立的「假設」
擬訂預算,「由上而下」型較有成長可能
過去的數字只能參考,不能當做基準
制定三種目標層級,既能激勵員工又能確保達到最低標準
2 「預算管理」能讓問題「更透明」
用每月預算比較「計劃」和「實績」
「數字」是最好的「警報系統」,只要你看得懂
把完成每月報表的時間限制在「下個月5日以前」
3 流程標準化,終結「拖延、沒效率」
月底的結賬為什麼要拖到3個星期以上
「預算管理」可以幫你找出所有部門「導致浪費的程序」
縮短預算管理時間,避免時間、人力和費用的浪費
4 培養用「數字」思考的管理人才
管理部門才是一家公司的命脈
管理部門要配合公司成長,隨時調整業務內容
5 「盤點」和「賬款餘額」可以驗收營業實績
「實地盤點」考驗數字思考力
庫存差異展現的五個問題
「應收賬款」餘額與「應付賬款」餘額的差異
從「應付賬款」餘額的差異中發現的五個問題
6 不只是貨物盤點,員工的「工作盤點」更重要
做工作拖拖拉拉,公司不會有利潤
這樣分配工作,最省時、最省力、最有效率
CHAPTER 3 用數字思考,公司當然會賺錢
1 你會構建「能幫公司獲益」的結構嗎
一定要懂「損益結構」和運營「現金流量結構」
毛利率和管銷費用比率的數字,會隨業種變動
「提高毛利率」,就該採取六個「簡單化」措施
降低管銷費用,五個「節省」措施最有效
2 用「數字管理」一眼看出各部門的執行力
把本業做好,別讓多元化業務變成阻力
算出獲益能力強的部門,獎勵或擴大它
用數字結果決定,繼續留用或裁撤
3 把員工的表現數字化,擺脫低效率的工作
公開經營狀況,提升員工幹勁
工作數字化:製作員工平均損益表
算算看,你幫公司賺錢了嗎
4 「庫存」就是損失,務必削減到最少量
「滯留庫存」是妨礙金錢流動的「老鼠屎」
用數字管理,快速掌握滯留庫存
最高目標就是「零庫存」
5 找出獲利最高的「折舊攤提」年限
很難理解的折舊攤提,這樣想就簡單多了
折舊攤提的演算法和「年限」與「生產數字」相關
估算並制定最有益的「耐用年限」
6 事前處理,就能避免「呆賬」
事前做好「防範風險」的準備
呆賬,要用多少銷貨收入才能抵消
CHAPTER 4 老闆想要的一定是會看「關鍵數字」的人才
1 十二個經營指標數字,就能「診斷全局」
分析和比較,第一時間調整預算計劃
讀懂指標數字,就能早一步行
2 用兩個比率,算出「利益效率」
財務分析看兩個比率:「總資本當期報酬率」與「總資產周轉率」
營業額增長時,要注意總資產中的「借款」是否增加
3 看「損益兩乎點」,算出「絕對獲利數字」
計算之前,先分清楚「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
越低越有利潤!降低「損益兩平點」的五種方法
基本問題:拉麵店一天要賣幾碗才能賺錢
4 不是全部一樣,你得算出自己公司獨特的管理數字
做成儀錶盤圖,更加清晰明了
不僅僅以同業為基準,要有自己獨特的關鍵績效指標
數字的變化,有助於你思考該採取什麼措施
5 無論任何企劃,一開始就要定下長期目標
每段時期要面對不同的優先課題,把握兩個重點
每個單位都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6 找出不必要的經費,削減再削減
厲害的成本削減是「花更多的錢,提出更賺錢的企劃」
擴大服務、大量採買,成功削減經費
單純地減少經費,不能「減少浪費」
定出數字,就能自動減少「浪費」
算算看,「不必要的會議」花費了多少成本
7 光用「關鍵數字」,就能激起危機意識和行動力
從數字中感受到危機,開始經營改革
激發員工的行動力,用數字就對了
CHAPTER 5 這5家知名企業的社長、員工,都在用「數字思考力」
結論 公司穩步成長並賺錢,老闆、員工都獲益
經營者必備的三要素,不是人人都有
讓所有員工都懂怎麼用「會計思維」
案例1 優衣庫社長:提出「超高銷售額」目標
否定現狀,就是公司的生存之道
上市前的開店資金是從「資金周轉差」來的
用「魔術數字」,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
要想賺錢,絕對不能增加庫存
要想抓住銷售基準,就要算好「平效」
要想精確地測量產能,就要計算「人工小時」
案例2 ASKUL文具:用「數字」管理生產和需求
新的銷售渠道壓迫舊通路,老企業看見了未來的危機
ASKUL的起步與商業模式的進化
全部數字化的需求鏈管理,把庫存降到了最低
案例3 小松製作所:用「速度」改革成功
導致赤字危機的主因,居然是「固定費用」
經營改革的關鍵是決算的迅速化
案例4 日本麥當勞:自創獨特的「顧客滿意」指標
「達到這個數字!」單一的命令,員工容易執行
提高服務能力的獨特經營指標——「CSO」
案例5 黑貓宅急便:把「服務水平」數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