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省際信息流動空間結構及其對區域等級體系的影響/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青年學術文庫

  • 作者:梁輝|總主編:張中華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16166710
  • 出版日期:201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55
人民幣:RMB 3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梁輝著的《省際信息流動空間結構及其對區域等級體系的影響》試圖揭示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間信息流動的空間格局以及形成機理。作為信息價值得以實現的保證,信息的流動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特徵。對信息經濟的研究包括情報學(主要為宏觀信息經濟)和經濟學(主要為微觀信息經濟)兩個角度,本書即是從情報學角度對信息資源宏觀空間配置這一分支的研究。本書總結了信息流和信息流量的概念與特徵以及信息流動的規律;在把信息流動看作是源於區域間相互聯繫的基本思想下構建模型,揭示出信息流的宏觀空間分佈格局—多中心網路化。分析信息流動空間格局形成的內在機制,以及信息流對數字鴻溝的影響,並據此提出政策建議。

作者介紹
梁輝|總主編:張中華
    梁輝,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9年畢業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信息學院區域經濟學專業,現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城市經濟與管理繫系主任。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省社科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基金等若干項,在《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城市發展研究》、《南方人口》、《經濟問題》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佘篇,並出版專著3部。研究成果曾獲湖北省發展研究獎三等獎、中國人口學會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等多項獎勵。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提出
    一  選題背景
    二  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所屬分支與目標
    一  研究所屬分支
    二  研究目標
  第三節  本書研究內容與創新
    一  研究內容
    二  創新之處
第二章  信息的空間流動:理論基礎與相關述評
  第一節  相關概念辨析
    一  信息與信息流
    二  信息量與信息流量
  第二節  相關研究述評
    一  信息流空間結構研究述評
    二  信息空間流動影響因素以及與實物要素流關係述評
  第三節  信息空間流動研究小結
第三章  信息的空間流動:現狀分析與研究框架
  第一節  信息存量的空間極化
    一  基於信息化程度的存量空間極化
    二  基於傳輸載體的存量空間極化
  第二節  信息需求的空間分層
    一  不同人群間信息需求的分層
    二  不同地區間信息需求的分層——以網路應用需求為例
  第三節  我國主要城市間航空客流的空間格局分析
第四節  提出假設:信息流多中心網路化的空間結構
    一  信息流空間極化假設的提出  
    二  信息流空間網路化結構假設的提出  
  第五節  本書研究框架
第四章  信息流空間集聚與擴散趨勢的定量分析
  第一節  信息化的地理鄰近效應
  第二節  信息流空間集聚與擴散的定量分析
    ——基於空間自相關方法」
    一  空間自相關的概念與應用  
    二  信息流空間集聚與擴散的定量分析
  第三節  信息流區域集聚與擴散格局分析
第五章  信息流空間結構的定量分析
  第一節  空間相互作用與信息空間流動
  第二節  區際信息流動規模模型構建
    一  前提假設
    二  模型的構建與因子的選取
  第三節  信息流動空間結構與新的區域等級體系
    一  信息流動空間結構分析
    二  信息流下新的等級秩序分析
第六章  信息的空間流動:機制分析
  第一節  信息流入的動力與流出的路徑分析
    一  信息流入的動力分析
    二  信息流出的路徑分析
  第二節  信息流的規模收益遞增性與信息流空間集聚

    一  信息流增值性及其與信息流規模收益遞增關係  
    二  信息流衰減性及其與信息流規模收益遞增關係  
  第三節  社會網路與信息流動的多層極化
    一  社會網路關係影響下的信息流動多層極化  
    二  社會網路結構影響下的信息流動多層極化
第七章  信息空間流動與數字鴻溝演化
  第一節  區際數字鴻溝的界定與演變規律分析
    一  區際數字鴻溝的界定
    二  區際數字鴻溝的演變規律分析
  第二節  信息空間流動與數字鴻溝演變的關係分析
第八章  職業信息搜尋與職業流動
    ——以農民工為例
  第一節  農民工職業信息搜尋過程
    一  職業搜尋理論與模型
    二  農民工職業搜尋過程
    三  農民工職業搜尋模型
  第二節  農民工職業搜尋過程與職業流動
    一  數據來源及變數說明
    二  實證分析
  第三節  主要結論與啟示
第九章  結論、政策含義與研究展望
  第一節  結論與貢獻
    一  主要結論與政策含義
    二  主要貢獻
  第二節  局限與展望
    一  本書局限
    二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