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微波光子測量技術(精)/微波光子技術叢書

  • 作者:鄒喜華//戴一堂//潘時龍//王祥傳//李偉|責編:惠雪//郭學雯//曾佳佳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38827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83
人民幣:RMB 1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微波光子測量作為微波光子學的主幹研究方向之一,立足於光子學的大瞬時帶寬和低傳輸損耗等本征優勢,為現代微波測量開闢新途徑。本書針對電磁空間和電磁頻譜等發展規劃下微波測量全域展開的重大需求和嚴峻挑戰,以先進光子賦能微波全域(頻域、時域、空域、能量域)寬開測量,分為頻域測量、時域測量、空域測量、能量域測量四大板塊,系統地介紹了微波光子測量的基本原理、技術方案和應用實踐等研究成果。
    本書可作為微波光子學領域科技工作者和研發人員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相關專業和學科高校師生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鄒喜華//戴一堂//潘時龍//王祥傳//李偉|責編:惠雪//郭學雯//曾佳佳

目錄
叢書序

第1章  光子學微波測量
  1.1  光子學微波頻域測量
    1.1.1  微波瞬時頻率測量
    1.1.2  微波頻譜分析
  1.2  光子學微波時域測量
  1.3  光子學微波空域測量
  1.4  光子學微波能量域測量
  1.5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章  光子學微波頻率測量
  2.1  微波頻率測量的典型理論方法及進展
    2.1.1  微波瞬時頻率測量
    2.1.2  微波多普勒頻移測量
    2.1.3  微波相位雜訊測量
  2.2  光子學微波瞬時頻率測量
    2.2.1  基於光子學微波濾波的微波瞬時頻率測量
    2.2.2  基於光濾波的微波瞬時頻率測量
    2.2.3  基於光域混頻的微波瞬時頻率測量
    2.2.4  基於頻率-時間映射的微波瞬時頻率測量
    2.2.5  基於光子學數字化微波瞬時頻率測量
  2.3  光子學微波多普勒頻移測量
    2.3.1  串聯結構的多普勒頻移測量
    2.3.2  並聯結構的多普勒頻移測量
  2.4  光子學微波相位雜訊測量
    2.4.1  基於光延遲線的相位雜訊測量
    2.4.2  基於微波光子下變頻的微波相位雜訊測量
    2.4.3  基於雙通道互相關的微波相位雜訊測量
  2.5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3章  光子學微波頻譜分析與測量
  3.1  頻譜分析的典型理論方法及進展
  3.2  光子學掃描型頻譜分析
  3.3  光子學實時傅里葉變換與頻譜分析
    3.3.1  頻率-時間映射法
    3.3.2  基於時域拉伸的傅里葉變換
    3.3.3  基於循環頻移的傅里葉變換
    3.3.4  光學分數階傅里葉變換
  3.4  光子學通道化頻譜分析與測量
    3.4.1  基於多通道光濾波器的通道化分析
    3.4.2  基於光學頻率梳的通道化分析
  3.5  光子學離散頻域處理與微波頻譜分析
    3.5.1  基於離散頻域處理的帶寬伸縮技術
    3.5.2  基於離散頻域處理的頻譜分析
  3.6  光子學分散式電磁干擾實時監測
    3.6.1  應用案例一:高速鐵路場景電磁干擾監測系統與應用
    3.6.2  應用案例二:FAST電磁靜默環境的超寬頻電磁監測
  3.7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  光子學微波時域測量
  4.1  光子學時域測量的典型理論方法及進展
    4.1.1  光學梳狀/線性濾波型時域多參數測量原理
    4.1.2  光子學時域測量的進展與挑戰
  4.2  光子學微波信號時域多參數測量
    4.2.1  窄帶脈衝微波信號的時域多參數測量
    4.2.2  寬頻脈衝微波信號的時域多參數測量
  4.3  光子學微波信號調製格式識別
    4.3.1  基於多維參數提取的信號調製格式識別
    4.3.2  基於深度學習的信號調製格式識別
  4.4  光子學超快/超短脈衝信號檢測
  4.5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5章  光子學微波空域測量與定位
  5.1  空域測量與定位的典型理論方法及進展
    5.1.1  空域測量對象
    5.1.2  定位基本原理
    5.1.3  衛星導航的定位與測姿原理
  5.2  光子學微波測向技術
    5.2.1  角度-功率映射型到達角測量
    5.2.2  角度-相位映射型到達角測量
    5.2.3  基於時差的到達角測量
  5.3  光子學微波定位技術
    5.3.1  間接定位技術
    5.3.2  直接定位技術
    5.3.3  三維定位技術
  5.4  光載衛導三維基線測量技術
    5.4.1  雙差型光載GNSS測量技術
    5.4.2  單差型光載GNSS測量技術
  5.5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6章  光子學微波能量域檢測
  6.1  低功率信號測量的典型理論與方法及進展
    6.1.1  相干疊加技術
    6.1.2  光電振蕩器注入鎖定增強技術
  6.2  低功率寬頻微波信號光子學檢測
    6.2.1  基於時域相干疊加的弱微波信號檢測
    6.2.2  基於頻域相干疊加的弱微波信號檢測
    6.2.3  基於光電振蕩器增強的微弱信號檢測
  6.3  高功率微波信號光子學檢測
  6.4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7章  光子學微波測量發展趨勢與展望
  7.1  微波光子測量功能一體化
    7.1.1  多域微波測量功能一體化
    7.1.2  微波雷達與通信功能一體化
  7.2  微波光子測量系統集成化
    7.2.1  微波頻率測量系統的光子學集成
    7.2.2  多功能微波光子片上集成系統
  7.3  微波光子測量技術智能化

    7.3.1  AI賦能的微波光子測量技術
    7.3.2  光電智能計算與晶元
  7.4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