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金融學(第2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叢書

  • 作者:(美)茲維·博迪//羅伯特·C·默頓//戴維·L·克利頓|譯者:曹輝//曹音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169408
  • 出版日期:2013/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47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茲維·博迪、羅伯特·C·默頓、戴維·L·克利頓著的《金融學(第2版)》以功能視角劃分金融體系,採用統一整體的邏輯演進方式闡釋金融領域涉及的問題。內容涉及金融和金融體系的基本介紹、時間與資源配置、價值評估模型、風險管理和資產組合理論、資產定價、公司金融等金融領域的基本問題。
    本書致力於提供金融領域的全景化描述,將金融領域涉及的問題納入邏輯嚴整的統一分析框架中,為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選擇感興趣的內容提供方便,並且有助於使用者迅速了解金融領域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繫。大量專欄和圖表提供了豐富的背景知識,併為進一步的研究預留了充足的空間。這些專欄選取不同素材從各個角度說明理論的應用性,從而有利於加深對理論的理解。

作者介紹
(美)茲維·博迪//羅伯特·C·默頓//戴維·L·克利頓|譯者:曹輝//曹音

目錄
第1部分  金融和金融體系
  第1章  金融學
    1.1  對金融學進行界定
    1.2  為什麼學習金融學?
    1.3  居民戶的金融決策
    1.4  企業的金融決策
    1.5  企業組織的形式
    1.6  所有權與管理的分離
    1.7  管理的目標
    1.8  市場性管束:收購
    1.9  財務專家在公司中的角色
  第2章  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
    2.1  什麼是金融體系?
    2.2  資金流動
    2.3  從功能出發的視角
    2.4  金融創新與「看不見的手」
    2.5  金融市場
    2.6  金融市場中的比率
    2.7  金融中介
    2.8  金融基礎設施與金融管制
    2.9  政府與准政府組織
  第3章  管理財務健康狀況和業績
    3.1  財務報表的功能
    3.2  財務報表回顧
    3.3  市場價值與賬麵價值
    3.4  收入的會計標準與經濟標準
    3.5  股東收益率與賬面凈資產收益率
    3.6  運用財務比率進行分析
    3.7  財務規劃過程
    3.8  構建財務規劃模型
    3.9  增長與外源融資需要
    3.10  營運資本管理
    3.11  流動性與現金預算
第2部分  時問與資源配置
  第4章  跨期配置資源
    4.1  複利
    4.2  複利的頻率
    4.3  現值與折現
    4.4  其他折現現金流決策規則
    4.5  複合現金流
    4.6  年金
    4.7  永續年金
    4.8  貸款的分期償還
    4.9  匯率以及貨幣的時間價值
    4.10  通貨膨脹和折現現金流分析
    4.11  稅收與投資決策
  第5章  居民戶的儲蓄和投資決策
    5.1  生命周期儲蓄模型
    5.2  考察社會保障
    5.3  通過自願性退休計劃延遲支付稅收

    5.4  你是否應當投資于一項專業學位?
    5.5  你應當購買還是租賃?
  第6章  投資項目分析
    6.1  項目分析的性質
    6.2  投資構思源自何處?
    6.3  凈現值投資規則
    6.4  估計一個項目的現金流
    6.5  資本成本
    6.6  運用試算平衡表進行敏感性分析
    6.7  分析成本下降的項目
    6.8  擁有不同存續期的項目
    6.9  對相互排斥的項目進行排序
    6.10  通貨膨脹與資本預算
第3部分  價值評估模型
  第7章  市場估值原理
    7.1  資產價值與資產價格的關係
    7.2  價值最大化和金融決策
    7.3  一價定律與套利
    7.4  套利與金融資產價格
    7.5  利率和一價定律
    7.6  匯率與三角套利
    7.7  運用參照物進行價值評估
    7.8  價值評估模型
    7.9  價值的會計標準
    7.10  信息怎樣反映在股票價格之中?
    7.11  有效市場假說
  第8章  已知現金流的價值評估:債券
    8.1  使用現值因子對已知現金流進行價值評估
    8.2  基本構成要素:純粹折現債券
    8.3  附息債券、當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
    8.4  解讀債券行情表
    8.5  為什麼到期期限相同的債券的收益率可能有所不同?
    8.6  隨時間推移的債券價格行為
  第9章  普通股的價值評估
    9.1  解讀股票行情表
    9.2  折現紅利模型
    9.3  盈利和投資機會
    9.4  對市盈率方法的重新考察
    9.5  紅利政策是否影響股東財富?
第4部分  風險管理與資產組合理論
  第10章  風險管理的原理
    10.1  什麼是風險?
    10.2  風險與經濟決策
    10.3  風險管理過程
    10.4  風險轉移的三個方面
    10.5  風險轉移與經濟效率
    10.6  風險管理機構
    10.7  資產組合理論:最優風險管理的量化分析
    10.8  收益率的概率分佈
    10.9  作為風險度量標準的標準差

  第11章  對沖、投保和分散化
    11.1  使用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對衝風險
    11.2  運用互換合約對沖匯率風險
    11.3  通過針對負債配比資產對沖缺口風險
    11.4  最小化對沖成本
    11.5  投保與對沖
    11.6  保險合約的基本特徵
    11.7  金融性擔保
    11.8  利率的最高限價與最低限價
    11.9  作為保險的期權
    11.10  分散化原理
    11.11  分散化與保險成本
  第12章  資產組合機會和選擇
    12.1  個人資產組合選擇的過程
    12.2  預期收益率和風險之間的權衡取捨
    12.3  運用多種風險資產的有效分散化
第5部分  資產定價
  第13章  資本市場均衡
    13.1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概述
    13.2  市場資產組合風險溢價的決定因素
    13.3  單個證券的貝塔係數和風險溢價
    13.4  在資產組合選擇的過程中運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13.5  評估價值與管制收益率
    13.6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修正與替代選擇
  第14章  遠期市場與期貨市場
    14.1  遠期合約與期貨合約的區別
    14.2  期貨市場的經濟功能
    14.3  投機者的角色
    14.4  商品的即期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的關係
    14.5  從商品的期貨價格中提取信息
    14.6  黃金的遠期一即期價格平價
    14.7  金融期貨
    14.8  「隱含性」無風險利率
    14.9  遠期價格不是未來即期價格的預測值
    14.10  存在現金支付的遠期一即期價格平價關係式
    14.11  「隱含性」紅利
    14.1  2外匯的平價關係
    14.1  3匯率決定中預期的作用
  第15章  期權市場與或有索取權市場
    15.1  期權怎樣運作?
    15.2  使用期權進行投資
    15.3  賣出期權與買入期權的平價關係
    15.4  波動性與期權價格
    15.5  二項式期權定價
    15.6  動態複製與二項式模型
    15.7  布萊克一斯科爾斯模型
    15.8  隱含波動性
    15.9  公司負債與權益的或有索取權分析
    15.10  信用擔保
    15.11  期權定價方法的其他應用

第6部分  公司金融
  第16章  企業的財務結構
    16.1  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
    16.2  權益性融資
    16.3  債務性融資
    16.4  無摩擦環境中的資本結構無關性
    16.5  通過財務決策創造價值
    16.6  降低成本
    16.7  解決利益衝突
    16.8  為利益關聯方創造新機會
    16.9  實踐中的融資決策
    16.10  怎樣評價杠桿化投資?
  第17章  實物期權
    17.1  投資于實物期權
    17.2  遞延期權:不確定性與不可逆性的例證
    17.3  運用布萊克一斯科爾斯公式評估實物期權
專業術語表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