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踐行汽車強國策

  • 作者:編者:趙福全//蘇瑞琦//劉宗巍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579106
  • 出版日期:2017/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8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趙福全、蘇瑞琦、劉宗巍編著的這本《踐行汽車強國策》是趙福全研究院·汽車強國系列的第三輯,書中集中展現了2016年「趙福全研究院」第六、七季的九場高端對話。內容記載了趙福全與奇瑞汽車尹同躍、蔚來汽車李斌、前途汽車陸群、北汽集團徐和誼、吉利汽車李書福、長城汽車魏建軍、長安汽車朱華榮、廣汽集團吳松、上汽集團藍青松九位汽車企業領軍人圍繞著產業發展、企業戰略、品牌建設、技術路線及商業模式五大主題進行的深度探討,展現了汽車業界領袖們對產業政策的建言和對未來趨勢的分析,對品牌戰略的積極實踐和對技術路線的前瞻把握。本書融入了汽車企業領軍人物進行企業管理的經驗、對商業模武的嘗試,也展現了他們堅定發展自主品牌的壯志、求賢若渴延攬人才的誠心。
    本書適合汽車行業及其相關行業的企業管理人員、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趙福全//蘇瑞琦//劉宗巍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部分  高端訪談
  01 對話奇瑞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自主情境與奇瑞邏輯
  02 對話蔚來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迭代效應下的溢價風口
  03 對話長城華冠董事長、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新晉老兵」的契機與路徑
  04 對話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刮骨魄力映現后發優勢
  05 對話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貫通發展與情境應用
  06 對話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軍——自主神話的霸氣與豪情
  07 對話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強者思維與價值軌跡
  08 對話廣汽集團副總經理、董事、廣汽乘用車董事長吳松——審時度勢下的絕佳機遇
  09 對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藍青松——重塑需求下的機遇與挑戰
第二部分  論道車界
  一、產業發展
    01 強國戰略
      加快建設汽車強國的步伐
      汽車強國需要三方共同努力
      院長心聲
    02 產業政策
      審批政策應更具靈活性
      合資股比放開的前提是留夠時間
      國家層面應加大力度鼓勵聯合
      院長心聲
    03 未來趨勢
      產業變革帶來空前歷史機遇
      本輪產業重構的核心機遇是與用戶關係的改變
      新一輪汽車產業變革是質變
      院長心聲
    04 新舊較量:傳統車企觀點
      未來十五年新舊力量將決出勝負
      傳統車企更有可能贏得最終勝利
      未來汽車不斷迭代升級不會改變其基礎架構
      傳統車企不會讓出產品升級的主導權
      新創車企與傳統車企都應揚長避短
      互聯網造車同樣需要循序漸進
      汽車安全是不容絲毫疏忽的底線
      跑車的用戶體驗不只是加速性能
      院長心聲
    05 新舊較量:新創車企觀點
      傳統車企與用戶的聯繫嚴重不足
      傳統車企轉型難在機制和文化
      企業統一的價值觀難以覆蓋多種管理訴求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核心是服務用戶
      未來確保用戶體驗的關鍵是重新定義汽車
      未來汽車需要新的分類標準
      電動汽車給新創車企帶來機遇
      新創車企最大的難點在於銷售和品牌
      線上渠道與線下交流要相互結合
      在線互動服務才能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

      新創車企造車也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創車企是同盟軍而非競爭者
      院長心聲
  二、企業戰略
    01 企業戰略與企業家精神
      汽車產業競爭激烈
      企業戰略需要貫徹始終
      企業家要定方向、用好人、找資源
      院長心聲
    02 發展自主
      發展自主品牌才能建成汽車強國
      自主品牌發展形勢喜人
      誕生世界級的自主品牌是可能的
      合資品牌同樣面臨挑戰
      自主品牌需要更上一層樓
      自主品牌如何快速發展
      長遠規劃、穩步發展
      把握時機、加快發展
      加強合作、協同發展
      創新驅動、以我為主
      兼容並蓄、發揮所長
      不排斥合資,但一定為了自主
      院長心聲
    03 自主研發與體系建設
      自主研發、打造平台
      建設體系、完善流程
      多國布局要有清晰邏輯
      院長心聲
    04 人才工程與團隊合力
      願景導向、平等團隊
      尊重是人才工作的核心
      新創企業如何實現團隊融合
      未來產業發展需要新型複合型人才
      互聯網思維不等於互聯網人的思維
      人才流動無傷大局
      院長心聲
    05 海外發展與併購
      中國車企「走出去」需謹慎
      海外發展不能只靠併購
      院長心聲
  三、品牌建設
    01 品牌的重要性
      提升品牌是掌握內需、贏得外需的關鍵
      中國車企打造品牌正當其時
      以質量和誠信鑄就品牌
      塑造品牌的核心是提升產品品質
      品牌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
      高定位的新品牌拉動製造體系升級
      院長心聲
    02 品牌提升的路徑選擇

      新品牌的成長必經漫長曆程
      新品牌必須物超所值
      新品牌必須截然不同
      不斷加深對品牌的理解
      品牌提升沒有捷徑
      院長心聲
  四、技術路線
    01 節能與新能源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迎來窗口期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三大方向
      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但不會一蹴而就
      解決環保問題不能只靠推進新能源汽車
      技術進步的速度決定用戶的選擇
      院長心聲
    02 智能網聯
      新能源與智能網聯雙重機遇同步到來
      無人駕駛的道路還很漫長
      院長心聲
    03 融合發展
      產業生態重塑要求企業密切合作
      傳統車企要與互聯網企業加強合作
      院長心聲
  五、商業模式
    01 代工之辯
      製造環節不是互聯網車企的突破口
      新創車企選擇代工要確保受控
      IT企業的經驗類比
      新創車企必須建立自己的技術標準
      代工模式可以共享優質產能
      用戶體驗需要綜合得分最高
      新創車企也需要自建新工廠
      院長心聲
    02 C2B探索
      嘗試C2B模式符合未來發展趨勢
      C2B模式給用戶以更大的選擇自由度
      C2B模式產生的收益是多元的
      C2B能否落地的關鍵是B端能力
      C2B模式是真正意義上的「以用戶為中心」
      C2B也是品牌傳播的有效手段
      C2B中2的重要性及其實踐
      院長心聲
    03 換電模式
      優先發展電動計程車有助於解決城市空氣污染
      換電模式可以加速電動車在計程車領域的推廣
      未來私家車也有可能實現換電
      院長心聲
附錄  嘉賓簡介
  一、鳳凰汽車及主持嘉賓
    01 鳳凰汽車
    02 主持嘉賓

  二、第六季《趙福全研究院》嘉賓簡介
    01 尹同躍
    02 李斌
    03 陸群
  三、第七季《趙福全研究院》嘉賓簡介
    01 徐和誼
    02 李書福
    03 魏建軍
    04 朱華榮
    05 吳松
    06 藍青松
後記  共繪藍圖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