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基於違約相依的信用風險度量與傳染效應研究

  • 作者:王小丁
  • 出版社:經濟科學
  • ISBN:9787514128796
  • 出版日期:2012/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4
人民幣:RMB 3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近年來,接連不斷的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危機期間,常常出現某一家公司違約引起與之關聯的公司相繼發生違約甚至破產的現象,形成「多米諾骨牌」式的傳染效應。隨著金融市場開放程度與聯繫的不斷增強,違約相依性引發的公司問共同違約事件和傳染效應也逐漸增加,造成了銀行的巨額信貸資產的流失,給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帶來很大挑戰。如何把各個經濟實體間的違約相依性納入信用風險度量與管理體系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當前國內銀行業的信用風險管理技術在度量日益複雜的違約相依風險時顯得力不從心,嚴重制約我國銀行業的健康發展。吸收消化國外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對關聯公司的違約相依性進行科學準確度量,有效防範和控制違約相依的信用風險既是金融市場發展的需要,也是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對違約相依的信用風險度量、傳染效應及其防範策略的研究具有現實緊迫性和重要的實踐價值。
    鑒於此,王小丁編著的《基於違約相依的信用風險度量與傳染效應研究》圍繞信用風險的違約相依性與傳染性兩個問題展開,在對信用風險量化理論和違約相依產生原理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結合copual方法構建基於違約相依的信用風險度量框架,利用我國資產關聯上市公司樣本對違約相依信用風險的度量與傳染效應進行了實證研究,提出實施信用組合風險量化管理、設置風險限額機制和制訂傳染免疫計劃等策略,以利於銀行對違約相依的信用風險進行有效防範和控制。具體講,《基於違約相依的信用風險度量與傳染效應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
    (1)對信用風險量化的理論、模型和方法進行了詳細比較和總結,對違約相依的產生原理、分類、特徵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為構建違約相依的信用風險度量框架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總結出違約相依的四種產生途徑和四大主要特徵,發現正的違約相依性是大範圍違約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周期性違約源於宏觀經濟因素的波動,而傳染性違約源於企業問關聯關係的緊密程度;認為資產相關性、信用質量、市場依賴、戰略聯盟以及銀政企關係都是影響違約相依性的重要因素。
    (2)提出了基於copula理論的違約相依信用風險定量分析框架思路,即通過採用copula方法來描述違約相依結構,將copula函數所描述的相依結構植入結構化模型或強度模型中,實現由單一風險度量向相依風險度量的轉變。這一過程中,copula函數的選擇問題是關鍵。通過對copula函數選擇方法的比較分析,發現用精確極大似然估計對多元copula函數進行參數估計,並用非參數估計的kernel核密度法直接對聯合分佈函數進行擬合,可以有效解決由於對邊緣分佈與copula類型的先驗假設不當而造成相依結構描述失真的不足。本書進一步提出了基於核密度估計和最小距離相結合的擬合優度檢驗法,將copula的擬合優度檢驗由二元推廣到多元的情況,有效解決了多元copula函數的最優選擇問題。
    (3)在違約相依信用風險定量分析框架下,選取我國股票市場上具有較大資產關聯的資本系公司作為樣本進行了實證研究。採集相關數據,利用上述參數估計方法和copula函數最優選擇方法,選擇最優copula來描述各資本系公司之間的違約相依結構,並度量資本系公司的聯合違約概率,進而評定資本系的信用等級;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損失分佈進行monte carl0模擬,分別計算有擔保授信和無擔保授信下的信用組合損失的VaR和CVaR;然後使用Ku-pie(:失敗率檢驗法和Chr4stoffersen區間預測檢驗法對模型的有效性進行檢驗;最後比較不同影響因素下的違約相依風險狀況。結果顯示:我國資本系公司具有內部關聯交易頻繁、連環擔保普遍、財務報表真實性差、系統性風險高、風險識別難度大五大特徵。相同規模的資本系的信用風險特徵比較趨同,適用的copula函數較為集中,較小規模資本系的信用資產的尖峰厚尾性較明顯,較大規模資本系的違約相依結構的對稱性明顯增加。違約相依的信用風險度量模型有效率達到90%以上,有41.67%的公司處於A級以上信用水平,在全年交易時間內發生巨額損失的概率約占5%,表現出違約相依事件的隱蔽性、突發性和巨額損失特徵。信用資產的損失不服從正態分佈,呈現出尖峰、偏斜特性,擔保授信狀態下發生尾部極端事件時的損失較小。橫向併購專業化經營下的系公司違約相依性最小,政府主導型系公司的違約相依風險最大。
    (4)依據風險值的測算結果,基於最優化原理建立了以一定置信水平下CRaR為目標函數、預期收益率為約束條件的線性規劃模型,將資產關聯公司的統一授信額度在成員公司間進行優化配置,使銀行實現既定預期收益率下的組合信貸風險最小,以便於信貸發放和管理,並以我國系公司為例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表明,給定不同的預期收益率,銀行均可以獲得相應的最優信貸組合,使組合信用風險達到最小,並且通過調整預期收益率,便可以得到信貸組合的有效邊界。
    (5)在信用風險量化分析的框架下,對違約相依引起的信用風險傳染效應進行了研究。從因果效應與信息效應兩方面對違約傳染機制進行了解釋,並描述了信用違約風險傳染所帶來的及時的市場效應和延時的市場影響。然後對我國資產關聯上市公司的違約風險傳染效應進行了實證研究,首先利用格蘭傑因果關係檢驗對風險傳染的存在性進行了驗證,然後利用時間序列的變結構copula函數和時序診斷z檢驗,對存在傳染性的資本系進行了傳染點診斷和風險波動的溢出效應檢驗。結果顯示,在風險傳染點前後,公司間違約相關性發生了較大變化,部分系公司存在明顯和頻繁的波動溢出效應,說明風險波動溢出是違約風險傳染劇烈演變的結果。具有正的違約相依性的系公司間發生信用風險傳染的可能性較大,違約風險在公司問單向傳播或產生交叉傳染。此外,周期因素決定著公司信用風險的平均水平,而違約傳染圍繞平均風險水平上下波動,這種波動性大大增加了公司損失的額外風險。
    (6)在信用違約風險量化與違約風險傳染效應檢驗的基礎上,針對違約相依風險的防範與控制,從銀行風險管理的「事前評估、事中控制、事後跟蹤」三個方面,分別給予方法對策,提出了「三步融合」的違約相依風險防範和控制策略,為解決銀行風險管理中違約相依風險防控這一特定問題提供技術支持。具體而言,第一步,通過實施有效的信用組合風險量化管理,以掌握客戶資信狀況和關聯信息;第二步,通過設置違約相依風險的限額管理機制,以防止企業的多頭授信和過度融資;第三步,通過制定信用風險傳染的免疫計劃,及時跟蹤和反饋企業違約信號,掌握風險傳染溢出狀況,防止違約風險傳染造成巨額損失。

作者介紹
王小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背景與意義
  第二節  目的和思路
  第三節  文獻綜述
  第四節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信用風險量化的理論基礎與模型
  第一節  信用風險量化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信用風險量化模型
  第三節  現代信用風險量化模型應用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違約相依的產生原理及影響因素分析
  第一節  違約相依的產生原理
  第二節  違約相依的分類
  第三節  違約相依的特徵分析
  第四節  違約相依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於copula函數的違約相依風險定量分析
  第一節  copula理論及方法介紹
  第二節  相依性測度
  第三節  copula函數的選擇
  第四節  基於copula函數的違約相依風險度量模型構建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違約相依的信用風險測度與最優信貸組合研究
  第一節  度量違約相依風險的框架與步驟
  第二節  信用風險的量化指標
  第三節  違約相依風險測度——基於我國資產關聯「系」公司的實證
  第四節  基於CVaR的銀行信貸組合優化配置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違約相依引起的信用風險傳染效應分析
  第一節  違約傳染機制的解釋
  第二節  信用違約風險傳染效應描述
  第三節  我國資產關聯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傳染效應的實證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違約相依風險的防範與控制策略研究
  第一節  事前評估——實施有效的信用組合風險量化管理
  第二節  事中控制——設置違約相依風險的限額管理機制
  第三節  事後跟蹤——制訂信用風險傳染的免疫計劃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全書總結與展望
  第一節  本書的內容總結
  第二節  本書的創新
  第三節  本書的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英文人名翻譯表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